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8-13 12:22:14 来源:《准格尔旗志》
沿革
旗境先秦时期为荤粥、猃狁、林胡、楼烦地。
秦“略取河南地”后,旗境南为西河郡,其余属上郡。
汉因秦制,旗中部纳林称美稷设属国尉府,东北部设沙南县,西南部设广衍县。
北魏时,旗境属夏州之一部。
隋朝一统后,于今之十二连城设榆林郡,辖榆林、富昌及河滨三县。
唐初,升榆林郡为胜州。
宋时,旗境为党项族西夏领地。
元灭西夏,属东胜州。
明初,旗境为榆林左卫地。天顺年间,渐次为鞑靼蒙古部据有。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鄂尔多斯济农额令臣率部归属后金。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鄂尔多斯划分左右翼各3旗。旗境为左翼前旗,即准格尔旗,是为旗制建置之始。
中华民国时期,按照“优待蒙古条例”,旗制如前。
1948年4月,本旗黄河以南解放,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准格尔旗临时政务委员会。1950年1月,黄河北岸王保公旧王府的末代王爷奇福海回沙圪堵交印,旗境统一于人民政府。
1955年9月,旗人民政府改称旗人民委员会。1968年4月,人民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政府迄今。
旗治
建旗之始,旗治所设于札拉谷,即今之贾浪沟石拉塔。无城郭建筑,只以毡帐驻扎,供扎萨克等官员办公和休息。蒙古语称为“陶劳乌日都”,意为“七座毡账”。
同治初年,扎那格尔迪扎萨克封为“御前行走大臣”,在布尔陶亥兴建砖木结构的扎萨克衙门,俗称“王府”。王府分前、中、后三重院落。前、中院落各有东西厢房。后院正面建有起脊大挑檐正厅5间。王府四周广阔丰茂的大草滩上,星星点点有牧民毡包。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扎那格尔迪晋爵贝勒,于旧王府东北百余米处建新衙署,俗称贝勒府。衙署分为内外院落,内院正厅5间为兽脊琉璃瓦曲线大出檐,左右配有耳厅。出过厅为外院,正面为客房。东西筑兵舍、伙房、马厩等。南为八扇大门,蹲雄石狮两尊,前为小教场,有照屏与大门遥相照应。新旧衙署四周,筑有边长0.5公里,高阔各7米的城墙护围。墙上设12座炮台。东西设城门,并建有城楼。之后,群众称为“大营盘”。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扎那格尔迪在贝勒府西北建有花园,格局仿江南小园林。园内建有两重院落和亭台水榭,并蓄水养鱼。鱼池上建有弓曲小桥。桥后有十间厅,前有五间厅。
1938年2月,日伪军进犯大营盘,王府建筑大部被毁。从同治年间至抗战,贝勒府每年举办开印、封印和规模颇大的楚格拉大会。
1948年5月,准格尔旗解放,旗政府设于沙圪堵。
沙圪堵初建于民国七、八年(公元1918, 1919年),“天聚源”、“广太裕”、“德和厚”等商号最早建立开业,相随有流洒、榨油、制鞋、擀毡等作坊和店铺开张,居民日众,使沙圪堵成为小小集镇。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王英率奉军“三十一军”进犯,那森达赖坚壁焚烧了市面。王英军退后,那森达赖再度重建沙圪堵镇,逃散的商贾居民纷纷返回,沙圪堵恢复了旧时景象。抗日战争时,挺进军驻扎沙圪堵,并设毛毯织造厂和机械修理所,植柳树整顿镇容。沙圪堵成了抗战将士的集结地。1947年,准格尔旗旱灾极其严重,再加战争持续,居民逃散,商业萧条,市镇落寞。1948年解放时,居民只有200余人,3000余米的长街两侧,排列着冷清清的店铺作坊,建筑结构多土木、少砖瓦。
建国后,沙圪堵镇经历年建设,旧貌换新颜。镇区范围东至栗家圪旦,西至纳林川,北至公益盖沟,南到忽鸡兔沟。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3.23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镇内主街有迎宾路、八一路、准格尔路3条,南北走向。东西向横排有育才街、文化街、公园街3条。镇容纵横相连成网格状。街道总长13.8公里,已硬化5公里。镇内有楼房42幢,有千人以上礼堂1座,广场两处。总建筑面积39.15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面积20.1万平方米。百人以上的工厂企业有民族地毯厂、果品厂、制鞋厂、啤酒厂、机械厂、建筑公司等。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812万元,集体企业产值966万元。地毯、蓖麻油制品等工业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镇内邮局设市话交换机10门,传真机2台,市内电活419部。运输公司的日班车通达呼和浩特、包头东胜、河曲、府谷等地。镇内中学3所,中专职业学校2所,小学4所,幼儿园3所,在校中小学生4649人。镇内设有电视差转台、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旗人民医院、中蒙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防疫站等有医护人员237名,设病床136张。镇区内商业零售机构103个,集市贸易市场3处,饮食服务机构241个。镇区内照明、用水设施较好,市容整洁,198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镇级卫生评比“阿吉奈”奖。
1990年,沙圪堵镇人口发展到14641人,其中蒙古族2077人,其它少数民族186人,分属9个居民委员会72个居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