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志》概述

发表时间:2015-09-19 17:50:25    来源: 《鄂托克旗志》

鄂托克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草原面积最大的牧业旗。东邻乌审旗,南连鄂托克前旗,西界宁夏陶乐县和内蒙古乌海市,北接杭锦旗,总面积21487平方公里。全旗辖2个镇,7个苏木,6个乡,总人口99950人,其中蒙古族22845人。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伊克昭盟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鄂托克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倾,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年均气温6.5,年均无霜期129天,年均降雨量272毫米

横亘于西北部的阿尔巴斯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海拔2149的主峰乌仁都喜(桌子山),平平展展,方方正正,若巨型铁砧,矗立于群山之中,勘称鄂尔多斯高原屋脊。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珍禽益兽,以及生物化石、古代岩画,点缀着乌仁都喜高山峻岭。海拔1500的多尔奔温都尔梁,位于旗境中部偏南,如巨龙横卧草原,跨越五个苏木、乡,连接东西两境,成为北部高原和南部沙漠区的分水岭。源于多尔奔温都尔南麓的都斯图河,潺湲婉转,滋润着草原。沿河牛羊成群,驼马结伴,林木葱郁,绿草茵茵。都斯图河畔白垩纪岩层上形态各异的恐龙足迹,记录着中生代旖旎的自然景观。在新月形沙丘九曲连环的毛乌素沙海边缘上,天然碱湖星罗棋布。唯乌纳干布日都(马驹湖),湖水清澈,碧波粼粼。夏日来临,见鱼游鸟呜,鹅鸭回应,芦草茂盛,独领北国风骚。

鄂托克旗,牧场广袤无垠,宝藏丰富,是一方风水宝地。在占旗总面积82.75%的草场上,有71460种自然再生草资源。盛产麻黄、甘草和发菜。乌仁都喜山中生长着第三纪植物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绵刺、蒙古扁桃、革苞菊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群系,分布红砂、珍珠柴、霸王等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山峦、丘陵、覃原、河沟、湖泊,是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园地。境内有青羊、团羊、黄羊、野兔、狐狸、獾子、艾虎等20多种兽类;有天鹅、野鸭、大鸨、石鸡、鸿雁、猫头鹰、百灵鸟、鹊雀等30多种鸟类;有元、草、鲫、鲤等10多种鱼类资源。矿产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9.64亿吨,天然碱9852万吨,石灰岩172.8万吨,石膏33.4亿吨,芒硝86.7亿吨。还有盐、铁、耐火粘土、萤石、锰、铅、锌、铜、金、钼、云母、大理石、花岗岩、光绿岩、石墨等多种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鄂托克旗发展各项经济建设事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鄂托克旗,历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息之地。“鄂托克”一词系蒙古语,汉译“营”或“部”,是元、明两朝蒙古“万户”下设行政建制名称,即“千户”。清顺治六年(1649年),朝廷将鄂尔多斯右翼诸“鄂托克”中的克扣特、锡巴固沁、乌喇特、唐古特等蒙古部划为一旗,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新中国成立后,称鄂托克旗。1980812,由本旗分设出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人民勤劳朴实,富有革命斗争传统。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鄂托克旗牧民组织“独贵龙”,为反抗王公扎萨克横征暴敛,反抗贪赃枉法和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民国24年(1935年),中国共产党派来地下工作人员,翌年,成立中共鄂托克旗工作委员会,民国28年(1939年),成立桃力民蒙汉联合抗敌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汉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携手奋进,艰苦创业,让沉睡的乌仁都喜献宝,让咆哮的黄河纳粮,让辽阔的草原布满牛羊,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畜牧业,是鄂托克旗的主体经济。历史上曾以“水草风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称著。新中国成立前夕,全旗有大小牲畜47.21万头只。50年代,贯彻执行“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定居放牧”等政策,畜牧业经济由自然游牧向建设养畜迈进。1965年,全旗大小牲畜达227万头只。1966年开始,调整生产方针,实行退耕还牧,重视草牧场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调动牧民抗灾保畜,建设草原的积极性。1980年,全旗大小牲畜达97.4万头只(不含鄂托克前旗)。与此同时,采取以草定畜,建设养畜,保护“三畜”(大畜、种畜、役畜)和“三多一少”(多出售、大宰杀、多处理、少死亡)等措施,提高了牲畜出栏率,减轻了草场载畜量。1989年畜牧业年度统计,全旗大小牲畜达到126.6万头只,年末存栏为96.08万头只。其中,本地选育和外地引进良种、改良种牲畜占总头数的75%。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是本旗培育的地方优良品种。经长期选育,定型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阿尔巴斯白山羊绒,是轻纺工业最佳高档原料,在国际市场被誉为“纤维宝石”。1985年获意大利柴格纳纺织公司“国际白绒山羊生产奖”,1989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白绒增长技术应用一等奖”。驰名于世的卡拉库尔羊和滩羊,其羔皮图案美观大方、花纹卷曲自然,是裘制皮衣、皮帽的高档原料,深受国外市场的青睐。全旗每年可生产绵羊毛110万公斤,山羊毛13.2万公斤,山羊绒13.2万公,各种皮张35万张,商品肉100万公斤。1989年全旗畜牧业产值1802.3万元,占农牧业产值的64%。

鄂托克旗山区和东南部巴拉尔地区,曾经是林木繁茂的森林地带。清代以来,因乱砍滥伐,致使林木越来越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1949年,全旗仅有13.2万亩天然林,除喇嘛庙上屈指可数的人工栽培树木外,几乎没有人工林。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开展治沙造林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加强林业生产建设,推广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旗范围开展稳定林权,划定造林用地,扶持和发展林业专业户,推动造林事业的蓬勃发展。1986年开始,实行工程造林,依照“三北”防护林总体布局,重点营造毛乌素沙区的防风固沙林、青少年黄河护岸林、包兰铁路防护林等工程。1989年,全旗有林面积116亩,占全旗总面积的3.5%,林业产值331.1万元。

鄂托克草原宜牧不宜农。但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统治阶级推行“开放蒙荒”、“移民实边”政策,进行大规模垦草种粮。至1949年,已有140万亩牧场变成广种薄收的旱作耕地,粮食产量1134.7万公斤,亩产8.1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封闭旱地、退耕还牧、发展水浇地、建设基本田”的方针政策,开发黄河灌区农业,逐步封闭旱作农田,农业生产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1989年,旱作耕地面积压缩到3.4万亩,水浇地发展到6.7万亩,粮食总产量1292.9公斤

鄂托克旗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1949年,全旗有12家私营采矿业和手工业者,产值34.5万元。1965年,旗属企业发展为15个,产值78.87万元。1980年后,旗委、政府制定“以牧为主,以工致富”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内引外联,逐步形成以能源、化工、建材、二轻为主体的地方国营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在全旗工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89年,全旗有国营、集体、乡镇企业1438家,工业总产值达6216.2万元,占工农牧业总产值的69%。以煤碳为主的能源工业,主要分布在阿尔巴斯山区。地方国营棋盘井煤矿,是自治区中型二档企业,被国家能源部命名为“全国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能源产品原煤、洗精煤、精焦、洗焦、土焦、煤焦油等,畅销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地。1989年,全旗煤炭工业总产值4661.75万元。已成为全旗四大工业支柱之一的化工工业,年产烧碱1.53万吨,小苏打7600吨,泡花碱1300吨,化工总产值1441.11万元。地毯、皮褥、剪绒拖鞋等二轻工业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1989年出口交货值74万元。乡镇企业在农村牧区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全旗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全旗乡镇企业总数达1345个,从业人员8063人,占农牧业总劳动力的五分之一,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545.6万元。

工农牧业生产的突飞猛进,推动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以乌兰镇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穿过草原,越过长城,跨过黄河,通向四面八方。1989年,已有乌兰镇至东胜、陕西榆林、宁夏银川、乌海等9条营运干线,公路里程达867公里。各苏木、乡镇均通公路,形成干支相连,沟通城乡的公路交通运输网。1989年,全旗拥有民运汽车593辆,货运周转量293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5057.7万人公里。全旗乡乡通电话,村村通邮路。旗内邮路总长度539公里。乌兰镇已安装自动电话交换机,长途电话能连通祖国各地电信网络。

新中国成立前,旗内只是旅蒙商设点经商。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各类专业公司相继诞生,三级批发企业陆续成立。食品、饮食服务、副食品加工企业逐步健全,零售商业网点遍及全旗农村牧区。1989年,国营商业网点发展到32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16万元,上缴税利总额完成71万元。1989年,供销系统有各类公司、商店、基层供销社、代销点119个,商品总销售额1.31亿元,农副产品购进总值4571万元,实现利润111.6万元,首次突破百万元,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称号。

地方财政,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供给财政”发展成为“建设财政”。1949年,全旗财政收入10.5万元。1965年增长到151万元,1981年增长到252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生产建设的发展,财政收入直线上升。1989年,地方财政收入1679万元,财政自给率达75%。金融事业从无到有,日益壮大。1989年,金融系统营业额达7366.5万元,城乡居民存款总额达2234万元。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城镇市民和干部职工居住条件逐年改善,平均每人住房面积8.61平方米。农牧民新建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住宅41.8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农牧业人口新建住宅面积5.1平方米1989年,每百户农牧民拥有摩托车67辆、电视机60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摩托车13辆、电视机90台,农牧民人均收入521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98元。

40年来,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旗有6所小学,19名教员,225名学生,识文断字者寥寥无几。1989年,全旗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9所,职业中学2所,公办和民办小学120所,幼儿园5所,全旗教职工1788人,在校学生2.02万人,形成中小学布局合理,遍布城乡的文化教育网。1986年完成普及初等教育任务,1987年完成少青壮年扫盲任务。198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巩固率99.8%,毕业率94.1%,普及率98.7%。全旗28%的职工干部兼通蒙汉语言文字。

鄂托克旗有“歌海舞乡”之美誉,蒙古族牧民以“能歌善舞”著称。民间艺人创作的“盅碗舞”、“筷子舞”更是叹为一绝。新中国成立之后,民间文学艺术被广泛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文化设施逐年增加,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成立伊克昭盟第一支文艺轻骑队——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长期活跃在农村牧区、厂矿,为广大群众送歌献舞。1960年,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88年,苏米图苏木牧民文艺队进京演出,被文化部命名为“草原文明的灿烂明珠”。旗府建有影剧院、工人俱乐部、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公司、乌兰牧骑、中波广播转播发射台、电视卫星接收站和微波接收站。全旗电视覆盖率达85%。各苏木、乡、镇建立文化站、电视差转台,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阿尔寨石窟(百眼窑)是自治区内罕见的古遗址,是集寺庙、石窟、岩刻为一体的佛教建筑群。窟内有壁画、藏文、梵文、回鹘蒙古文榜题和题记,其中回鹘蒙古文榜题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发现,引起了语言文字、历史、考古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查布恐龙足迹化石、巴音淖尔壁画墓等重点文物保护点也为世人所关注。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为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1989年,全旗科技人员1201名,科普协会15个,各种科技学会14个,建成科技示范苏木、乡2个,嘎查、村14个。旗直业务主管部门平均每年有近百名科技人员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提供技术服务,承包实施新科技项目,全旗已形成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科技推广、应用、服务网络。从1978年以来,全旗引进、推广、实施有显著效益的科技项目58项。日晒碱田、草兔皮鞣制染色技术、半荒漠草原建设灌木草场、草原红牛、阿尔巴斯白山羊选育、鄂尔多斯细毛羊选育等6项技术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旧社会,旗内缺医少药,流行病和地方病蔓延,群众备受疾病之苦,“小病抗,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新中国成立后,卫生机构陆续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旗内已有中西医结合的医院、蒙医院、妇幼保健院各1所,苏木、乡、镇普遍建立地区医院或卫生院,嘎查、村均配备了集体和个体行医人员,全旗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达645人,上下形成一个防疫、医疗网络。常见病、多发病得以及时治疗,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得以有效控制。

40年的经济建设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教训。人为造成的种种失误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畜牧业生产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养畜状态,重头数,轻质量,抗灾能力差,加之滥垦、滥伐、滥牧,草原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几度出现牲畜头数大起大落的局面。仅19651966年一场特大旱灾,全旗损失90万头只大小牲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牧民不吃亏心粮”错误口号的影响,新开荒400万亩,使占全旗总面积八分之一的草场沙化,造成“农田挤草原,风沙吃农田”的两败俱伤局面。经6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农牧大调整,开发黄河灌区农业,退耕还牧,恢复植被,才使农牧业生产趋于稳定发展。

80年代初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搞活以来,全旗的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实践证明,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违背自然规律,不搞竭泽而渔,扬长避短,发挥畜产、矿产两大资源优势,发展以煤炭、化工、建材和农副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鄂托克旗的经济建设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腾飞,鄂托克大地将会成为更加令人神往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