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文化机构

发表时间:2016-11-06 18:53:44    来源:《达拉特旗志》

行政事业单位

一、文化局

1950年,旗内成立文教科。1956年7月,单设为文化科。1958年,文化科、教育科合并为文教科。1959年,改称为文教局。1962年,文教局与卫生局合并为文教卫生科。1964年,设文教科。1972年12月,成立文教局。1979年3月,文教局分设为文化局、教育局。1992年7月30日,文化局与广播电视局合并为文化广播局。1993年2月4日,体委并入文化广播局,称文化体育局。1994年5月25日,更名为文化广播电视局。1995年4月,文化广播电视分设,恢复文化局。1999年,文化局内设办公室、财会室、文艺股、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共有职工16人。文化局下属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管理站、文物管理所、影剧院。

文化馆

旗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当时有2名工作人员,有图书100多册,订阅《人民日报》、《包头日报》各1份。1953年,工作人员增至5人,图书300多册,订报8份,购《资本论》1套。1957年6月,建新馆舍7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有图书2000册。1958年,上级部门给了1架照相机,增加了展览馆。1961年文化馆与广播站合并。1973年,文化馆又单设。1979年11月,文化馆将图书业务分出,成立图书馆。1984年,文化馆迁入新建的文化楼,有展览厅300平方米,文艺厅400平方米,游艺厅80平方米,办公、美术、摄影室520平方米。1994年5月,文化馆办公地点迁到电影管理站,有2间办公室,共36平方米。1999年,文化馆有4名工作人员。

图书馆

1952年,旗内成立文化馆,同时负责开展图书阅览工作,藏书100余册,1959年,增加到4000余册。“文化大革命”期间,损失图书4028册。1979年,将文化馆图书业务分出,成立图书馆。1999年,图书馆有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其中阅览室80平方米,书库70平方米,有职工6人,共有图书31246372册,订阅杂志150多种。

电影管理站

旗内于1954年10月组建电影队。当时有1台国产200型16毫米放影机和1台俄国产的发电机。1972年,树林召镇内建起电影院,有927个座位。1975年,旗电影队改为电影公司。1990年,电影公司更名为电影管理站,为事业单位。主要业务为影片拷贝发行和对全旗范围的电影放影管理。1997~1999年,每年发行影片拷贝50多部。1999年,旗电影管理站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5平方米,有职工24人,影片拷片210部。

影剧院

1989年,旗内成立影剧院。1990年影剧院归文化局管理。1999年,影剧院有放映厅、观众厅、化妆室等共1130平方米,有影箱1套,有35厘米5501座机1套,17名职工。全年放映电影400场。影剧院主要开展城镇电影放映,为旗内召开大型会议和举行文艺演出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等。

文物管理所

文物管理所于1988年成立。1999年,文物管理所管藏文物160多件,有古生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石器、汉代青铜器、石器等。管护古迹10余处:盐店和敖包梁古生物化石区,瓦窑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青铜器时代古墓群,城塔古城遗址,呼斯梁汉代墓区,秦代长城、直道遗迹,展旦召、塔召等遗址。

新华书店

旗内于1956年6月成立新华书店,有工作人员3人,有各种图书8500册。1957年,工作人员增至5人,零售书籍达到114429余册,向各供销社批发8607册。书籍的销售量逐年增加,每年的重大节日举办图书展销。

1987年,旗新华书店的管理权归属伊克昭盟新华书店。1993年,新华书店由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系统管理,并更名为内蒙古新华书店达拉特旗支店。1995年,新华书店全部实行开架售书。

1.jpg

二、广播电视局

1975年10月,旗内成立广播事业局。1985年,改称为广播电视局。1992年7月30日,广播电视局与文联、文化局合并为文化广播电视局。1995年4月,与文化局分设,名称为广播电视局。1999年,旗广播电视局共有工作人员61人。下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广播电台

1958年10月1日,达拉特旗广播站建成并正式开播,当时,借用旗邮电局的3间土房开展广播工作。1959年,广播站迁址到旗工会院内。1969年,又迁到现广播电视局院内。1961年,旗广播站与文化馆合并。1973年,广播站又单独设立。1984年,旗内建立调频广播电台,旗广播站改为旗广播电台,为旗广播电视局下设机构。

电视台

1985年,成立达拉特旗电视台,为旗广播电视局下设机构,与旗广播电台一套人员。主要收转“内蒙古电视台”节目。1991年,开播自办节目,播出时间在内蒙古电视台天气预报之后,播送达拉特新闻与电视广告,每周三、六为首播日,四、日为重播日。

三、达拉特报社

1992年7月1日,旗内成立达拉特报社,与旗史志征编办公室一套人员,当时,有工作人员7人。《达拉特报》开始为周一刊,于1995年改为周二刊。1997年,改为周三刊。1999年,达拉特报社共有采编人员12人,发行《达拉特报》3000份。1992~1999年,共发行《达拉特报》24000份。

四、档案局(馆)

1959年3月1日,旗内成立临时性档案馆,属旗党委办公室领导。1979年11月,成立旗革命委员会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一套人员,两个牌子。1981年12月4日,将档案科改为档案局。1983年,机构改革时撤销档案局,保留档案馆。1986年9月13日,根据上级要求,恢复档案局。1989年3月15日,经旗党委和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旗档案局为旗人民政府所属一级单位。1999年,旗档案局仍实行局、馆合一的工作体制,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馆员3人,助理馆员10人,管理员1人。有档案库6间,共为447平方米,有档案柜89套,资料架8个,照相机2部,黑白相片洗印设备1套,光电誊影机1台,录音机1台,中文打字机1台,微机1台,复印机1台。

文艺团体

一、专业文艺团体

晋剧团

    1956年2月11日,成立旗民间实验剧团,主要演出二人台与晋剧,有演员32名,经费由旗财政拨给。1957年,正式成立旗晋剧团,每年春、夏、秋三季在旗内流动演出,冬季到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包头市、巴彦淖尔盟陕坝、宁夏回族自治区及伊克昭盟内各旗演出。剧目多为古装传统戏,如《民公断》、《白蛇传》、《九件衣》、《六月雪》、《五女巡堂传》、《杨八姐游春》等。1958年,经费改为差额补助。1960年以后,剧团人员增至60余人,演出剧目除古装戏外,还演现代戏《召湾风景》、《险山擒匪》等。1958年,经费改为差额补助,1960年,《险山擒匪》赴盟会演,获优秀节目奖。

1967年7月,晋剧团撤销,有16名演员安排到歌剧团,有6名演员安排到乌兰牧骑,其余人员安排其他工作或被精简。

歌剧团

1965年,旗内成立歌剧团,有演职人员30人。演出剧目以现代戏为主,如《一家人》、《三月三》、《送子参军》、《聘闺女》、《一个破碗》、《四个老婆儿纳大底》、《四个老汉学大寨》、《红灯记》、《逛新城》、《老两口学毛选》等。1970年,剧团撤销。

乌兰牧骑

1965年2月15日成立旗乌兰牧骑,当时有演职员9人,表演形式有歌、舞、说唱和小戏等。1966年,乌兰牧骑有演职人员11人。1970年,发展到14人。1999年,旗乌兰牧骑共有演职人员26人。

60~90年代,旗乌兰牧骑曾排演过《卖碗》、《挂红灯》、《五哥放羊》、《打金钱》、《方四姐》等二人台小戏,还排演过《小二黑结婚》、《三换新郎》、《田头架起枪》、《四大嫂谈备战》等歌剧和小戏,还创作、排演了《有盼》、《转龙湾》等地方戏,演出的很多剧目获得了盟、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奖励。

二、民间文艺团体

民国8年(公元1919年),旗内就有邬三发“玩艺班子”活动,主要为富人们的宴席上“红火”。开始有7~8人,吹、拉、弹、奏等民间器乐较为齐全,以后发展到15人。这个班子只坐唱(称“打坐腔”)、不表演。演唱的曲目有《探病》、《耍女婿》、《牧牛》、《水刮(淹)西包头》、《打后套》、《放地》、《种洋烟》、《栽柳树》、《下山》、《放风筝》、《走西口》、《打樱桃》等。还进行器乐演奏,主要演奏二人台“牌子曲”、“小拜门”、“八板”、“六板”、“大青马”、“碰梆子”、“三百六十只黄羊”等。

民国12年(公元1923年),河东(今包头市东部区)有“老双羊”、老三羊”、“金泉子”等蒙古族艺人,来旗内用蒙语演唱,他们的演唱形式是一男一女进行说唱表演,演唱的曲目有《海犁花》等。邬三发的“玩艺班子”模仿其表演形式,成为旗内最早出现的蒙汉结合的“二人台”演唱。

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在旗内出现了以坐唱为主的付德茂“玩艺班”,演唱曲目有《调兵》、《说案》、《打酸枣》。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在旗内马场壕的店壕一带活跃着一个以刘罗扣家族为主的二人台班子,民国37年(公元1948年),这个班子和樊二仓、邬发、邬三发的“玩艺班”搭伙合班。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旗境内盐店地区成立了一个私人剧团,以演出地方剧种为主,在旗内流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盐店地区在这个私人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合作戏班。1956年,旗内将合作戏班吸收编入达拉特旗民间实验剧团。

1959年,旗内业余剧团发展到22个。1965年,旗内的业余剧团全部解散。1973年,旗内新民堡公社成立了歌剧团,公社给歌剧团划拨了土地,歌剧团自收自养。演出剧目有《五哥放羊》、《挂红灯》、《红灯记》、《沙家滨》等。1976年解散。1977年,新民堡的马海组建了私人剧团,利用农闲时间在邻近地区演出。1983年解散。同年,刘罗扣又组建了一个有17人参加的二人台戏班。1980年以后,先后有树林召、四村等乡组建了文艺演出队,后相继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