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地质地貌

发表时间:2016-06-10 11:54:21    来源:《鄂托克前旗志》

 地质 

一 地质构造

在地质构造体系上鄂前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鄂尔多斯盆地是两个构造体系的重结复合。一方面,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沉降带中,以阴山构造带与北部的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分开,以秦岭构造带与南部的四川盆地分开;另一方面,鄂尔多斯盆地也是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东侧马蹄型质地。鄂尔多斯盆地正是这两个构造体中构造形迹相对微弱的地块。鄂前旗是鄂尔多斯盆地组成之一,岩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等地质构造现象很不发育,为岩层产状近于水平,略向西倾的单斜构造,倾角1~2度,未见火成岩活动。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印支期开始下陷沉降,接受了巨厚的中生代沉积物。早白垩纪晚期,由于燕山运动第二幕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开始上升,缺失了白垩系上统地层。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第四纪以来包括鄂前旗在内的鄂尔多斯广大地区发生了区域性大面积上升,在地形上形成了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

二 地层

鄂前旗地层出露比较简单,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地层在全旗广泛分布,第三系渐新统地层分布于旗境西部,布拉格苏木的西部地表有出露。第四系沉积物作为薄层普遍覆盖各种地层之上。现将旗境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2h) 旗境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地层特别发育,分布甚广,沉积总厚度1000米以上。

1、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三、四岩段(k12h3+4)分布于旗境中东部地区玛拉迪苏木,三段地乡,以及毛盖图苏木东部的巴彦希里等地地表有出露,毛盖图苏木巴彦希里的哈达图至二道川一线以东,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该线以西,被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五岩段、第六岩段地层,第三系渐新统地层以及第四系松散复合覆盖。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本岩段地层埋藏深度逐渐增大。

k12h3+4岩段地层岩性以棕红色、浅红色、褐红色长石砂岩为主,细砂岩、粉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的韵律较明显,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有少量暗色矿物,泥质、钙质胶结,胶结程度不等,即有接触式胶结,亦有光填式胶结,块状构造。由北向南泥质成分增多,砂层发育斜层理。该岩段地层与下伏k12h2为连续沉积。

本岩段化石较多,有植物、孢子花粉、鱼龟、叶肢介和瓣鳃类,含泥砾及铁化植物树干,但多受冲刷破坏。

本岩段地层为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最厚的一段,据地矿部第三石油地质普查大队资料,最厚可达932.90米,由北往南厚度有变薄趋势。

2、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五岩段(k12h5)分布于三段地乡、吉拉苏木西部、毛盖图苏木西部、毛盖图苏木的阿日赖庙、红石头井、包日陶勒盖,五胡都格等地地表有出露。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布拉格苏木被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六岩段地层、第三系渐新统地层以及第四系松散层复合覆盖,埋藏深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与(k12h3+4)为连续沉积。

下部为紫红色、砖红色、棕红色细至中粒长石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的韵律层,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少量暗色矿物及白云母,泥钙质胶结为主,发育大一中型斜层理,粒度韵律比较明显,砂岩中多夹薄层泥砾及泥岩透镜体,泥岩具水平层理。

上部为灰绿色、黄褐色含砾砂岩、粗中粒长石砂岩,钙质粉砂岩组成的韵律层,中夹薄层泥岩,含钙质结核,砂岩发育斜层理,局部发育水平层理。其最大特征是钙质胶结,特别坚硬,在地表风化后形成岛状山并具假喀斯特地形。

粒度由北向南逐渐变细,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变薄,平均厚度80米左右。含瓣鳃类,腹足类,介形虫等化石。

3、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六岩段(k12h6)分布于布拉格苏木东部,巴彦布拉格至布哈井一线以东地表零星出露,部分地段被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该线以西,被第三系渐新统地层与第四系松散层复合覆盖,与下伏之k12h5为连续沉积。

该岩段为鄂前旗沉积最细、泥岩最多,含化石最多的一层。岩性底部为黄灰色、青灰色、棕色、紫红色细砂岩、泥岩互层,上部为紫红色、褐红色及灰绿色,蓝灰色钙质细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组成的韵律层。泥岩及砂岩具水平层理,局部具龟裂,砂岩分选差。

本层为一套色彩鲜艳的杂色砂岩、泥岩层,由北向南灰绿色、蓝灰色地层显著增加。粒度变化不明显,地表及地下均以粉细砂岩、泥岩为主。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变薄,一般厚在160~300米之间。本岩段是含化石最丰富的一段,富含鱼、昆虫、叶肢介、介形虫等化石。

第三系渐新统(E3) 分布于布拉格苏木巴彦布拉格至布哈井一线以西,拜图西6公里处以及西部的水泉子一带地表有出露,其余地区被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与下伏地层k12h6为不整合接触。

岩性底部为棕红色、土黄色砂砾岩、泥质砂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灰岩、片麻岩、花岗岩、片岩、辉绿岩等,砾石呈棱角状至次棱角状,砾径一般1~5厘米,大者达30厘米。中部为棕红色砂岩夹泥岩。上部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泥灰岩。普遍含石膏,局部地方石膏已成矿,如拿个、科贝石膏矿。

颜色北部以紫红色为主,往南变为杂色。粒度变化不明显,由北到南均以粉砂岩为主,南北均有石膏层。厚度由北往南、由东往西增厚,西部厚度大于367.08米。该层中含哺乳类化石。

第四系(Q) 鄂前旗第四系地层分布比较广泛,但大部分地区沉积厚度不大,除沙漠地区、萨拉乌素组分布区及黄河冲积平原沉积较厚外,其余地区沉积厚度多小于5米。

整个第四系地层除萨拉乌素组有化石外,其余皆未发现化石,其时代是根据旗外地层对比而确定。

1、中上更新统冲积湖积层(Q2—31-al)分布于布拉格苏木南部上海庙、特布德一带,宁夏张家庄附近沿长城呈北西西—南东东向条带状出露地表。岩性以土黄色黄土状粉砂、细砂为主,具水平层理,底部有一层灰白色细砾石。厚度一般17米左右。该层虽含水较弱,但却是旗境西南部主要潜水含水层。

2、中上更新统冲积层(Q2—3al)分布于布拉格苏木西南部的杭盖井、沙竟图以西,以粉红色黄土状亚砂土为主,具垂直节理和水平层理,厚10米。

3、上更新统冲积湖积层—萨拉乌素组(Q3sal—l),分布于除布拉格苏木外的所有苏木(乡),其中毛盖图、玛拉迪苏木仅南部分地区有出露,吉拉苏木的塔班陶勒盖至查干陶勒盖苏木的巴彦乌素一线以南地表大面积出露,尤以城川、珠和、二道川等地最为发育。底部为黄绿色砂砾石层及细粗砂层,砾径一般2~3厘米,大者可达50厘米,松散,分选差,磨圆度不佳。上部为土黄、灰褐、灰绿色中细砂、粉砂层,具书页状层理,疏松、透水、含水。厚度一般40~60米,最厚达125.85米。砂层中含古人类化石(河套人),哺乳类化石、野驴化石等,尤以城川苏木大沟湾含化石最为丰富。

4、全新统残积风积层(Q4eol)分布于查干陶勒盖苏木的昂素庙以北,玛拉迪、三段地以西地区。岩性以砂、砾石、碎石、粉砂为主;厚度一般较小,小于5米。

5、全新统风积层(Q41-ch)旗境分布极广,成薄层覆盖于各种老地层之上。岩性为灰黄、灰褐色中细砂、粉细砂,结构松散,颗粒均匀,分选较好。从西北向南颗粒有逐渐变细的趋势,厚为5~40米。

6、全新统湖积化学沉积层(Q41-ch)分布于旗境内陆湖泊及低洼的积水洼地中。由灰色、灰白色的芒硝、盐、碱及灰黑色具可塑性积腐臭味的游泥和砂组成,厚度一般小于10米。

7、全新统冲积层(Q4al)分布于城川苏木的红柳河及旗境其他季节性沟谷中。岩性为灰黄色砂砾石层、细至粗砂层。厚5~20米。  

地貌

鄂前旗地貌按其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分为3大类8小类。

一 构造剥蚀地形

旗境广泛分布,由于地壳长期缓慢而大面积上升,遭受剥蚀而形成。根据地貌特征分为:

强烈起伏的波状高原 分布于布拉格、玛拉迪等地。由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砂岩组成,海拔1200~1500米,相对高差50~80米。由于长期缓慢上升,遭受强烈剥蚀,地形起伏强烈,有比较多的呈“V”及“U”字型的小冲沟,其上分布有岛状山及风蚀洼地。岛状山多为椭园状或不规则状,比高在30~50米左右。

缓慢起伏的波状高原 布拉格苏木大面积分布。由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砂岩和第三系渐新统粉砂岩、泥岩组成,海拔1200~1500米,相对高差30~60米。地面趋缓慢,沟谷不甚发育,其上有小的岛状山残存,高出地表20~40米,并有风蚀洼地分布,比一般地面低约15~30米。

剥蚀洼地 毛盖图苏木以及旗境东北部有分布,由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砂岩组成,海拔1200~1350米,相对高差10~30米。由于更新世古河床的退缩和现代风蚀的结果,形成长条状或闭型碟状的低洼地形,长达数十公里,宽1~15公里,洼地内有常年积水的小湖泊。

二 堆积地形

主要由于流水导营力的搬运堆积而形成。

河谷地形 沿城川苏木的红柳河呈条带状分布,由第四系冲积洪积砂砾石层组成,厚0.5~5米。

冲积湖积洼地 分布于城川、珠和、三段地、二道川等地,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与沙漠地形相间分布。由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素组土黄色砂、粉砂、粘土组成,海拔1310~1350米,相对高差0.5~5米。洼地长可达70公里,宽1~10公里,其间小湖泊星罗棋布,局部有盐渍化现象。地下水位埋藏浅,有比较丰富的潜水。

湖泊 主要有二道川乡的北大池、毛盖图苏木、玛拉迪苏木零星分布有小湖泊。这些湖泊多呈椭园形或长条状,大小不一,四周有向湖心倾斜的湖滨平原,湖底沉积有粘土,砂及腐泥层,含芒硝、盐、天然碱等。海拔1290~1350米,相对高差5~10米。

三 风积地形

主要在风的吹扬,堆积作用下形成。根据地貌、植被、沙丘移动速度等因素,分为两类:

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 旗境中东部及南部均大面积分布。流动沙丘几乎没有植被覆盖,旱季在风力作用下能观察到整个沙丘向前移动。由零星分布的高度和大小不一的各种新月形沙丘,以及成不同密集程度分布的新月形沙丘链及格状沙丘、沙山组成。单个新月形沙丘平面形态如新月,高度一般3~15米,宽度一般50~200米。纵剖面两坡很对称,迎风坡微凸而较陡,坡度在28~33之间。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新月形沙丘连续起来就形成新月形沙丘链,与风向垂直分布,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当新月形沙丘链密集分布而彼此衔接起来时则形成了格状沙丘,其特别高大者为沙山。

由于沙丘两翼较低水份状况较好,植物容易生长,首先得到固定,而沙丘中部则继续向前移动,在盛行风作用下常被堆成与新月形沙丘相反的马蹄形状,通常称为“抛物线型沙丘”,即半流动沙丘。抛物线沙丘也是中部突出,不过中部突出的一面为背坡,比较陡峭;而凹进的一面为迎风坡,较为平缓。抛物线型沙丘中部的宽度与两侧没有多大差别,呈孤形沙堆状,高度一般2~8米。这类沙丘主要分布在珠和、城川、三段地、二道川等地。海拔1100~1350米,相对高差5~40米。

固定半固定沙丘(丛草沙丘) 当沙丘基本上被植物固定,土壤开始发育,但植物尚未完全覆盖整个沙丘,向风坡仍可出现风蚀坑,这时沙丘已不能向前移动,这就是半固定沙丘。沙丘进一步固定,植物覆盖度加大,沙土开始变紧,基本上已不发生风沙流时,便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经常混杂在一起,其形态是“蹄”、“堆”、“垅”3种,高一般1~20米。这类沙丘主要分布在查干陶勒盖、三段地、珠和等苏木乡。海拔1100~1400米,相对高差1~20米。

鄂前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在风的吹扬和堆积作用下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7条沙带。第一条沙带西北起二道川乡二道川村(北大池东南)经克珠日南畔—城川苏木章干希里村—沿城川中心治沙站大海子作业区—万树林护林点—山丹海子作业区—马杜海子护林点—到无定河二层河台。全长82公里,最宽处8公里,最窄处2公里,面积约410平方公里;第二条沙带西北起二道川乡大池道日吉—经克珠日北畔—城川苏木章干希里村沙日陶勒盖梁—新寨子呼日呼梁—到大沟湾迭哨沟畔。全长92公里,最宽4公里,最窄1公里,面积约230平方公里;第三条沙带西北起吉拉苏木乌兰道崩南端的北沙畔—经哈日色日嘎查的巴岱壕—二道川乡葫芦素淖尔村的查干淖湖—到珠和苏木巴彦希里嘎查。全长64公里,最宽4.5公里,最窄1公里,面积约176平方公里。

旗境中东部地区的地貌特点是梁、滩、沙呈不规则的相间分布,流沙主要受西北风的影响,形成第四条沙带,西北起三段地乡大沙头—经吉拉苏木哈日色日嘎查包日陶勒盖—到珠和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全长100公里:最宽5公里,最窄2.5公里,面积约375平方公里;第五条沙带,西北起敖勒召其镇小沙头—经珠和苏木阿日勒嘎查—克泊日嘎查。全长61公里,最宽2公里,最窄1公里,面积约76平方公里;第六条沙带,西北起毛盖图苏木伊克乌素嘎查—经吉拉苏木克珠日嘎查的三道沙—到珠和苏木伊克柴达木嘎查。全长70公里,最宽5公里,最窄1公里,面积约210平方公里;第七条沙带,西北起芒哈图乡水泉子村张家窑—向东南至布拉格苏木大蓄湖。全长42公里,最宽5公里,最窄1.5公里,面积约137平方公里。

全旗七条新月形大沙丘链,总长511公里,面积约1614平方公里。第一条沙丘链与第二条沙丘链之间为克珠日滩;第二条沙丘链与第三条沙丘链之间为珠和滩;第三条沙丘链与第四条沙丘链之间为木呼尔川;第四条沙丘链与第五条沙丘链之间为纳林滩;第五条沙丘链与第六条沙丘链之间为阿日勒滩;第一条沙丘链至第五条沙丘链分布密集,沙带相间分布的滩川地一般只有1~2公里宽,有些地方仅0.5公里宽,多处已经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