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2-15 15:51:22 来源:
毛罗木扎木素(1907—1986),汉名赵云海,蒙古族,乌审旗河南乡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一个贫苦牧民家庭。7岁出家到乌审旗大石砭庙当班弟(小喇嘛),后任尼日瓦、文斯德、格司贵、二喇嘛、席然大喇嘛等教职。年轻时曾去拉萨进修过藏文藏医。回来后一边在大石砭庙上当文泽大喇嘛,一边行医,在本地颇有名望。
民国24年(1935)5月结识高岗,建立特殊关系,他家成为共产党人进出乌审旗的落脚点和联络站。民国25年(1936)初,毛罗木扎木素在陕西省靖边县柳树湾与高岗、曹动之、李安生、巴雅尔、格西格巴雅尔等8人结拜为“兄弟”,从此,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受党组织的委托,开展乌审旗宗教上层工作。红十五军团解放定边后,毛罗木扎木素征得党组织的同意,积极活动,组织一部分喇嘛到定边参观,表示愿意为民族团结及抗战大业出力。其间,他与毛泽民、宋任穷、宋时轮、张德生等人结拜为“兄弟”。以后,他在高岗、赵通儒等人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他组织蒙古族代表团于民国26年(1937)2月赴延安参观。7—8月,他应邀到陕西保安参观游览,受到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党政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并进行多次恳谈。离开延安时他非常激动,革命的信念更坚定,带着许多宣传资料回到乌审旗,按照毛泽东的嘱托四处奔波,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同年,他不顾个人安危,为八路军购买20余匹马,送到解放区。民国27年(1938)以后,主要从事地下交通工作,他为党和革命事业做了许多及的工作。
民国32年(1943)夏,受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邀请到延安为那顺德力格尔治病,并参加他的葬礼。不久带着延安出版的蒙汉两种文字的《那素委员哀荣录》回到西乌审根据地,在党组织的支持下,为组建乌审旗蒙汉自治抗敌联合会积极活动。民国33年(1944)12月,乌审旗抗联会建立,他被选为抗联会副主任。民国34年(1945)5月4日,他又赴延安参加奇金山的追悼大会。抗战胜利后,抗联会改称联合会,他任副主任委员。民国36年(1947),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乌审旗的革命事业也受到挫折。毛罗木扎木素坚定不移地站在革命的立场上,跟随工委和西乌保安部队转战南下。这时部队中疾病蔓延,夺去许多战士的生命。他一边拿枪参加战斗,一手为战士治病。民国37年(1948)3月,他任乌审旗政务委员会委员,12月任乌审旗自治政府筹备处委员,他以喇嘛的身份参加解放全盟的战斗。
1950年春天,回家行医。1980年,他被聘请为内蒙古文史馆通讯馆员。同年,当选为政协乌审旗委员会委员。1986年1月14日病故,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