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习俗——婚嫁

发表时间:2017-05-07 15:08:51    来源:鄂托克前旗志

新中国成立前,鄂前旗蒙古族实行一夫多妻婚配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实行一夫一妻婚配制,兴男到女家“入赘”。婚嫁的礼节分说亲、定亲、婚礼、回门等。先由男方求媒说亲,说亲时男方要选请一位善于办事,口才见长的媒人,选择一个好日子,带上哈达和饼食,前去女方家说亲。来到女方家,说亲人把洁白的哈达和一盘饼食奉献给女方的父母,说明来意。姑娘的父母征得女儿心愿后,若欣然留下说亲人的哈达,就意味着女方家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前去定亲。定亲时要带羊背子和一些哈达。这样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此后,姑娘虽然仍旧向后梳着一条大辫子,但前额两侧,却各分梳出六条小辫子,归梳到后面的大辫子之中,这标志着姑娘已定亲。婚礼一般在冬季举行,鄂前旗蒙古族婚礼,与鄂尔多斯其它地区蒙古族婚礼大致相同。婚礼仪式不但隆重而热烈,还保留着许多古老而富有生活情趣游牧民族的婚俗,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婚礼程序,主要分乘马娶亲、闭门迎婿、求名问庚、女家晚宴、新娘上马、途中野宴、迎新拜灶、男家晚宴和送客等。首先办婚事两家,经过磋商,选定吉日,各自邀请宾客。到举行婚礼的那天,被邀请的人们将带着羊背子、砖茶、饼食等礼品,分别来到新郎和新娘家参加婚礼,参加婚礼的客人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主人要设宴摆酒招待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婚宴前,新郎父母端着酒当着大家的面,把事先约好的主婚人(主持婚礼人)、总管、萨德格(意为娶亲队)的领头人、娶亲事务的承办人,能言善语,机智灵活的祝颂人等再一一邀请起来,敬酒躬身行礼,献哈达。新娘家则请主婚人、总管、大嫂们和伴娘等。此时主婚人开始行令宣布婚礼正式开始。就这样新郎新娘家的婚宴拉开序幕。新郎家的萨德格(一般由4人或4人以上的偶数组成)都在傍晚时分出发,这称为乘马娶亲。宾客都出来为新郎一行送行。萨德格首先来到“禄马”台前,点天灯,吹响螺号,祭奠“禄马”。然后携带娶亲的礼品和一些食品、烟酒,身背弓箭的新郎及娶亲队伍跃马出发,奔向新娘家。把新郎送上娶亲的大道之后,新郎家的宾客坐下来通宵欢歌畅饮,过一个灯红酒绿的不眠之夜。午夜时分,萨德格一行人来到新娘家,新娘家的人们在门前点火迎萨德格。萨德格要先骑马按顺时针的方向绕房一周,此时聚集在新娘家的客人,除一些长辈和歌手们留在屋里,继续奏乐唱歌外,大部分都出门迎候。在“禄马”台前铺毡摆桌举行迎接仪式。迎接仪式后,萨德格来到新娘家客房门前,进屋之时,女方二位或四位大嫂用毡子将最后的祝颂人和新郎挡在门外,这时男方祝颂人口出诘语,要与女方祝颂人答辩,主要答辩新郎家带来的礼品。祝颂人的辩词多缘古礼,词押头韵,属民间口头诗句。问答毕,新郎方可进屋,这称闭门迎婿。进屋后,祝颂人领着新郎,首先要从坐在正中的女方主婚人开始,依次向女方在座宾客磕头行礼,交换鼻烟壶。然后大家入坐享用待客的接风茶。茶后萨德格把带来的羊背子和各种饼食敬奉给大家,让众亲尝用,再由男方祝颂人端出定亲时许诺送给新娘的首饰、衣物等,当场请女方父母、主婚人及宾客过目观赏,最后由伴娘代收。接着,由男方祝颂人向女方求问新娘的芳名贵庚,这称之为求名问庚。虽然男方早就知道新娘的名字,但依当地习俗,就在这次婚宴上公开宣布,其实是以求名问庚为中心的边问边答,再加上女方故意避实就虚,对男方提出的问题拒而不答,却提出许多奇闻轶事,使婚宴变得十分有趣。求名问庚一般要进行三番五次,每一次都由男方祝颂人发起,带头与手托银盅的新郎跪在地上,向女方几位大嫂及宾客,郑重其事地诵咏求名问庚祝词,而女方的答却是不严肃的,每一次都用一些各不相同的问题为难,直到最后,祝颂人拿出金银对环让新郎双手揍在哈达上,送给几位大嫂,这时首席大嫂才揍出哈达,庄重地回答姑娘的芳名。求名问庚礼毕,新娘家晚宴正式开始,给众客摆上羊背子招待大家,席间饮着美酒唱着高歌把晚宴引入高潮。此刻,男方祝颂人领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在这里进膳。进膳以前,新郎必须当着众人的面,把一个熟羊脖子掰掰开,还要经受陪亲姑娘们的道道难题的考验。新娘的屋里,陪亲姑娘们将各自的腰带连接在一起从新娘袖口穿入,经背后由另一个袖口穿出,用同样的方法将姑娘们联在一起,抱成一团,以示执意挽留之情。这样女方家的礼节告一段落,只剩下了第二天的新娘上马出嫁一项。酒筵至东方发白,新娘将要上马起程出嫁了,欢乐了一夜的人们聚集在门前要为新娘送行。这时,女方婚礼也逐渐从屋里转到屋外,进入了热闹的尾声。萨德格们向女方家的客人们告别,手举鼻烟壶邀请客人们到男方家参加婚礼。屋子里新娘的父母也举着鼻烟壶,向宾客们发出送亲的邀请。动身时新娘要向父母、亲戚、宾客们磕头告别,在人欢马叫,喜气洋洋的气氛中,由伴娘们陪同,头蒙红纱巾,跨上骏马,随同娶亲、送亲的人们一起向新郎家驰去。新娘的父母、主婚人、祝颂人和亲戚朋友都前往送亲。行至途中,萨德格下马拿出食品、烟酒,同送亲人们席地而坐,并向送亲的人们敬酒,表示男方在途中的第一次迎接,这称途中野宴。然后有萨德格先行,这时送亲的小伙子们会跃马追萨德格,若要追上新郎,就给新郎口中灌酒或夺他的帽子。新娘和送亲的大队人马来到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时,已经提前回到家的萨德格,又偕同新郎的父母,前去第二次迎接。待新娘至男家时,门前已燃着两堆火,新郎用马鞭牵着新娘乘骑的马从火堆中间穿过,以示女方接受火的洗礼。新娘步入正厅以后,首先要向灶神三拜九叩,在拜叩中间男方祝颂人要为她吟咏《祭灶词》。这称为迎新拜灶。迎新拜灶礼毕后,送亲的人们被邀请到男方正厅宾客位置就坐,照例喝男方端来的接风茶。茶后,他们便派出了自己的管家,将新郎父母、亲戚请到正厅,当众献上自己带来的羊背子和各种饼食,表示回礼。而后才加入男家的席位。这样男家晚宴正式开始,坐法是双方的主婚人并坐一起,男方在右、女方在左、双方的亲友论大小按此往下排坐。宴席以饮酒唱歌开始,由男方总管敬第一轮酒。此后,蒙红头纱巾的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来到婚宴正厅和大家见面,婆婆为自己的儿媳掀掉蒙头的红纱巾,并给起一个新的名字。新娘和新郎的父母、主婚人和亲戚们一一磕头行礼,敬鼻烟壶。新郎的父母、主婚人和亲戚们分别向新娘赠送礼品。接着,由新郎和新娘端着放有两个杯子的酒盘敬第二轮酒。大家都必须喝下这两杯酒,并祝一对新人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子夜时分,男家晚宴进入高潮,男方献盛情的羊背子。之后,由新郎的父母敬第三轮酒,就这样,双方亲戚朋友在一起,通宵达旦,饮酒欢歌至第二天清晨。早晨,男方给送亲人们吃“送客饭”。此后,由男方管家征得主婚人的同意,给送亲客人馈赠礼品,向参加男家婚礼的亲戚朋友送回礼。馈赠的礼品主要有五畜、砖茶、绸缎、哈达等,回礼一般为送来的礼品的一半。赠礼回礼毕后,主婚人宣布整个婚礼结束。回门一般在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由公婆携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去,在那住一整天两晚上。回门的时候,新郎新娘要给娘家带一块砖茶和一些物品,作为成家以后第一次上门的礼品,还给弟妹每人送一些小礼品。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