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和零售业主体规模稳步扩大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鄂尔多斯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解读之六

发表时间:2025-05-30 16:00:25    来源:鄂尔多斯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

批发和零售业是链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纽带,是商品流通的桥梁。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通过不断优化流通效率,激发消费潜力,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表明,2018—2023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总体规模扩大,市场结构持续优化,行业发展积极向好。

一、市场主体稳定增加,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5617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增长54.4%。从登记注册类型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内资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达99.4%,是全市批发和零售业的绝对市场主体;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3%;外商投资企业占0.4%。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838.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67.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89.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4.6%。

二、行业发展动力强劲,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批发业规模扩张速度提升,资产总计与营业收入增速翻倍增长。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10709个,比2018年末增长108.5%;单位资产总计4593.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87.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50.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24.0%。从行业规模看,批发业企业主要分布于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业、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业,两个行业中类企业法人单位数合计占批发业的77.3%,其中,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业占批发业比重超五成。从行业增长看,2023年末,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业、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分别增长158.0%、114.4%和91.0%,为批发业企业增速前三位,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农、林、牧、渔产品及其他批发业分别增长80.9%、12.0%和62.2%,实现双位数增长。

零售业规模稳定,日常消费品零售业稳健上升。2023年末,全市共有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4908个,零售业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单位资产总计245.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7.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9.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1.8%。从行业占比看,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业、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业,三个行业中类企业法人单位数合计共占零售业企业的48.5%。从行业增速看,2023年末,日常用品零售业企业稳健上升。其中,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业发展最快,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140.0%;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增速位分别居第二、三位,比2018年末增长53.7%和16.0%。

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区域协同发展,主城区集聚效应显著

主城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单位占比超六成。2023年末,主城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9732个,比2018年末增长85.4%,在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中所占比重为62.3%,比2018年末提高10.4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主城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2023年末资产总计3268.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46.8%;在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年末资产总计中所占比重为67.6%。主城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76.7亿元,在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为79.3%,占比最大,较2018年末提高8.2个百分点。

东部旗区稳步发展,西部旗区跨越式增长。2023年末,东部旗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3273个,比2018年末增长8.8%。西部旗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612个,比2018年末增长40.6%,增速快于东部旗区31.7个百分点。资产总计为1029.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近四倍,增长最快。增速分别比东部旗区和主城区高412.1个和340.6个百分点。东、西部旗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3.4亿元、299.7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分别增长75.3%和19.5%,呈稳中有进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