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4-10 15:32:54 来源:《乌审旗志》
旺楚克(1919—1986年)蒙古名巴巴,乌审旗嘎鲁图人,蒙古族,初中文化,民国8年(1919)9月生于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贫苦牧民家庭。父亲很早就为参加“独贵龙”运动而离开家庭。年仅几岁的旺楚克随母亲离开家乡呼和陶勒盖,流落到乌兰陶勒盖投亲靠友。青少年时期,在家里放牧,曾在旗衙门当过几个月兵。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向往革命,西乌审的革命峰烟使他深受鼓舞。
民国32年(1943)2月,他毅然参加革命,到延安民族学院学习。民国34年(1945)2月,在张家口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任乌兰夫的翻译。同年8月,任锡林郭勒盟政府秘书处处长。民国35年(1946)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6年(1947)5月到乌兰浩特参加自治区成立大会,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委员会委员。1950年5月,回到乌审旗,任旗人民政府代旗旗,主持旗人民政府的组建工作。
1950年8月至1952年9月,任旗人民政府旗长、旗委代理书记,领导组织全旗的民主建政,镇反等项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生产救灾,医治战争创伤。1952年9月至1959年5月,任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米仓县县长、狼山县县长、巴彦淖尔盟委统战部副部长。1959年5月至1961年,任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教育长。1961年10月至1982年任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政府副旗长、顾问、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中,旺楚克遭到迫害。1982年调任内蒙古文史馆馆员。1984年离休。1986年7月1日去世,享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