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幸福路上的“民生答卷”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鄂尔多斯市发展成就述评·民生篇

发表时间:2024-10-14 14:09:19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天大地大,百姓的事儿最大。

75年风雨兼程,75年沧桑巨变,75年光辉历程。翻开75年的岁月,一个又一个变化书写着鄂尔多斯的发展奇迹。盘点发展,必数民生。

从便捷舒适的公共设施彰显城市民生温度,到干净整洁的街景展现秩序井然之美;从出台教育新政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以宜居为本,建幸福之城,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站在时间的节点驻足回望——鄂尔多斯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突出民生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生活的美好。

“这是一座怀着梦想、奔向未来的城市。”有人这样评价鄂尔多斯。

如何让梦想落地生根,解决就业问题是答案之一。

75年来,鄂尔多斯市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在迈向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道路上,以民为本,持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先后出台“人才新政30条”“人才新政2.0版”和配套的40项实施办法细则,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的良性互动,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2023年,全市城镇就业人员为92.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比重达到76.9%,比1949年提高了76.5个百分点;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120.8万人,比1949年增加100.7万人,年均增长2.4%;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49年的99.3:0.2:0.5调整为15.6:32.1:52.3。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为百姓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更好的服务。

优服务提质效,稳就业保民生,鄂尔多斯持之以恒写好这道民生必答题。

 

(二)

 

深化民生改革,创造美好生活。

“经过这几十年,我们家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凭借养殖行业,我们家现在年收入20多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家住乌审旗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的牧民巴音青克勒高兴地说。

钱袋子的丰满,得益于稳就业、兜底线、强服务、办实事的民生举措的强效果。“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重承诺,在鄂尔多斯化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

多管齐下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着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不断做大做好“发展蛋糕”,深化民生改革,百姓的“钱袋子”愈加殷实。

75年来,鄂尔多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2012-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3%,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2023年,城乡收入比为2.2,比2012年缩小0.7。

收入的增加,带来居民消费的日益丰富。2023年,鄂尔多斯市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572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由2012年的2607元增加到2023年的4631元,农牧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由2012年的931元增加到2023年的2998元。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美丽鄂尔多斯更加宜居。

——看乡镇,民宿、电商、文创、养生、研学……村民的生活日常,便是游客的诗与远方。

——看城市,从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到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更多人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老百姓的好日子最能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翻开75年来的民生成绩单,一串串数字真实有力,花园撷英,足以窥豹。

 

(三)

 

医疗是民生之需,“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城市发展让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之一。

回顾鄂尔多斯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人才队伍提质扩容;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医保改革一小步,民生改善一大步。东胜区参保居民马德华就是受益者之一。鄂尔多斯全面推行的异地医保直报业务让他大大减轻经济负担,还节省出时间和精力。“医保改革,给我带来方便,医保政策越好,我们老百姓心里越高兴。”马德华对鄂尔多斯医保改革政策连连称赞。

75年来,从医生资源短缺到日益完善的医疗人才培养体制,从爱国卫生运动到医保政策改革,鄂尔多斯市在医疗队伍和医疗体系建设上持续进步。

截至2024年10月,鄂尔多斯市各大保险参保人数达411.2万人,全市卫生机构数达到1820个,比1949年增加181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52年的15张增加至2023年的1.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949年的30人增至2.1万人。2023年,鄂尔多斯市积极出台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措施,获评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开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新增养老机构2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9个、村级养老服务站200个。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5%和10.7%。

幸福是什么?

是萌宝驿站中孩子的笑脸,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是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绘就民生幸福景,鄂尔多斯全力谱写民生答卷。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在康巴什区生活五年,市民陈灵灵的感受最真切。

崇文重教,育才兴学。75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教育事业成绩斐然。2023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由1953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228.2亿元,年均增长14.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2年提高到2023年的11.6年。

春风化雨育新苗,教育花开别样红。教育已成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成为百姓引以为荣的闪亮名片。

 

(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在鄂尔多斯大地,城市展示出靓丽的容颜,一幅幅和谐幸福宜居的画面在灿烂的阳光中被定格: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里、柏油路铺就的彩色步道上,人们或翩然起舞,或慢跑徐行,开启了一天的美好生活。

“每天清晨,到家门口公园遛遛弯儿,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再做点健身活动,感觉特别好。”家住康巴什区金麟府小区的居民赵鑫说。他所说的家门口的公园就是青春山公园。这个坐落于城市中心的公园大幅提升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力、承载力和吸引力,也让喧嚣的城市多了一个宁静放松的空间。

随着城市的扩建,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绿肺”为市民都市生活提供了幸福空间。深秋时节,漫步于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带休闲步道上,远看亲水楼盘林立,近看各种灌木植被错落有致……这得益于环城水系治理项目的实施。

75年来,鄂尔多斯市不断从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多方面改善提升城乡的居住条件。2023年,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7.4%,比2012年提高8.4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99.1%,较2012年提升5.9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6.4%,较2012年提高18.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居住环境极大改善。全市建成区绿地率40.8%,比2012年提高4.3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2.8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3.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2年的29.01平方米提高到32.8平方米。

出则繁华,入则自然。生活在鄂尔多斯,每天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盎然绿意;每天呼吸的是清新纯净的空气。宜居宜业宜游,暖城鄂尔多斯,为幸福生活加码。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表情。鄂尔多斯的表情,是自信与执着,是一张张坚毅果敢的脸庞。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鄂尔多斯的精神,是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鄂尔多斯必将展现全新的温暖担当。面对未来,鄂尔多斯要当好领跑者,努力打响暖城品牌,坚持长远战略谋划,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以新的奋进姿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