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志》概述

发表时间:2015-09-19 17:53:16    来源:《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北纬37°44′~38°44′之间,东经106°26′~108°32′之间,为毛乌素沙漠的腹地。北与鄂托克旗相依;东与乌审旗相连;南与陕西靖边、定边两县及宁夏盐池县毗邻;西与宁夏陶乐县、灵武县接壤。

总面积12504.9平方公里。地势从布拉格苏木到三段地乡呈南北脊型,分别向东南西北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布拉格与三段地交界处为1564,最低点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陶乐县交界处为1160,境内海拔一般在13001400米之间,地貌类型分梁、滩、沙3种。梁地占全旗总面积的31.46%,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下水埋藏较深,多数地区在50以下,个别地区超过70;滩地、沙地分别占全旗总面积的7.94%和60.53%,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毛乌素沙地腹部,地下水位23米。东南流沙呈西北—东南条带状,与滩相间分布。

鄂前旗属中温带温暖型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干旱,风多,沙大,日照长,辐射强,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年平均降雨量140350毫米,最多340350毫米,最少95.7毫米。年蒸发量25002700毫米,是降水量的10倍左右。年平均气温6.78.0。年日照时数2700多小时。无霜期短而多变,一般是145180天。枯草期长,气温比较温暖,光热条件比较好,适宜于牧草生长,草地占总土地面积的74%。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两条小河流,即东南部的萨拉乌素河(红柳河),西部的水洞沟。河水水质较好,可大力发展灌溉与养殖业。地下水位高,年开采量可达7.4亿多万吨。土壤类型多样,其中主要有:风沙土,占60.62%,灰钙土占18.37%棕钙土占8.25%,草甸土占6.51%栗钙土占4.6%。还有其它土类共8种。发展农牧林业和多种经营有着广阔的前景。

早在旧石器时期,鄂前旗就有人类活动。史料记载,鄂前旗地在夏朝,曾为北羌、熏、鬻、鬼方、玁狁、义渠、朐衍、匈奴、鲜卑、乌桓、羌等部族的游牧或驻牧地;自秦始,隶属北地郡、上郡、朔方郡、大夏幽州、灵武郡、灵州、宥州、延绥路、宁夏卫;明朝成化以后,蒙古族鄂尔多斯各部陆续进驻,鄂前旗为扣克特·锡巴固沁和乌拉特·唐古特部落的驻地;清初,将上属右翼诸部划为一旗,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民国时期改为鄂托克旗,鄂前旗为鄂旗南境。

1980812,国发208号文件批准分设鄂托克前旗,同时增设敖勒召其镇。同年111日与鄂托克旗分开办公。1983715搬迁至敖勒召其镇。同年体制改革时,将牧区公社改为苏木,大队改为嘎查;农区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

鄂前旗共辖7个苏木,3个乡,1个镇,1个国营牧场。旗人民政府设在敖勒召其镇,在吉拉苏木境内。1981年兴建,房屋、街道、园林三者同时建设,到1990年,镇区基本建设投资3638万元,办公楼、营业楼拔地而起,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型草原小镇初具规模。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旗14691户,63526人,其中汉族42617人,占总人口的67.1%,蒙古族20848人,占总人口的32.8%。旗内还有回、满、藏、苗、土家、鄂温克等6个少数民族,共61人,占总人口的0.069%。人口密度东南稠,西北稀,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5.11人。

境内矿藏和土特产资源丰富。布拉格苏木境内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下,储藏着极其丰富的石膏,地质矿藏量达1.2亿吨,矿层厚度16米。北大池、苟池、敖包池、公布井、明水湖盛产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其中北大池盐湖总面积39平方公里,现有盐田1.4平方公里,年产盐600015000吨。碱、芒硝、煤、石油、天然气等正在开发利用。此外,境内生长的名贵大宗药材甘草,生长面积246万亩,开发早,产量高,品位优,闻名中外,远销东南亚。麻黄,生长面积100万亩,可供一个年产2050吨麻黄素厂家作原料。野生药材还有枸杞、银柴胡、大黄、益母草、车前、大蓟、小蓟、白蒺藜、桃仁、杏仁、锁阳等。营养价值较高的沙耳、发菜、蘑菇也都有一定数量的出产。

鄂前旗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内蒙古创建的老解放区之一,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早在19365月,中央西征红军根据毛泽东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精神,在定边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建立蒙汉游击队,解放了三段地、二道川。10月,三段地工委成立,发展地下党员,成立三段地、二道川苏维埃政府,组建地方武装。194111月城川解放,成立了蒙古委员会。为争取解放、自由、民主、平等,这里的蒙汉人民与封建王公贵族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生死博斗,许多英雄儿女献出生命。

前旗的自然资源决定其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体性产业。历史上,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劳动人民,顺乎自然,一直过游牧生活,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1949年牲畜总数仅有167882头(只)。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牲畜头数成倍增长,质量逐步提高。但由于指导思想上曾出现过“左”的错误,在所有制结构上推行“一大二公”,在分配结构上推行“平均主义”,在生产方针上偏离了“以牧为主”的轨道。1960年后,强调以粮为纲,安排城川、二道川的社员长途跋涉,到牧区开荒种田。违背了自然规律,加剧了草场退化、沙化,使畜牧业生产徘徊不前,挫伤了各级干部和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年以后,贯彻执行“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建设方针,畜牧业生产实行牧畜、草场双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前旗畜牧业走上了持续、稳步发展的道路。1990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达到769958头(只),总增25.70%,纯增10.45%,出栏率19.23%,比1949年增长45倍。绵羊改良率达到88.97%,山羊白色化达到83.92%。建旗后到1990年,向国家提供绵羊毛874.6万公斤,山羊毛50.2万公斤,山羊绒66.7万公斤,各种皮张88.3万张,肉食376.2万公斤。1990年牧业总收入2352.3万元,占农牧业总收入的77.8%。

“禁止开荒,保护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政策,旗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提出“攻水治沙建草原”的战略措施,动员全旗人民种树种草种柠条,建设畜群草库伦。1981年以来,全旗累计“三种”面积333.3万亩,其中保存面积64.2万亩。建设畜群草库伦13721处,面积631.9万亩,其中以水为中心综合配套的占60%以上。

水利建设成绩显著,1990年全旗共有机电井6660眼,其中配套5634眼,是1980年的9.5倍。水浇地由1980年的3.3万亩,发展到1990年的8.65万亩。1989年分别被国家水利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国、全区的先进旗。农业较早地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压缩旱地,发展水浇地,开发利用萨拉乌素河的水资源,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总播面积10.7万亩,1990年粮食总产量1313.7万公斤,比1980年增产962万公斤。油料(麻子)产量由1980年的14.1万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56.5万公斤。全旗果树栽培面积4936亩,水果总产量达12.5万公斤。境内有水域面积5945亩,其中可利用养鱼水面为2360亩,年产鲜鱼2.3万公斤。林业发展很快,到1990年,全旗有林面积达到12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7.6万亩,天然次生林25.1万亩,覆盖率2.58%。

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金融业发展迅速。截止1990年底,全旗架设35千伏高压线路77.5公里10千伏高压线路299.8公里,低压线路307.22公里,建成35千伏输变电所3处,有6个苏木、乡、镇,20个嘎查、村通了常电,用电量达到489万度。公路通车里程由1981年的314公里,发展到648.4公里,客运量达2738万人次。各苏木、乡都已通车、通邮。以敖勒召其镇为中心,形成通往旗境各苏木、乡和陕西、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内各旗、县、市交通运输网络,结束了昔日闭塞隔世的状况。现有载货汽车295辆,大客车14辆,大中型拖拉机31辆,小型拖拉机476辆,农牧业机械总动力为53658(千瓦)。全旗邮电局(所)发展到12个,邮电业务总量45.3万元。镇内电话达409户,比1981年增263户,拨号电话从1992年起,开始使用。商业财贸繁荣兴旺,全旗各种零售摊点由198155个发展到1990年的274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295万元,是1981年的2.8倍。财政收入由1981162.4万元增长到1990年的747.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4.6%。金融部门调整信贷结构,控制信贷规模,为支持前旗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全旗社会总产值达6478万元(1980年不变价),工农业总产值达4231.3万元,国民收入生产总额3276万元,人均国民收入达520元。1990年底,城乡居民储蓄1619万元,人均存款25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73元增加到344元。

工业企业形成了生产精制盐、化工、皮革、煤炭、建材、二轻工业、电力、食品加工、药材加工、机械维修等多门类的现代新型产业。到1990年底,全旗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32个,从业人员由1981382人增加到1727人;工业总产值达1707.7万元,是1980年的3.82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108万元。1986年建成投产的扶贫麻黄素厂,到1990年生产麻黄素1.77万公斤,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经济效益居前旗首位,并于1988年和新疆托克逊县联办天山麻黄素厂,信誉、友谊、效益三丰收。全旗重点扶贫1500户,有1100户越过温饱线。

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民族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和变化。新中国成立前只有3所小学,近百名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教育事业,1990年各类中小学有61所,在校学生达118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毕业率73.2%,巩固率99.4%,普及率99.3%。教职工1179人。旗政府拨款193万元分别为一中、蒙中、职业中学建起教学楼。提前3年达到自治区三类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198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基本无文盲旗”。电化教育是全国的试点单位,全旗87.9%的公、民办小学设立了电教点,师生的电教受益面达80%,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奖励。旗、苏木乡群众文化网络基本形成,苏木、乡都建起了文化站,部分嘎查、村建起了文化室。有电影放映单位12个。全旗有各类科技人员135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99人,助理工程师622人,技术人员536人。1981年以来完成科技项目36项,其中6项受到自治区和盟有关单位奖励。推广科技实用技术18项,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威力。新中国成立前,前旗缺医少药,疫病流行,从1952年开始,苏木、乡陆续建起诊疗所、卫生院,医疗条件逐步改善,1990年全旗有17个院、所、站,有病床217张,卫生技术人员243人。地方病、传染病有的被彻底扑灭,有的得到有效控制。个体医疗也有一定的发展。妇幼保健工作摆到应有位置。人口发展纳入计划轨道,工作成绩显著,是全国、全区先进单位。全旗有广播站11个,广播覆盖人口15000人,有电视差转台和转播台7座,卫星地面接收站3座,电视覆盖率80%,覆盖人口48000人。民族体育运动在前旗有着悠久的历史,1980年后,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得到发扬,新的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到1990年举办全旗性的“那达慕”大会8次,中、小学体育运动会3次。以学区、学校为单位的学生运动会年年举办,开展有摔跤、赛马、射击、球类、棋类、田径等几十项比赛活动。通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旗被自治区命名的文明单位1个;盟级文明单位27个,文明户56个;旗级文明单位46个,文明户204个。

旗境萨拉乌素河畔的大沟湾、迭哨沟畔等处,以“河套人”的故乡闻名于世界,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现过珍贵的古人类化石以及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研究“河套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旗内文物古迹颇多,馆藏文物370件,古遗址有96处,其中城川苏木境内有唐代长泽县治所(也就是元和十五年以后的宥州城)遗址;二道川乡境内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玛拉迪苏木玛拉迪嘎查其巴嘎图砖窑梁遗址;城川苏木章干希里村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86月,在三段地乡砖厂发现一处汉墓群;旗西端上海庙牧场和芒哈图乡西边有“明代长城”的残垣断壁。另外,城川苏木黄海子村有1944年王震将军指挥八路军在黑梁头种地,为解决饮水困难打下的水井,即“王震井”;三段地乡所在地有“三段地工委旧址”;玛拉迪苏木有马良诚、顾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鄂托克前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各项事业的建设成就,吸引着国际友人前来考察,美国友好人士阳早、寒春一行4人于1985年来城川故地重游;日本国京都巷区元赤坂钟纺株式会社理事、药品事业本部副董事长小山谷山先生,于1988830日来前旗考察甘草产、植情况。澳大利亚友好人士于1989年来前旗考察畜牧业。

国家和自治区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关心前旗的建设事业,多次亲临视察工作,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援助。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汉各族人民决心沿着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高举团结建设的旗帜,为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鄂托克前旗,艰苦奋斗,再展宏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