经济概况更多

  • 东胜区工业——陶瓷 木器加工2021-02-05
    一、陶瓷
    境内陶土资源丰富,清代就有民间陶瓷业。民国30年(1941),原东胜县(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县长史其昌在第一区白泥渠开办陶瓷业。到1949年,全县有瓷窑2座,从业人员36人,年产粗瓷4万件。
    1950年,酸刺沟、塔拉壕等地有瓷窑6座,从业人员224人,年产粗瓷10万件,利润1.84万元。1954年,酸刺沟建立陶瓷厂。东胜县产粗瓷器75.1万件。1955年,酸刺沟陶瓷厂及部分个体瓷窑组成县陶瓷生产组,不久改为县瓷业社。1956年,该瓷业社有人员27人,产粗瓷5.4万件,产值为1.26万元。19... [查看更多]
  • 东胜区农业作物——蔬菜2021-02-03
    东胜境内种植的蔬菜种类有疏心白菜(大白菜)、结球白菜(京白菜)、结球甘蓝(圆白菜)、球茎甘蓝(芋头)、萝卜、胡萝卜、蔓菁、花椰菜(菜花)、芥菜、蕃茄(西红柿)、茄子、辣椒、菜豆、小白菜(油菜)、菠菜、芹菜、莴笋、芫荽(香菜)、韭菜、大葱、大蒜(包括蒜头、蒜薹、蒜苗)、葱头、芦笋、茴香、洋蔓菁、苦菜、西葫芦等20余种。
    1954年以前,蔬菜种植没有专门计划,没有技术指导,只靠农民随意零星种植,自种自用,产量极低。
    为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问题。从1955年开始在东胜城郊永丰、五三两社大面积种植蔬菜,并专门配备... [查看更多]
  • 东胜区化学工业——骨胶 橡胶2021-01-31
    一、骨胶
    1970年,县机械厂改建为县骨胶厂,主要产品有骨胶、骨粉及肥皂。1972年,产骨胶24吨,骨粉117吨,分别比1971年增长25%和130%。1974年,建成橡胶车间。1975年12月,该厂一分为三,即橡胶厂、骨胶厂和氧气厂。1970—1979年,骨胶厂共产骨胶687吨,肥皂165.3吨。骨胶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1978年,由于原料紧缺,自治区为保证重点,停止对该厂的原料供应。因此该厂于1979年停产,1980年改建为县第二制酒厂。
    二、橡胶
    1974年,县骨胶厂设立橡胶车间,... [查看更多]
  • 伊金霍洛旗农业——农机具2021-0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郡、札两旗普遍使用传统农具,耕地使用老式曲辕犁;播种使用耧或锄;耕种保墒用地耱、拉砘;锄草使用大锄和小锄;收获使用镰刀;打场使用碌碡、梿枷、权、耙、木、簸箕;粮食、饲料加工使用石碾、石磨、扇车;田间运输主要依靠人担、畜驮、二饼子车载运;浇地提水使用桔槔、辘轳;砍柴开地用镢头等。解放后,这些传统农具有的一直沿用,有的已经逐步被新式农具所取代。
    1953年,郡、札两旗耕地开始推广七寸步犁、八寸步犁,当年推广使用的步犁12张。1954年,开始使用胶轮大车,当年全旗有胶轮大车2辆。1955... [查看更多]
  • 东胜区农业——机具2021-0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耕作工具有老式犁、耧、耙、耱、拉砘、锄、镢、锹等;收割工具有镰刀;脱粒工具有碌碡、连枷、杈、耙、锨、簸箕、筛子等;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碾、石磨、扇车、碓臼;运输工具有木轮车(俗称二饼子车)、篓驮、扁担、箩筐;灌溉工具有桔槔、木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3年开始推广使用七寸步犁和八寸步犁及拌种器、喷雾器等。1955年,批量引进解放式水车、双轮双铧犁。1958年,掀起以滚珠轴承化为中心的农具改革高潮,组装数百辆轴承化、轮胎化的小平板车,木轮车逐步淘汰。同时推广密植双腿耧、三腿耧等... [查看更多]
  • 鄂托克旗工业——制鞋2021-01-27
    民国35年(1946),陕西府谷县边商刘二旺在纳林淖尔碱湖开设制鞋铺,生产蒙古靴和圆口平底皮鞋。民国38年(1949)搬迁至哈玛日格太碱湖开业,于1955年停业。
    1956年,陕西府谷的崔宝山、崔玉亭和榆林的苏罗等9人在乌兰镇组建鞋业社,租赁2间土房开业,生产布鞋478双。1958年,为满足群众需要,旗供销社又从陕西榆林和伊金霍洛旗请来技工米加保、邢双元、吕炳文、王凤来、马满有、刘憨牛、邢文会、王烈等人搞制革生产。同时将鞋业社转为国营企业,更名为鄂托克旗靴鞋厂,职工50人(包括临时工),设靴鞋车间、制革... [查看更多]
  • 伊金霍洛旗农业——庭院经济2021-01-26
    伊金霍洛旗旗、乡两级非农业人口到1989年底为3100户,12490人。城镇非农业人口利用业余时间在庭院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补充。
    一、养殖业
    早在20世纪50年代,郡、札两旗城镇居民就有养猪、养羊、养鸡、养兔的,但是从事养殖的户不多,养的数量也少。20世纪60年代,庭院养殖业也发展不快;70年代,“大批资本主义”,有几年不让城镇居民养猪、养羊。居民每月只能凭票买到2~3斤肉,生活十分清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切从实际出发,允许城镇居民从事养殖业,庭院... [查看更多]
  • 东胜区纺织工业——棉纺织2021-01-24
    1971年7月,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帆布厂建成投产,境内开始有棉纺工业。该厂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分设机电、准备、织布三个车间,为单织厂。有5台织纱落筒机,2台并纱机,9台捻线机,1台整经机,4台卷纬机和40台轻型织布机。主产白帆布,副产线手套。有职工253人,产帆布60万米,产值120.8万元。由于技术力量单薄,管理经验不足,亏损8.7万元。
    1973年,伊克昭盟帆布厂加强了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提高,年产白帆布152.32万米,比1972年增长153.86%,产值325.43万元,... [查看更多]
  • 东胜区农业——耕作制度2021-01-22
    境内农业耕作制度由撂荒逐步发展为轮歇休闲和轮作换茬。
    境内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是耕作粗放、倒山种田、广种薄收。耕地量多质次,表层质地以砂土和沙壤土为主,因此土层结构松散,肥力低,保水保肥性差,生产能力低。再加无霜期短,在农业种植上基本是一年一熟,只在少数种小麦和蔬菜的地块,收获后复种秋白菜或蔓菁。
    由于境内干旱少雨,冬春两季风沙多,秋翻只在部分沟塔地和不易风蚀的硬梁地于封冻前进行,但数量极少。全市大部分耕地实行春耕,即春季消冻后,边施农家肥边耕翻。在极少数风蚀严重的地块,不进行春翻,直接采取&ldquo... [查看更多]
  • 东胜区工业——柳编 制毯2021-01-21
    一、柳编
    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境内就有民间柳编业,用沙柳编制箩筐、簸箕等生产、生活用具,多为自编自用。
    1978年,县境西部部分社队利用本地沙柳资源,开始兴办柳编厂,生产出口柳编制品。西部4个公社沙柳资源丰富,共有10余万亩,年产柳条75万公斤。1979年春,西部的巴彦敖包公社、泊尔江海子公社、柴登公社、漫赖公社和中部的罕台庙公社都办起柳编厂。1981年,从业人员320人,产值4.4万元。产品有柳篮、柳筐、柳篓、柳盘等52种品种,其中被外贸部门选中22种,外商选中13种。国外订货的有日本、新加... [查看更多]
  • 东胜区纺织工业——毛纺织2021-01-19
    东胜境内有畜牧业以来,人们就以毛当棉,絮成棉衣,有时也捻毛成线手工编织衣裤、毛袜等。民国32年(1943),崔绪姜(崔宽则)在东胜创办县民生毛织工厂,由县司法处监所犯人协助纺织。工厂只有一套从榆林买来的旧织布机,能织少量的毛布和毛绒毯,不几年,这个毛织厂便夭折。
    1958年,由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民政局在东胜办起伊克昭盟社会福利毛纺厂。基本为手工操作,有弹花机一台,织毯架5副,手摇纺车若干。1968年购进梳毛机1台、洗毛机1台。有职工130人。产品有毛衣、手套、毛袜、地毯等。年利润2~3万元。该厂于... [查看更多]
  • 伊金霍洛旗农业——劳动力2021-01-19
    1949年,郡、札两旗总人口为55963人,其中农业人口51459人,占总人口的92%。男女整、半劳动力为27881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1590人,占总劳力的77.8%。农业劳动力中,男劳力12328人,占农业劳动力的57.1%,女劳力9262人,占42.9%。两旗总耕地面积1232000亩,平均每一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57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的农业耕作十分粗陋,不锄和“闯茬”(在茬地上不耕而种)的农耕地约占总耕地的三分之一左右。妇女大部分操持家务,很少下地劳动。中华人... [查看更多]
  • 伊金霍洛旗毛纺工业——发展概况2021-01-15
    伊金霍洛旗地毯编织始于何年,尚无史料可考。据调查所知,清末民初,陕西榆林、神木等地地毯匠人即有来蒙地从事地毯编织。当时以制作蒙民喜用的马韂和专供喇嘛召庙使用的垫毯、跪毯以及少量富有人家家用炕毯,原料用本地绵羊秋毛,产品统称“栽绒毯”。又依颜色分为“二蓝”“三蓝”“五彩”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未形成单独行业,处于不固定并兼作其它皮毛业的个体手工劳动者,流散于农村、牧区。1949年札旗新街镇有地毯匠人1户... [查看更多]
  • 东胜区农业——肥料2021-01-14
    东胜境内施用的农家肥主要有牛马粪、羊粪、猪粪及人粪尿。施用的化学肥料主要有尿素、磷酸二铵、三料磷肥、碳酸氢铵、硫铵等。
    农家肥主要施用在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只有蔬菜施用量大,一般每亩施4000~5000公斤;油料作物基本不施肥。在粮食作物中,糜子、马铃薯、水地小麦、玉米施肥量大,一般每亩施1000~2500公斤,最高4000公斤;谷子、莜麦、荞麦、豆类施用量较少。根据耕地情况的不同,施肥数量也有不同,一般是距离住宅较近的地块施得多,偏远地块施得少或不施;水地施肥多,坡梁旱地施肥少。1959年,全县普遍开... [查看更多]
  • 东胜区电力工业——输电2021-01-12
    1954年,东胜县(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境内的供电线路有3公里。1957年,输出电压3.3千伏,供电范围在3公里以内。只能解决市内用电和近郊的南门、东西沙渠、圪堵等村社照明。1959年,架设东胜—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石油厂—酸刺沟煤矿10千伏配电线路12公里,沿途的苏家渠、陈家渠及邻近的郝家圪卜等村社通电。同年,架设至县林业所10千伏配电线路5公里,使沿途村社同时解决照明用电。1967年,架设至灶火壕18公里农电线路,使沿途村社通电。1977年,架设至红泥塔、酸刺沟及塔拉壕等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