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水产资源

发表时间:2016-05-27 10:43:32    来源:《达拉特旗志》

水体 

旗内水面分布不均,沿河地区水而比较集中,梁外地区水面小且零星分布。全旗淡水面积约为15000亩(不包括黄河流经水面),其中人工开挖的池塘水面4700亩,占总水面的32%;水库水面8000亩,占总水面的52%;其余零星水面2300亩,占总水面的16%。总水面中养鱼利用水面为9000亩。

旗内的可利用水面,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丰富。鱼的品种较多,有鲤鱼、白鲢、花鲢、草鱼等。池塘养殖集中在沿河13个乡镇苏木,水源以黄河水为主,水质偏于微碱性,PH值在7.1~8.8之间,适合鱼类生长。

养鱼

1980年前,旗内无池塘养殖,只在中小型水面中投放鱼苗,天然养殖。1984年,农户开始利用小型水面搞粗养,当年投放鱼苗,次年捕涝。到1987年,全旗渔业产值年平均25~30万元。1988年开始,旗内出现了精养和半精养养殖,精养户占总养鱼户的50%,全旗460亩精养水面年产鲜鱼5.05万公斤,渔业产值60万元。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和伊克昭盟有关部门把达拉特旗列为全区商品鱼基地建设旗,旗内渔业有了很大发展。1992年,旗内全面实行了鱼种优良化。1993年,颗粒化饵料代替了团状饵料。旗内精养水面增加到2880亩,单产达到152.5万公斤,鲜鱼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公斤,渔业总产值达千万元以上。95%的养鱼户盈利。1994年以后,旗内将渔业生产列为全旗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1995~1997年,旗内有12处中小型水面发展成为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有效地促进了渔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全旗120多个养鱼户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全部盈利,养鱼户中收入最高的每亩纯收入达到1500~1700元。到1997年,全旗渔业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00余万元。全旗建成大、小鱼饵料加工厂8个,年产鱼饵料50万公斤,鲜鱼年总产量达到170万公斤,渔业总产值达16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全旗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达1100多人,占农业人口的0.5%。到1999年末,全旗有养鱼水面14000亩,其中精养鱼水面4800亩,年产鲜鱼242万公斤,渔业产值1604万元。全旗共有养鱼户12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