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3-22 17:02:28 来源:
旗境内使用的传统的播种机具有畜力牵引的木制双行耧。耧的构造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铧四部分组成。耧铧三角形,生铁铸造。可同时完成开沟、下种和覆土工作。用来播种小麦、糜子等,日播种15亩。从70年代开始,由于小麦播种面积逐步增加,引进和推广7行和12行播种机。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地块划小,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多以木耧为主。为合理密植,增宽幅度,锹铲播种法开始普遍推广。玉米及豆类作物用锄或锹点播。1988年开始,陆续引进陕西省榆林地区农机厂生产的畜力3行播种机,代替传统的播种方式,日播种小麦70~8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旗内水烧地很少,提水主要靠人力。提水工具主要有撑杆、辘轳。撑杆:用椽子在井或水库边立架,架上横绑一条椽,椽的一头系石头,一头系水桶,利用杠杆原理提水。辘轳:井上树一支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的一端系水桶(也有两头系水桶的),摇转木轴提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力水车和畜力水车是当时主要提水机具。撑杆、辘轳逐渐淘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公社开始使用柴油机作动力配带水泵提水,到1980年,柴油机提水发展到1005台,多数为12~24马力。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水浇地分配到各户,随着塑料管井的推广,柴油机也由大动力转向小动力。1988年,引进湖南省茶陵喷灌机厂生产的宜昌福丹175F和50BZ52-45Z、50BPZ62-45Z配套的喷灌机50余台,江苏省金坛喷灌机厂生产的天鹅牌4CP-G型喷灌机5台进行试验推广效果较好。1984年以后,电力事业在旗内开始发展,到1990年有5%的农户用电动机作动力进行灌溉。
上一篇:鄂托克前旗农业——耕作机具
下一篇:伊金霍洛旗化学工业——泡化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