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华章更多

《乌审旗志》概述

发表时间:2015-09-19 18:05:13来源:《乌审旗志》 保存打印关闭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草原西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低洼地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东邻伊金霍洛旗,南连陕西省榆林、神木、横山、靖边等县市,西连鄂托克前旗,北接鄂托克旗和杭锦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1个镇、6个苏木、7个乡。总人口90179人,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28896人。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

横亘塞外的乌审草原地域辽阔,风物咸宜。旗境南北长194公里,东西宽104公里,平均海拔1300左右,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东部巴拉尔幽深,沙滩相间,林草点缀苍莽辽远;西部平展开阔、气候宜人,具有发展农牧业的独特优势,特别是以优质大苹果为主的水果生产闻名遐迩,每逢金秋,硕果盈枝,堪称大漠奇观;南部常年河流众多,以无定河(萨日乌素河)为主流的黄河水系贯穿原野,夏日来临,鸟飞鱼跃、蛙歌如潮,极具南国神韵;北部咸水湖泊星罗棋布,以天然碱为主的无机晶体矿藏储量丰富,银湖绿草相映成趣独领北国风骚。因此以“东林西果、南粮北碱、遍地牛羊”而著称。

古老文明的乌审草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大量的古人类及其它古脊椎动物化石相继发掘出土,考古学界据此认定,早在距今3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河套人”就在依林傍水的萨日乌素河流域生息繁衍,以渔猎为生。当时,这里气候湿润、草木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麋集着河套大角鹿、水牛、披毛犀、纳马古齿象等大小脊椎动物,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链和生存环境。

经过几万年人类进化,在今乌审旗及其周边地区逐步形成了许多原始部落,从商周时代起,先后方、鬼方、龙方、猃狁、熏育等部落在此狩猎、游牧。春秋战国为林胡、朐衍之戎牧地,秦汉时期为上郡地;东汉至晋代,匈奴、鲜卑、乌桓先后入牧。十六国时铁弗匈奴的大夏国在此建都;北魏置夏州;隋唐属夏州(朔方郡)同时又为突厥、党项驻地。宋夏时为西夏领地;元灭西夏后归延安路,同时又为察罕脑儿辖地,蒙古族入居。明代中期成为鄂尔多斯万户之右翼伯速特、卫新二部牧地。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俗称乌审旗。旗由乌审部落而得名,全旗佐领42,分属10个参领区,此制一直沿袭至民国初期。

充满希望的乌审草原,资源可观,物种丰富,是一方亟待整体开发的热土。年均气温7.1,年均无霜期132天,年均降水355毫米,河流、湖泊遍及沙地草原,水资源极其丰富。境内有无定河、纳林河、海流图河、白河4条黄河水系一、二级支流,流域总面积7458.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达33318万立方米。地下水源充沛,埋藏较浅,静储量达538亿立方米,为这片草原带来勃勃生机。在广袤无垠的富水沙地草原上,生长着69科、408种植物,盛产麻黄、甘草和柴胡,柳叶鼠李(黑橄榄),沙地柏(臭柏)等原始荒漠植物群系均有遗存分布,是研究考证荒漠草原生态变迁的历史标本,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之列。广阔的草原,浓密的植被和洁净宽广的水面哺育了各种野生动物。境内有狐狸、獾子、旱獭、黄鼬等26种兽类;有天鹅、大雁、苍鹭、猫头鹰等129种鸟类,其中遗鸥等候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草、鲢、鲤等多种鱼类,还有元鱼、田螺、河蚌等其它水生物。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产和无机晶体化工资源极其丰富。旗境位居世界级特大整装气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的高产气区,目前探明储量达23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紫砂岩、白垩土、石英砂等非金属矿藏富集,品位颇高,特别是填补国内矿种空白的方沸石储量可观。盐、碱、硝等无机化工晶体矿藏十分丰厚,仅胡同查干淖尔探明天然碱折纯储量就达81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今天乌审旗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给将来全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腾飞开辟了辉煌的美好前景。

乌审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清道光八年(1828年),这里就曾爆发“烛贵龙”运动,开创了人民自发反抗黑暗统治和封建暴政的先河。随后,“独贵龙”运动接连爆发,逐步辐射周边地区,斗争内容进而发展到反对统治者丧权辱国和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明确提出“上打洋人、下打贪官”的口号,曾经火烧洋教堂,杀死传教士,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封建王公贵族统治者展开了殊死的抗争。本世纪初,以席尼喇嘛(乌力吉杰日嘎拉)为首的“独贵龙”运动声势更为浩大,迅速席卷鄂尔多斯高原,掀起了震惊中外的革命风暴。积极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基层组织,建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军第十二团,一度推翻王公封建统治,建立政权,进一步唤醒了草原儿女的革命意识。1928年和1934年,这里就分别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党小组、党支部和工作委员会,是伊克昭盟最早出现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19355月,巴图湾地区建立苏区乡政府。10月,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即派遣一批共产党人来乌审旗开展地下工作。一批又一批蒙古族优秀干部和开明人士投身革命,相继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和延安各界的热烈欢迎,革命火种遍布乌审草原。194345,乌审旗爆发武装起义,伊克昭盟第一支民族革命武装力量由此诞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汉各族人民长期坚持革命斗争,英勇不屈,前赴后继,为蒙古民族的解放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乌审旗各族人民团结建设,艰苦奋斗,攻沙治水,重振河山,历经4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

畜牧业,是乌审旗传统的基础产业。历史上,这里畜牧业虽曾几度辉煌,博得“八大牧马场”的美誉,但始终未能摆脱靠天养畜的自然游牧状态,大起大落,司空见惯。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一场特大旱灾使得全旗大小牲畜死亡殆尽。到1949年,全旗牲畜总数仅为25.9万头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始终坚持走建设养畜的路子,狠抓草原建设保护和牲畜品种改良两大社会系统工程。1957年,开展绵羊改良工作,历经3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毛肉兼优的鄂尔多斯细毛羊,1990年顺利通过国家鉴定,主体畜种全面实现更新换代。面对毛乌素沙区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建设养畜作为发展沙区畜牧业的根本大计,广泛动员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草原生态建设保护,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宝贵经验。1965年,以乌审召人民为代表的治沙造林、建设草原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牧区大寨”名扬四海。80年代之后,随着畜草双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以水为中心的灌溉草库伦建设蓬勃兴起,“家庭牧场”享誉全区。绝大部分牧户为了实现饲草料自给,从根本上增强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引种入牧,农牧结合,优势互补,开发建设稳产高效的家庭小经济区,走出了一条振兴沙区畜牧业的成功之路。1990年,全旗大小牲畜已达60.73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500万元,建成“水草林料机”五配套高标准家庭牧场1004处,传统的基础产业逐步向优势产业过渡,大量优质皮毛和绿色肉类产品走俏国内市场,乌审旗已成为全区著名的细毛羊生产大旗。

乌审旗草原生态脆弱,绝大部分地区土壤保墒性差,不宜发展旱作农业。清末民初,统治者大肆放垦土地,刀耕火种式的乱垦滥伐不仅产量极其低下,而且严重地破坏了草原生态。1950年,全旗粮食平均亩产仅为41.5公斤50年代至70年代,通过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搞以兴修水利、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特别是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坚持“走水路不走旱路”的农业生产建设方针,认真落实“以电启动、以水引路、电井地配套发展”的强农举措,保灌面积不断扩大,单位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1990年,全旗水浇地达到11.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2%。粮食总产2739万公斤,农业生产总值达2044万元,粮料基本实现自给,河南、纳林河两乡已成为著名的大苹果、水稻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历史上乌审旗曾是林木繁茂的森林地带,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为的滥垦乱采,以致黄沙渐显,林木日少,漫漫毛乌素逐步覆盖全境,成为世界著名沙漠之一。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饱受沙害之苦,封闭、孤寂与贫穷、落后相生相伴,给人畜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到1949年,全旗天然林仅存3万公顷,人工林只有30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及各级人民政府始终坚持将治理沙漠、保护植被当作维系人畜生存的头等大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长期开展植树造林运动。1978年,乌审旗被列为“三北”防护林重点旗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场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群众性生态建设攻坚战在全旗范围内展开。旗党委政府在“五荒”到户的基础上,实行“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的林业政策,激发调动了各族人民投身植被建设的积极性,荒漠化治理进程不断加快。到1990年,全旗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累计达144万亩,有林面积达250万亩,林木覆盖率上升到13.5%,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得以扭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乌审旗的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本世纪50代之前,这里几乎无工业可言,只有周边地区的手工业者走村串户,流动加工。到1955年,全旗有手工业户109户,从业人员228人。1958年,在大办工业的热潮中,一些服务“三农”的加工业逐步兴起,先后出现了鞣制、冶炼、锻铸、发电等固定生产作坊和小型加工企业。从70年代起,为了加速开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实现工、农、牧业协调发展,旗党委、政府以化学工业和皮毛、肉类加工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标志现代文明的工业化进程,先后筹建了第一化工厂、第二化工厂、食品公司肉联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大幅度提高。皮毛厂经过技术改造,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开创了外向型经济的先河。1990年,全旗工业总产值达5420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27.6%;化学工业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与此同时,起步于60年代的乡镇企业虽曾几度兴衰,但最终长足发展。1990年,全旗乡镇企业达到1764家,从业人员3729人,总产值2164万元,实现税金168万元,在农村牧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节拍,全旗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1976年,国家投资兴建了自治区西部最大的河床式水电站——巴图湾电站,装机容量达2800千瓦。1987年,完成了地方小水电与陕西省榆林电网的对接。电压等级由10千伏扩展到35千伏,电力供需矛盾逐步缓解,沙区灌溉农业有了可靠的水源、电力保障。1990年,全旗拥有大小水库、塘坝38座,库容总量9957.6万立方米,配套机电井8329眼,年农用耗电量261.7万千瓦时,机械总动力达6.67万千瓦。

1953年,乌审旗邮电局成立,正式开办无线报话和邮政业务,随着电话线路的延伸,各地邮电所相继建立,初步形成了以达布察克镇为中心的邮电通讯网络。1985年,达布察克镇在全盟旗府所在地率先开通800门纵横制自动交换系统,实现市话自动化和长话半自动直拨。

1956年,达布察克镇至鄂托克旗乌兰镇简易公路的建成开通,标志着乌审旗公路交通事业的开端。经过30多年的艰苦建设,一个以达布察克镇为中心、辐射苏木乡镇、连通周边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各苏木乡和嘎查村的乡村道路也有长足发展,交通不便的瓶颈制约效应逐步缓解。1990年,全旗运营干线公路里程达360公里,拥有各类机动车辆2235台,货运周转量达643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为63.77万人/公里。

工农牧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和基础设施状况的持续改善,有力地带动了商贸、金融、城建、旅游等相关产业,商品流通日趋活跃,全旗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51年,开辟供销合作事业,结束了过去只有旅蒙边商从事经营,长期实行价格垄断的历史。1956年,顺利完成对私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有商业服务网络日臻完善。80年代以来,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多渠道、多成分,多形式的商品流通网络逐步形成,城乡集市贸易迅速发展。1990年,全旗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839.5万元。

金融事业从无到有,日益壮大。1990年,全旗拥有金融机构10家,分支机构51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446.5万元。

1950年,全旗财政收入仅4万元,到199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062万元。全旗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再创新高,分别达到19634万元和1666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10元。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以户统计,拥有量分别达到30%、10%和11%,亘古草原已经走向现代文明的崭新时代。

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乌审旗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取得了几千年来闻所未闻的巨大进步。

科技事业围绕全面实施科教兴旗战略,突出狠抓实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引进推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乌审召治沙造林技术、纳林河优质红星大苹果栽培、鄂尔多斯细毛羊和草原红牛培育等一系列科技成果、科技产品先后荣获盟、自治区乃至国家级奖励。1990年,科技进步因素在工农牧业总产值中的贡献份额达到26.5%。

教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积极面向经济建设,着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结构逐步由单纯普通教育向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1950年仅有11所小学、448名学生的基础上,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到1990年,普通中学已达6所,职业中学1所,各类小学89所,幼儿园8所,在校学生总数达16502人,教职员工917人,一个布局合理,遍及城乡的基础教育网络已经成型。

16世纪中叶后,胡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修订成《十善福白史》,为蒙古族重要的史学著作。清康熙六年(1662年)贵族萨囊彻辰就在此著成《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后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闻名中外。本世纪初,蒙古族著名诗人贺希格巴图完成了他的传世诗作,被译成外文发行,影响广泛深远。全旗各地文物古迹众多,古城址、古墓群、古寨子遍布全境,历代先民生活遗迹均有发现。由于历史上这里多次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无不体现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集贤荟萃的地域特征,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歌海舞乡”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挖掘、整理、继承和弘扬,为丰富鄂尔多斯艺术宝库奉献了大量精品。1960年,旗乌兰牧骑成立,长期坚持深入广大农村牧区慰问演出,被誉为“红色的文艺轻骑兵”。其中部分队员曾随团出国演出,为祖国争得荣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到1990年,全旗三级文化网络已全部健全,部分地区建起了电视差转台和牧民文化宫,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日趋活跃。

过去,由于地处偏远、缺医少药,全旗各地流行病、地方病到处蔓延,一旦发病,只能求助于喇嘛神汉,贻误了许多人的性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集中开展恶性流行病和地方病的扑灭扫荡行动,麻风、梅毒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迅速绝迹。旗、乡、村三级卫生网络逐步建立,中、蒙、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显著疗效。70年代起,即已实现“小病不出村、重病不出社(公社)、大病送到旗医院”的就医目标。1990年,全旗医疗机构达到29个,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发展到415名,拥有病床233张。

桑梓兴衰五千年,伟大先祖创造了无定河沿岸的亘古文明;团结建设四十载,草原儿女谱写出乌审大地的奋进华章。回顾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各族人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实践了世代相传的兴旗富民之梦,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饱经忧患的乌审草原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组织实施,大漠毛乌素必将得到综合整治,恢复其山川秀美的历史容颜;储量丰富的天然气正在开发,即将成为国家的西气东输的桥头阵地;以方沸石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引起世人瞩目,地方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可望根本扭转;全旗整体经济正在完成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只要勤劳朴实的九万各族人民坚持弘扬优良传统,继续艰苦创业,紧跟时代步伐,再展奋进雄风,神奇而美丽的乌审草原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