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蒙汉民族的衣食住行

发表时间:2017-04-12 19:58:18    来源:鄂托克前旗志

一 蒙古族

(一)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鄂前旗蒙古族男子戴圆顶帽(蒙语称独贵玛拉盖)、雄鹰帽(蒙语称布日固德玛拉盖)和扎头巾。女子罩头巾,头巾的颜色多种多样,均以年龄的大小各取所好。头巾约丈余长,有布、麻、绸、绢等质料制作。

衣服,不分男女老幼都穿宽袖肥大的蒙古袍,系腰带,袍子下端分开衩和不开衩两种。夏季的服装是棉布或绸缎长袍,一般都穿布裤子。冬季穿皮袍、皮裤的人多(女的穿套裤),皮裤有吊面的及不吊面的两种。女子婚后不系腰带,穿紧身坎肩儿。多用色彩鲜艳的绸缎缝制,镶有花边;男子喜欢蓝色或浅灰色长袍、青色马褂,系红色或棕色腰带;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袍子,爱扎红色或粉红色腰带。

男女老幼都穿靴尖的“马鞋”和“古特勒”。“马鞋”是用几层布纳的布面靴子,一般在夏季穿。“古特勒”是用牛皮或香牛皮做的靴子,一般在冬季穿,里边套毡袜穿。

男子的装束打扮一般是,穿好衣服系好腰带,左右两侧用白布结两个月牙形如意云头银饰件垂于腰间,在腰的左侧挂精美的绣花装鼻烟壶的褡裢,在右侧佩戴雕花银鞘蒙古刀,有把装银碗的绣花小袋,从背后系在腰间。

女子的装束打扮极为独特,特别喜欢戴首饰。鄂前旗蒙古族妇女的首饰与鄂尔多斯其它各旗蒙古族妇女首饰大致相同。首饰为“陶勒盖音久盖”,意为头带。头带是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和金、银等贵重材料相串而成。头带主要以“链垂”和“压顶”两大部分组成。“链垂”(蒙语称“希卜格”)是把特制的木胎用布缝制成,长5寸左右,状如棒锤,其上端饰以白银镶嵌珊瑚、珍珠等各色饰物后,同发辫连结起来垂至两颊的装饰物。“压顶”(蒙语称“达如勒嘎”)是戴在头上的首饰,也就是上边缀满珊瑚、珍珠、绿松石和银质花的圆形头环,前有流苏、旁有流穗。一般头饰约34斤重,价值约三、四百银元,高档的10余斤,价值可达上万银元。

新中国成立后,鄂前旗蒙古族的服饰发生了变化,受汉族影响甚大,大部分人穿短衣,着布鞋、皮鞋。随着时代的前进,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受现代服装的影响,蒙古族服饰也渐趋多样化,但蒙古袍依旧为蒙古族男女老幼所喜爱。在城镇已变为反映自己民族风情,体现自己民族性格的礼服,凡举办重要社交活动和节假日活动,蒙古族穿蒙古袍。此外,一些牧区的老年人还穿着蒙古袍。作为美的标志结发与头饰,已不合时代潮流,被逐步淘汰,现戴戒指、耳坠、项链者增多。

(二)饮食

鄂前旗蒙古族主要食品为奶食、肉食、粮食和茶食。大都一日三餐,习惯于早、午喝茶。

奶食 是蒙古族的传统食品。奶食品有牛奶、羊奶的天然纯奶制成,大体分为饮用、食用两种类型。其中饮用的有:鲜奶、酸奶(分生熟两种)、对乳稀释奶酪和奶酒等。食用的有:奶皮子、奶油、酥油、稀奶油、奶酪和奶酪蛋等。

鲜奶是指牛、羊的天然纯奶;酸奶(蒙语称艾日格)是用鲜奶发酵而成,是最普遍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其味酸甜,具有爽口开胃、解热止渴、滋补气血之功能;对乳稀释奶酪(蒙语称浩日莫格)是用熟嗜酸奶与鲜奶对在一起的饮用品;奶酒是将发酵好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酒。使用粮食酒后,基本上不制作奶酒了。

奶皮子(蒙语称乌日莫)是用鲜奶制作的奶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鲜奶在敞口锅内文火烧开,然后用勺子反复上下扬,这时在奶子上面出现许多白泡,直到用勺不便时为止,过一短时间冷却后奶子上面就浮上11厘米厚的呈蜂窝状的奶皮子;奶油(蒙语称查干陶苏)是从酸奶中提取的脂肪。提取方法是:将倒入坛中三分之二部位的酸奶,盖上中央有圆孔的盖子,再把搅拌杆(搅动奶器具,蒙语称“布力古尔”)放入坛中封好,然后用搅拌杆上下蹾。蹾数千次后,往奶里添加热水或温水,边加水边蹾,直至奶油分离出来。奶油营养价值高,吃起来鲜香可口;酥油(蒙语称希日陶苏),也称黄油。是从奶油中提取的油制品。制作方法是:将奶油放入锅里用文火熬练,炼时可加入少量米,熬炼出来的油就是酥油。油里的米叫“出出给”或“黄油渣”,是孩子们喜欢吃的一种小吃。酥油为“奶食的精华”,新炼制出的酥油不但清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奶酪,即熟嗜酸奶(蒙语称阿嘎日查),提取奶油的酸奶煮好后放到第二天,把它装入粗布袋控起来,等控完黄水后就成;奶酪蛋(蒙语称出日玛、熟木勒或呼如德),也称奶豆腐。是用奶酪制成的食用品,制作方法是:把奶酪用手或特制的模子在专门晒奶酪蛋的草编的席子或木板上,流出来或挤出来呈条状,将其晒干;稀奶油(蒙语称交壳),是夏秋季鲜奶凝结后浮在上面的油脂。

肉食 鄂前旗蒙古族以食牛肉、绵羊肉、山羊肉和骆驼肉为主。过去,大部分蒙古族不养猪,也不吃猪肉,但现在大都养猪,吃猪肉。此外,还吃兔肉等野生动物肉。夏秋季宰羊吃比较少,冬季在小雪和大雪节气之间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过冬春的肉。把储存的肉都割成肉条挂在通风处凉干。夏季宰畜也要把肉割成条晒干,为防生蛆虫一般撒盐或干面粉挂在阴凉通风处晾。

卸肉时要把脖子、胸椎、四肢、荐骨、胸骨、脊梁等分开。胸骨肉,尤其是绵羊和山羊胸骨,要专门留到腊月祭灶神用。大部分蒙古族认为绵羊肉为温性,在冬季吃,牛肉和山羊肉为凉性,在夏秋季吃。吃法通常为“手把肉”、“羊背子”(整羊)、“涮羊肉”等。煮吃任何一种肉(猪肉例外),只用白水稍许加盐煮吃,不加其它调味品。肉食中“羊背子”(蒙语称秀斯)为宴请尊贵客人和婚宴的传统佳肴。其制作方法及礼节是:先将做“羊背子”的绵羊,按传统的开膛宰杀法,在腹部割开一小口,伸进手拉断其主动脉,把皮剥净,去掉内脏,将羊头、脖颈、胸椎、四肢、荐骨部和胸脯等各作1件卸开。其中入“羊背子”的有被称为12个肢体的四肢中的肩胛骨、肱骨、桡骨、胫骨、胯骨和大腿骨各一对;胸椎除第一节被称为黑胸椎,胸脯和脖子也不入席,羊脖子只能在迎新郎席上才使用;肋骨被分为4根长肋骨的脊梁两侧的8根肋条、荐骨部两侧的6根浮肋,共14根肋骨和羊头等均入席。羊头一般不带下巴颏儿。“羊背子”虽然分这么多的件数,但在煮时须按大件整煮。

“羊背子”煮熟后,先将煮好的两只前腿和两只后腿,各分前后左右按照平卧姿势盛于大方木盘中,把胸椎放在正中,然后把荐骨部摆在上边,摆放时其脊梁向前方即朝客人的方向,再把羊头面向客人放在荐骨部上面,接着双手恭敬地端来盛于盘中的“羊背子”摆放在主客面前。此后,按礼节向客人敬献“查干伊德”,意为白食,即奶食。这时由卸“羊背子”的专人先在羊头的前额上切割一个向上月牙形,再从羊头、荐骨部及四肢上各切下一小块肉(象征性的),作为“德吉”,意为物之第一件,盛于酒杯中,盛满酒,拿到门外,一边说奉献“德吉”,一边向空中抛酒。这时屋里的人也同时喊“繁荣吉庆”。随后他从荐骨部上割下一块肥肉放在羊头额前划月牙形上,请主客和其它在座的人品尝,客人们为了表示领情,象征性的尝一尝。这叫大家“分享”羊背子。大家分享之后,将羊头放在席桌上。卸“羊背子”的人将木盘按顺时针转半周,把那右边的胫骨和尾尖儿35节卸下作为佛爷的份放在佛龛前。然后根据本户的人口多少,作为户主的份子留出1只前腿或4条长肋骨和肩胛及胸椎等。此后将荐部骨的第一节脊椎骨卸下,继而卸开各关节,卸放的顺序是先左后右将腰侧肉卸下,割分为4块。然后按肩胛冈向上,关节盂面向正中,大腿骨的顾面向正中,桡骨的尺骨向正中,肱骨上踝向正中,胫骨的代踝骨的细头向正中,胸椎全用时接脖子的向正中,肋条的里面朝上,肋骨头向正中放的规矩摆放到盘中,按原来摆放样子放在客人面前,接着向客人跪拜式摊开双手点头示意说声“扎,请用秀斯!”。这时,客人们才动手割着肉吃,吃“羊背子”不能用牙啃吃,特别忌讳把骨头啃的净光。

羊灌肠也是蒙古族的传统佳肴。其制作方法是:将羊的血里,放入荞麦面、羊油脂、葱、食盐和调味品,拌成汤糊状,灌入肠,煮熟后即可食用。

粮食 鄂前旗蒙古族食物也多与汉族相同,主要以糜谷、面食等为主食。马铃薯、白菜、葱、蒜等为副食。但蒙古族仍保留着其独特的食物糜食和面食。糜食是用糜子制成的食品,糜子可以加成米,也可以炒熟成炒米。炒米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最爱吃的传统主食之一,它配上奶茶喷香甜脆。它具有出牧携带方便,便于储藏等特点。炒米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糜子煮熟后捞出,再用烧红沙子炒烘,然后用罗筛去沙子,碾去糠皮,即成炒米。颜色呈黄白或白色为上品,炒米用奶茶加酥油、奶酪蛋泡着吃,或用酸奶、奶皮、奶油、白糖拌着吃,也有干嚼。炒米味美耐饥,有“暖穿皮子,饱吃米子”之说。

此外,蒙古族还爱用黄米或大米做肉粥吃。肉粥(蒙语称和料台布达),也称和料饭。其做法是:先将牛羊肉切成肉丁,放入白水锅炖,加少量食盐。肉汤炖好后下米,饭熟再加葱花和适量酸奶。这即成肉粥,其味道甜美,营养丰富。

面食有小麦面、青稞面、荞面等制作的食品。小麦面、荞面可以制作各种饼食(蒙语称饽尔苏格)、炒面、面条,饺子、包子和蒙古馅儿饼等。青稞面是把青稞炒熟后加工成熟面的食物。青稞面用酥油、食糖拌着吃,其昧道独特,耐饿、耐渴,是一种值得一尝的美味食品。

茶食 砖茶是蒙古族主要饮料,蒙古族13餐均离不开茶。若要客人来家中首先要敬1碗香喷的热茶,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茶是祭祖、祭神灵的重要供品,也是蒙古族上等礼品。去亲戚朋友家中作客或赴重大喜庆活动,都带砖茶,要是带去1块或几块砖茶,那将是认为上等礼物,等于奉献“羊背子”之礼品。鄂前旗蒙古族一年四季通常饮用砖茶,用砖茶熬制成红茶(蒙语称“哈日柴”)、奶茶(蒙语称“乌斯台柴”)、酥油茶(蒙语称“希日陶苏台柴”)、油茶(蒙语称“古利尔柴”)喝。红茶是将捣碎的茶叶放入壶中,再加入少许食盐后,用开水沏或熬浓饮用。奶茶是将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牛、羊鲜奶,使茶的浓度变为乳白色即可。酥油茶是在配制好的奶茶里,再放入适量酥油、红糖即可。油茶是人们冬季最喜食的早点之一。其主要原料是动物油脂和面粉,它营养丰富,含热量高,最适宜年老体弱者食用。制作方法是:先取生牛油或羊油,入锅熔炼成油液,再加入白面,用锅铲拌炒至面色微黄,即添入事先熬好的红茶,熬成汤糊状,然后根据食者不同的口味,撒入盐末、葱丝或红糖,就可食用。若佐以炒米,则更显风味不凡。油茶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荤油的择选,新鲜,纯净、细润的牛羊腰窝油或骨髓油,不腥不臊,最为地道。人们喝油茶,往往习惯于数九天开始。食后口中余香不绝,周身温暖舒适,是滋养身体,抵御寒冷的上等食品。

(三)住宅

鄂前旗蒙古族传统住宅是,用毛毡做的蒙古包(蒙语称“蒙古勒格日”)。过去除以陕西、宁夏等地接壤的地区少数蒙古族住土木结构房子定居外,其余大部分蒙古族住蒙古包。还有些贫穷户住“柳笆庵”。蒙古包是圆形的,由几十根椽杆(蒙语称“乌尼”)和圆顶上开的天窗(蒙语称“套脑”)、及几片细木杆编制成的可伸可缩的网状片壁(蒙语称“哈那”)、门构成,整个骨架之间是用皮绳和鬃绳来连接的。外面用羊毛毡子1层或双层覆盖,再用绳子勒紧加固而成。整个建筑格局又恰当地体现了牧民的生活和环境特点。普通蒙古包高约3.5。蒙古包的片壁也不等,通常分456891012个片壁,一般牧民住56片壁的蒙古包。新中国成立后,鄂前旗大部分蒙古族开始定居养牧。牧民们都住上了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房子,结束了游牧生活,但一些地区蒙古包依然存在。

(四)交通

新中国成立前马、骆驼、牛、驴为鄂前旗蒙古族主要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现用滚珠轴承化的大小胶车以及自行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汽车和摩托车为交通运输工具。但旗境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部分蒙古族仍然用马、牛、驴、骆驼作为交通工具,许多蒙古人,出门都喜欢乘马匹。

二 汉族

旗内的汉族居民,多数为陕北人,风俗习惯基本与陕北人相同。但由于受蒙古族和其它地区汉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与陕北人略有差异。

(一)衣着

新中国成立前,冬季男子多穿自制的白茬子皮袄皮裤。皮袄的款式为左大襟,长的叫皮袄,短的叫“皮裹身儿”。钮扣为自制的“蒜头疙瘩”式,缀在右肩和右腋下,讲究缀单不缀双,一般缀35、或7个。皮裤为中式大裆裤。头戴羊皮帽(有帽檐和两帽耳)。脚穿毡匠做的毡靴。俗称“毛嘎蹬”、“毡窝”。腰系棕色布袋(内装钱物)。夏季穿粗布,颜色为黑、蓝、灰,均自己漂染。头戴白羊肚毛巾,有前打节和后打节两种戴法。脚穿硬帮圆口布鞋,为了结实和美观,鞋帮上用棉线纳的“遍纳”“卐”字等图案,鞋底用旧布和蒿籽粘合,再用线麻搓成麻绳遍纳,也有纳“卐”字和“双”字的,很结实。女子多穿粗布衣服,款式也是单一的中式,头戴头巾,脚穿方口硬帮布鞋。随着年龄的增长,穿戴的颜色也由艳转为素淡。富贵人家穿绸缎,妇女戴金银首饰,有戒指、手镯、耳环、发卡等。普通人家的媳妇大多也配戴手镯子。

新中国成立后,旗内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棉袄棉裤逐步取代了“皮裹身儿”、皮裤。男子多穿便服、建设服、中山服等;戴人民帽、军帽,穿大底皮鞋。女子穿西式大翻领服装,并配有线衣、绒衣、毛衣、坎肩儿等。布料品种逐年增多,有棉布、灯芯绒(条绒)、大绒、华达呢、咔叽、尼龙、晴纶、凡尔丁、的确良、涤咔、针织涤纶等。进入80年代,冬季多穿皮夹克、登山服、羽绒服、呢料大衣等,夏季女子多穿各式裙子。青年女子戴项链、耳环、戒指等。

(二)饮食

旗内汉族居民的饮食,每日分早、午、晚3餐。主食种类有面粉、糜米、大米、荞面、小米、软米、豆面等。面食做法有:臊子面(也称汤面)、馒头、烙饼、油条、摊馍馍(煎饼)、水饺、包子、酥皮饼等;糜米、俗称黄米,用来蒸饭,作黄米馍馍等;荞面吃法种类较多,有荞面饸饹、荞面圪坨儿、搅团、山药丸子、荞面凉粉等;小米只熬粥喝;软米用来吃糕,有粘糕、炸糕、炸油圈、炸糕角子等;豆面是将蚕豆或豌豆、黄豆脱皮磨成面粉,用蒿籽面和玉米面做垫面,擀成薄皮切成细条煮熟调以汤。

菜食以白菜腌制的酸菜为主,“猪肉烩酸菜”是当地汉族人的传统菜,食用历史悠久,几乎每日1餐。

受蒙古族风俗的影响,汉族也喜食用糜子制成的炒米(也叫熟米),用奶酪、酥油、奶茶调剂;平常喜饮砖茶,喜喝烈性白酒,以醉为快;食肉量大,吃法多效仿蒙民,即将带骨肉剁成大块,加佐料煮熟,用手拿着啃,或用刀剐着吃,俗称“手抓羊肉”。逢年过节手抓肉必不可少,是待客的上等菜。

(三)居所

新中国成立前,汉族居民大多居住在茅庵屋和简易土木结构平房内,吃睡待客只此一屋,凉房与主房一体。盖新房时,请阴先生看风水,择吉日,讲究土旺里不动土。张、王、李、赵忌农历六月和腊月动土。其它姓氏忌三月和九月动土。

新中国成立后,居所面积开始扩大,仍以土木结构为主,一般为一间一套空,中搭大柁,也有一明两暗式。门为双扇,上有天窗,窗户用木条并成方格,糊麻纸,逢年过节用各色彩纸剪窗花,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六畜五谷等花样。贴在上面为“避邪”和美观。房屋座北向南略偏东或西,也有座西向东的,讲究不向正南。凉房在主房前,面与主房相对。室内陈设有墩柜,用来盛米面;竖柜,用来放餐具;板箱,用来放衣物。正炕放炕桌和火盆,用于热茶取暖。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的面积也在扩大,结构设计都在变化,进入80年代,大多住砖木结构平房,5间正房较普遍,门窗镶玻璃,宽敞明亮。乡村盖新房,仍沿用看风水、择日子的习惯。新房上梁压顶时,梁上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大吉大利”字样的条幅,并请来邻里乡亲杀猪宰羊,摆设酒宴庆贺。

(四)出行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出远门时,腰系布带内装钱物,肩搭褡裢,内装备用衣和干粮,手携木棒,择吉日起程。富户人家骑马,“压走马”认为是一种享受和荣耀。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出远门,已不再讲究择日子,大都乘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