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自然环境——涝灾

发表时间:2021-03-29 18:46:02    来源:《伊金霍洛旗志 >>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六章 自然灾害(7篇) >>第二节 涝》

 伊金霍洛旗降雨量少,但雨量集中,大雨、暴雨时有出现,和地质、地貌等条件综合作用往往形成洪、涝灾害。伊金霍洛旗累年平均大雨为2.7次,最多年为7次(出现在1961年)。大雨多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84%。8月最多,占37%左右,最早出现在5月(1964年、1972年、1978年),最迟结束于10月(1964年、1975年),暴雨集中在7—9月,以8月为最多。

本旗暴雨、大雨多出现在午后到夜间,时间短、强度大,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威胁。

1950年7月1日至8月31日,遭水涝(夹有冰雹),全旗平均减产6成左右。

1954年,出现强级水涝暴雨灾害,从农历五月中旬至八月中旬,阴雨连绵,大雨频繁,受灾面积达92555亩,冲毁农田700余亩,冲走大树241株,冲毁房屋83间。

1961年7月22日夜间,阿勒腾席热镇连降暴雨6个小时,总量达123.1毫米。冲毁乌兰木伦水库,到8月底连降大雨3次,总量达323.5毫米,为历史上最大的洪水灾害。全旗有8个公社150个生产大队688个生产队受灾。其中苏布尔嘎、布连、红海子、札萨克、红庆河为重灾区,全旗水灾面积419084亩,洪水淹死6人,伤3人,冲毁中型水库、塘坝61处,死大小牲畜323头(只)。

1967年,遭受中偏强级水涝灾害。从7月16日至8月26日连降大雨15次之多,雨量达300余毫米。仅札萨克和台格庙两个公社受灾生产队就有105个,10500人,总耕地10万亩,被水淹的就有8万亩。水灾中,伤1人,死大畜11头,小畜130只,冲塌房屋208间,棚圈250余处,毁水坝41座,机井8眼。同年,全旗兼有春旱、秋涝,有624562亩农作物受灾,占总耕地面积的40%,估计8万亩土地无收成,总产量也明显下降,由往年的2157万公斤下降到1670万公斤。全旗15个人民公社有140个生产大队、905个生产队,8.7万人受灾。

1969年7月29日,新庙公社毕鲁图沟大队高家渠生产队社员在劳动返回途中,过河时被洪水冲走淹死6人。

1976年,遭受强级水涝灾害,从7月27日至8月7日降4次大暴雨,降雨量达300毫米。冲毁水利工程513处,其中塘坝350处,蓄水量10万~100万方的大坝9处,损失石方636万方,淹没机井63眼,推倒电杆486根,冲毁林田1476亩,粮食减产650万公斤。淹死大小牲畜2827头(只),冲走人工喂养鱼105万尾。

1982年6月23日,红庆河公社月芽树大坝被暴雨冲垮,造成下游的5个大队、10个生产小队受灾。沙埋林地1500亩、农田400亩、草场3300亩。平均积沙0.5米,最厚积沙达1.5米,使植物生长茂密的通格朗河两岸顿时变成沙海。

1984年5月10日,一场暴雨冲毁布连公社塘坝25座,使3个生产大队的4个生产小队受灾。受灾面积7000余亩,其中1200余亩积沙深达1米,800亩耕地被冲毁,减产500余万公斤。使耕地受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