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10-15 18:31:16 来源:《乌审旗志》
水土流失
一、成因及状况
乌审旗是水蚀、风蚀二相复合典型地区。境内有无定河支流11条,流域总面积81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总面积4893平方公里。
据史籍载:北魏永兴五年(公元413年)赫连夏时,乌审旗“水草丰美,广泽清流”,到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已“茫茫沙漠广布”了。追溯到1000多年前地理变迁和人类活动,述及清朝放垦,以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这一带又是兵战进退之地,邻省陕西农民来雁行开荒,倒山种田,下垫高植被破坏,裸野广阔,每年汛期暴雨冲刷加剧,水蚀、风蚀交替出现,皆是造成水土严重流失的原因。
冬春两季,在强劲西北风刮动下,地表面蚀,细粒悬浮,粗沙跳跃、滚动,沙丘以每年5~7米的速度南移,吞没农田、草场,埋压道路、村庄,沉落于河谷或堆积沟道内,又成了雨季河道冲蚀物,面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夏秋两季汛期,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形成的地表径流,使梁坡地水土流失,滩地和丘间洼地雨水汇聚,流入沟道,沙质河床摆动活跃,沟道横向发展强烈,河水泥沙含量剧增,冲毁农田、道路、淤积水库、塘坝,威胁两岸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82年的侵蚀模数为6400吨/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境内各小流域属温带极端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雨水减少,气温速降,冬季寒冷干燥,风速增大。年平均降水量353.4毫米。年际变率大,丰水年可达634.1毫米,枯水年仅为132.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591.9毫米,为平均降水量的7倍多,干旱年份高达16倍,从11月份至次年5月份,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大于和等于3~5级的刮风日数有203天,大于8级风日数24天。风期长、风速大、风力强、风蚀重。
二、危害
(一)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物产量减少。
据资料记载,强风将地表土每年吹走5~7厘米,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按6厘米推算,每亩每年损失有机质518公斤,相当于尿素56公斤,磷素36.6公斤,过磷酸钙183公斤。同时吹走物理性粘粒2601公斤。养分大量流失,势必造成土地瘠薄,农作物产量下降,草场沙化,载畜能力低弱,据测定,天然草场平均每亩产鲜草由1963年的103公斤下降到93.2公斤,放牧能力仅为0.09个绵羊单位。
(二)可利用土地面积不断缩小。
风蚀使流动、半流动沙丘不断扩大,耕地、草场大面积沙化。以草场为例,乌审旗1975年可利用草场是7266.7平方公里,到1985年缩小为606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120.7平方公里。风蚀扬尘沙暴频繁每年春季打死和埋压禾苗,常常不得不多次复种。
(三)破坏生产生活设施,向黄河倾泻泥沙。
由于风水两相复合侵蚀,流沙埋压房屋,棚圈、水井、公路,水蚀冲毁农田、草场、道路、淤积渠道、库坝,威胁两岸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仅纳林河每年平均即可向无定河输入泥沙153万吨。
流失治理
乌审旗的水土保持工作是从50年代开始的。旗农水部门将河南仓窑坬,乌兰沙巴尔台一带确定为水土保持治理点,由国家补助,乡村出劳,采用生物措施进行过断续治理。
60年代,对无定河流域以种植护田、护渠、护河、固沙林为主要形式的水土保持治理。
70年代,虽然多次以生物措施进行群众性的水土保持,但乱垦滥伐现象也十分严重,形成了新的水土流失。
1983年,乌审旗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旗(县)。旗南部的干沟子、母户河、东沟、纳林河和海流图河并列为重点治理区域。列为第一期重点治理的小流域主要在无定河两岸的纳林河、河南、沙尔利格、巴彦柴达木4个乡(苏木)的部分村(嘎查)。治理区受益住户4923户,2.35万人。主要以种树种草为中心,以建设基本农田和果园为突破口,长中短效益相结合。在梁、滩、沙、沟采取工程、生物两种措施,带、网、块、乔、灌、草、封、育等治理格局结合实施。建立四大综合防护体系;梁地防护体系,治理23.4平方公里;滩地防护体系,治理517平方公里;沙地防护体系,治理364.6平方公里;沟道防护体系,治理29.92平方公里。
治理技术实施情况是:梁地配置柠条林3~5行为一带,带间距5米。沿等高线方向种植,黄土梁坡面开挖水平沟,呈“品”字型排列,按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水标准设计。水平沟横向间距1米,纵向间距3米,长5米,口宽0.8米,底宽0.5米,深0.5米,沟内种榆树、海红子、桃杏,沟间种沙打旺;滩地机修农田,打井配套,发展水浇地,种玉米、高粱、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和种草封育;沙地在沙丘迎风坡2/3以下部位营造沙柳、杨柴。沿等高线种植,株行距1×2米。在沙丘背风坡1/3以下部位营造合作杨、串地杨等乔木林带。丘间低地种沙打旺、层头(草木樨状黄芪)、紫穗槐等草灌植物;沟道以工程和生物措施结合进行立体防护布设,先在沟头筑防护埂并种植柠条,再在主沟道筑塘坝、修节制闸、标准按最大20年一遇,最小为10年一遇的1日降水标准设计,集拦泥、防洪、蓄水灌溉、养殖于一坝。在沟两岸及沟坡上混种紫穗槐、杨树、柳树、沙棘等,沿等高线方向隔行混交,乔木株行距1×2米,灌木株行距1×1米;川台地则应用机修平整农田或引水拉沙,改造河滩沼泽地,建设基本田,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种植果树。
到80年代中期,经过治理的重点小流域面积达426.4平方公里,其中农田37.7平方公里,水保林310.6平方公里,经济林5.4平方公里,人工种草72.7平方公里。修建塘坝2座,修建引洪渠30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605.4平方公里。
经过治理的重点小流域产生的效益是植被覆盖率由基准年的31.3%提高到73%,治理程度由基准年的22.9%提高到77.55%,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止了新的水土流失,改良了土壤,增强了抗蚀能力;固定、改造、利用沙丘,变危害型为利用型,经“前挡后拉”等生物配置作用,使沙丘高度降低了0.1~0.6米,前移速度由基准年5~7米/年,减至1~1.6米/年;乔、灌、草合理混交,既防治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生物量的积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既促进了治理区内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重点区抗灾能力增强。基本农田和林果面积的增加,使治理区内群众粮钱变少为多。
林草面积的增加,使流域内自然环境和小区域气候得到改善,为农林牧副等种养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解决了长期以来人畜缺粮料,种地缺肥料,生活没燃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