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6-23 19:00:16 来源:《鄂托克旗志》
一、储量
全旗境内有天然碱湖15个,天然碱保有储量583.1万吨,累计探明储量985.24万吨,其中巴音淖尔为盐、碱、硝共生碱湖,保有储量240.1万吨,累计探明储量400.6万吨,主要以片碱形式存在;哈玛日格太,保有储量208.42万吨,盐、硝比例低于巴音淖尔碱湖,主要以马牙碱和二层碱形式存在;乌日都淖尔,保有储量120.2万吨,累计储量120.2万吨,主要以片碱和二层碱形式存在;察汗淖尔,保有储量46.7万吨,累计探明储量204万吨,主要以二层碱和马牙碱形式存在;哈达图淖尔,累计探明储量45.54万吨,主要以片碱形式存在;小湖,保有储量5.6万吨,累计探明储量6.7万吨,主要以片碱形式存在;陶高图淖尔、纳林淖尔、查布察汗淖尔、浩勒报吉、乌兰淖尔、毛敦查干淖尔、努和图、大克泊尔、达楞图如矿点,主要以片碱形式存在。各碱湖多属现代类型,冬、春以结晶形式析出。从湖中直接开采的原碱,一般以水碳酸钠(Na2CO310H2O)为主,泥沙等不溶物含量较高,伴生盐(NaCl)硝(Na2SO4)。夏季呈水溶形态。各湖面积不等,小则1平方公里,大则10余平方公里,是本旗发展化学工业的重要条件。
二、生产
清光绪年间,本旗将察汗淖尔、纳林淖尔同租与宁夏商人郑万福开采。称大兴碱业公司,每年给旗租金四千元(察汗淖尔三千元,纳林淖尔一千元),察汗淖尔年产碱50万千克,纳林淖尔产碱数5万千克。以后又允许郑万福开采哈玛日格太碱湖。
清末民初,旗王爷常去北京旅游,食宿于山东商人郭祖庭(亦叫郭永熙)经营的米面庄。年复一年,欠债甚多。为偿还债务,民国八年(1919),旗王爷噶勒藏罗勒玛旺扎勒扎木素立约将巴音淖尔碱湖出租给郭祖庭,年租一千元,租期30年,名曰天聚泉,年生产锭碱50万千克。
1940年,旗王爷旺庆扎布,从郑万福手中收回哈玛日格太、察汗淖尔、纳林淖尔开采权。此后,哈玛日格太碱湖由扎萨克旗、旺庆扎布、新召庙三家开采,各设碱矿,自行经营,年产马牙碱1000余吨,其收入除新召庙用于庙宇修缮外,其余归个人。察汗淖尔由本旗保安司令奇孟克、郡王旗保安司令奇全喜、新召庙共同开采。年产马牙碱1000余吨,其收入除新召庙用于庙宇修缮外,其余归个人。
1942年,旗保安司令部开采纳林淖尔碱湖,年产马牙碱300吨,收入归保安司令部。
1949年11月,旗临时人民政府接管哈玛日格太、察汗淖尔、纳林淖尔碱湖,由旗临时人民政府统一经营。1951年秋,盟、旗、私人合股创办鄂托克旗碱精公司(辖察汗淖尔、纳林淖尔两碱湖),总投资12万元,其中私股3万元,由私方代理人经营,职工40余人。1952年,撤销鄂托克旗碱精公司,成立伊克昭盟察汗淖尔碱厂,兼管纳林淖尔碱湖。同年察汗淖尔碱厂在拉僧庙筹建年产1000吨烧碱厂,9月20日试产成功,职工47人,当年生产烧碱50吨,完成产值1.7万元。
1953年,旗人民政府接管巴音淖尔碱湖。
1954年,察汗淖尔碱厂与包头天然碱运输处合并,改名为伊克昭盟拉僧庙化学工业公司。1958年,伊克昭盟公署将拉僧庙化学工业公司下放给鄂托克旗,称地方国营鄂托克旗天然碱公司,职工180余人,当年生产烧碱4936吨。同年接管巴音淖尔碱湖。
同年,掀起大办地方工业高潮,先后兴建地方国营巴音淖尔化工厂、查布芒硝厂、乌兰镇骨肥厂。同时,苏米图公社、额尔和图公社合建陶高图淖尔碱厂,巴音淖尔公社兴建达楞图如硝厂,三段地公社兴建胡芦素盐厂。后因资金困难相继下马。同年12月,组织民工在巴音淖尔、乌日都淖尔、大克泊尔、小克泊尔、达楞图如、陶高图、格得利淖尔、哈玛日格太、察汗淖尔、纳林淖尔掀起打碱大会战,共投劳力5000余人,大小胶车1500辆,次年3月结束,共生产原碱34万吨。
1959年,兴建地方国营哈玛日格太化工厂。同年5月,旗委、盟委、各运输单位,中央化工部、轻工部以及各省市用户参加,在鄂托克旗召开会议,研究天然碱运销和经营问题。经研究决定,鄂托克旗天然碱仍归地方经营,产品由地方和中央统一分配,并在海勃湾成立伊盟鄂托克旗天然碱运销站,负责鄂托克旗天然碱运销工作,同年7月,兴建地方国营鄂托克旗乌日都淖尔化工厂,拟建生产纯碱5000吨,投资8万元,后因投资不足下马。同年12月,根据盟委要求,再次组织打碱大会战。盟下达任务60万吨。参加打碱的除本旗各公社民工外,还有杭锦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等地民工,计7000余人,次年二月底结束,共打碱35万吨。
1960年初,盟公署收回鄂托克旗天然碱公司,改称伊克昭盟拉僧庙天然碱公司。
1970年,旗革委会决定筹建地方国营鄂托克旗日用化工厂。1971年春建成投产,当年生产肥皂15吨,蜡烛32吨、皮带油27吨。
1971年1月,再次筹建查布芒硝厂,8月份投产,因产品滞销,于1974年下马。4年共生产芒硝1.5万吨。
同年,鄂托克旗哈玛日格太化工厂建成年产粗纯碱1000吨车间,当年生产纯碱180吨。1975年,该厂筹建小度烧碱车间,投资8万元,设计能力1000吨,1977年3月投产,生产小度碱200吨,其生产工艺是:将原碱化为碱液,澄清后用清液蒸发浓缩制得小度烧碱。1978年8月,根据市场变化又改产粗纯碱。由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当年11月粗纯碱停产。以后一直从事马牙碱生产,年产马牙碱5000吨左右。1982年4月,因马牙碱滞销,该厂被迫停产。
1984年3月,天然碱市场回升,哈玛日格太化工厂恢复生产,并进行5000吨纯碱生产改造和2000吨小度碱改造。纯碱生产工艺增加澄清工序,小度碱生产工艺增加成品锅。1985年,纯碱和小度碱车间改造完成,年末生产纯碱500吨,含碳酸钠85%以上,生产小度碱2100吨,含氢氧化钠85%以上。从此,鄂托克旗化工工业由卖原料向深加工迈进。之后,生产不断发展,经济效益逐步提高。1984—1989年,该厂共生产天然碱30.8万吨,纯碱0.73万吨,烧碱1.02万吨,实现产值1441.11万元,利润695.4万元,税金318.1万元。
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条件的苏木、乡相继兴建化工厂。1981年,巴音淖尔乡在达楞图如碱湖兴建日晒碱厂,当年受益15万元。随后,木凯淖尔、额尔和图、苏米图等苏木、乡兴建碱厂。至1986年底,乡镇企业化工厂增加到5个,从业人员149人,实现产值71.42万元。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管理不断改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1989年,苏木、乡、镇化工厂达到26个,从业人数增加到1834人,实现产值489.72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11.6%。至1989年,全旗共有化工厂27个,职工2257人,生产天然碱12.97万吨,烧碱0.45万吨,纯碱0.04万吨,原盐400吨,蜡烛7.33吨,实现产值759.33万元。
上一篇:鄂托克旗工业管理体制——乡镇工业
下一篇:鄂托克旗工业——铁合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