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7-06-19 08:50:02 来源:东胜区志
境内广大汉族农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生活贫困,衣着褴褛,随季更衣困难,赤脚及小孩裸体习以为常。衣料普通为粗布、羊皮及棉羊毛自织品,个别富户为细布、绸缎。普遍穿中式服,上衣偏襟或对襟,裤子为大裆深腰、无前后之分,裤脚多以带扎束。衣服均为手工缝制。服装的式样和颜色单调,几乎无男女之分、老少之别。穿自做布鞋,多以线纳帮,细麻绳纳底,有圆口、“牛鼻子”等样式。青年妇女喜穿绣花鞋。头饰以夏罩白羊肚手巾,冬裹大毛巾或戴羊皮帽为普遍。民国前期男子仍多蓄一辫垂后,后来查禁男子蓄发,有的剪为至颈散发,有的剃为光头,未剪的将辫子盘结起来。妇女多盘发扎卡或脑后罩网络,姑娘多为辫发,以红绿头绳扎结为美。妇女饰耳坠、手镯、戒指为时尚。
50年代,布料渐多,如海潮蓝、斜纹、卡叽、花达呢等。衣服款式也有所变化,中式对襟和中山服居多,次有军干服、列宁服、青年服、工作服等。服色多为蓝、黑、白、花等。职工干部穿软布鞋、胶鞋,戴解放帽,农民仍以罩手巾、穿家做鞋为主。男子发型一般为平头、偏分头,老年者为背发或光头。妇女发型一般为剪发或双辫,均以彩色毛绳或绸条扎结,中老年妇女多为散发盘后别卡子。
六七十年代,先后时兴条绒、毛毕叽、呢纶、的确良等布料。服式以中山服、西裤为多。棉衣多套外罩。穿白茬子皮袄普遍。衣着款式和色调讲究朴素。时兴军服、挂面皮袄、卡衣棉袄、风雪衣、皮甲克等。鞋以松紧口塑料底布鞋为普遍,翻毛皮鞋为时髦,夏多穿塑料凉鞋。妇女多蒙罩头巾、纱巾。
80年代,化纤、呢子、毛料等各种高档布料不断上市,服装四季分明,男女有别。西服流行,服式多变,特别是青年衣着的色调、质料和款式繁多,日新月异。先后流行喇叭裤、羽绒服、滑雪衫、登山服、牛仔衣等。至80年代末,城市中青年妇女夏季穿裙子为普通。冬天,棉袄、棉裤也多被毛衣、毛裤所取代。城市居民多穿皮鞋,农民穿软布鞋、胶鞋居多。发式比较多样,男子时兴长发、免冠,尤为青年。妇女发型有平发、烫发、披肩发、短发,辫发较少。妇女复兴饰耳环、戒指。
境内蒙古族牧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着袍穿靴,并带鼻烟壶及食刀。一般穿着衣料为布、羊皮,富者为绸缎。妇女发型和首饰颇为讲究,姑娘皆梳独辫,出嫁后梳双辫分垂左右,头戴珍珠、玛瑙等贵重首饰,并戴耳环、手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蒙古族服饰已逐渐同于汉族,只是在重大节庆时和庄重场合穿民族传统服装。
上一篇:东胜区风俗——婚嫁
下一篇:东胜区社会风俗——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