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通儒

发表时间:2018-10-15 11:55:54    来源:《伊克昭盟志 >> 伊克昭盟志(六) >> 卷四十三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赵通儒》

 11.赵通儒.jpg

赵通儒(19101969年),字通儒,别名赵仰普,陕西安定(现子长县)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25日出生于安定赵家台,两岁随父母迁居县府驻地瓦窑堡。其父从农村流落城镇后,靠卖豆腐之类维持生计。他6岁就读于外祖父集资办的一所女子学校,民国13年(1924年)夏毕业于安定第二高小,同年秋考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

省立绥德四师由共产党员、陕北党组织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任校长,他同王懋廷、田伯英等共产党人组成党的特别支部,并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赵通儒入校那年冬,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被推举为学校青年团支部书记,当年转为中共党员。第三年即当选为中共绥德地委委员、青年团绥德地委书记。民国16年(1927年)春,赵从绥德四师毕业,到绥德县高等小学任教,以教员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4·12”反革命政变后,陕北军阀井岳秀实行白色恐怖,封闭了绥德四师,下令逮捕四师党团负责人和进步教员。赵被列为黑名单之首。因他当时回家养病,才侥幸未落虎口。民国24年(1935年)2月,中共北方局派遣回陕北苏区工作。翌年5月,到定边中共蒙古工作委员会任秘书长,为以后出入蒙旗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民国26年(1937年)51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成吉思汗陵举行祭奠活动。为考察蒙旗的风俗人情,了解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情况及国民党军队的动态,赵通儒扮作边商拉着骆驼来到成陵。在此期间,曾到木肯淖住了半个多月,参与过问了饥民揭竿而起,用武力开窖放粮救荒事件。随后回到定边向党组织汇报了情况,由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派人到木肯淖地区发展一批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翌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绥蒙工作委员会,进驻伊盟腹地开展工作,调八路军警备骑兵一团随工委开到伊盟。赵任绥蒙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蒙民部部长,于62日随军来到鄂托克旗桃力民。1122日,中央作出《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成立以白如冰为书记的中共绥远省委,赵为省委委员。同时设立受陕甘宁边区党委领导的中共伊盟工委,由赵任书记。不久,绥远省委北上大青山领导整个绥远地区的抗日斗争,伊盟工委仍留在桃力民开展伊盟工作。从此,赵通儒以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上校联络参谋的身份在伊盟活动。民国28年(1939年)冬,调回延安,在中共西北工委民族组工作,筹建蒙古文化促进会。翌年331日,该会宣告成立,吴玉章任主任,赵为委员。下设成吉思汗纪念堂和蒙古文化陈列室,由赵负责领导。民国30年(1941年)7月,中共西北工委撤销后,设立由西北局领导的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贾拓夫任主任,赵为委员。811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少数民族事务工作委员会,赵通儒任主任。民国32年(1943年)326日伊盟事变之后,中共在乌审旗大石砭专门成立了由赵任主任的沙王接待处,负责解决沙王一行的人吃马喂等生活问题。民国34年(1945年)221日,中共西北局决定成立中共伊盟工委,以赵通儒、高增培、刘易汉、曹动之、曹布诚为委员,赵任书记。边区政府于靖边设立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三边办事处,赵为主任。同年,民族学院由定边迁到城川,赵兼主任。伊盟工委对外即以该办事处名义出现。随后,伊盟工委设在城川,主要做鄂、乌两旗工作,重点培养了西乌审的起义部队。

民国35年(1946年),中共西北局、西北联防司令部为解除陕甘宁边区的后顾之忧,解放伊盟,成立了东进指挥部,赵任总指挥。指挥部集中2000多人的兵力,加上西北联防司令部派来的刚从横山县城起义的绥南骑兵独立旅 ***部,准备攻打国民党在伊盟的顽固堡垒乌审旗王府。 ***部开进乌审旗后,在乌拉尔林一带驻防。王在横山起义是迫不得已,来到乌拉尔林喘息几天后,便同榆林国民党驻军、东乌审王府取得联系。1023日,王给东进指挥部发来“请柬”,邀请赵通儒、王悦丰、李振海、惠志高等前去乌拉尔林“共商解放乌审大计”。指挥部对此进行了认真讨论。多数人主张让王来驻地讨论问题。王悦丰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去乌拉尔林,是把黄羊肉往狼嘴里送!”赵通儒却认为,对起义部队应该绝对信任,遂不听大家的劝阻,执意前往。赵带领随员刚到乌拉尔林,便被王部扣捕。此即为伊盟有名的“乌拉尔林事件”,给党在伊盟的工作造成重大损失。伊盟工委派往白区的特工人员大部撤回边区。 ***将赵扣捕后,立即捆在马背上押往榆林,交给了国民党驻军。榆林驻军得赵后如获至宝,采用利诱、监禁、刑讯等办法迫其就范,均未得逞。赵在榆林监狱关押28个月,直到1949年初榆林国民党驻军准备起义时,才得释放。赵出狱后,被中共地方组织送回延安。全国解放后,赵通儒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秘书长。但由于在押期间大脑受到刺激,患了轻微的精神病,终生未愈。

赵通儒入党后,做了一些工作,有一定贡献。但由于他不注重学习,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犯过不少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1954728日,西北行政委员会机关党委报经西北局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宣布开除赵通儒党籍。赵被开除后,住长宁高干休养所休养,又写文章,散布不满言论,乱搞两性关系。19581216日,又受到降级处分(由原9级降为15级)。并于19596月到19619月劳动教养两年多。19621月,由陕西省民政厅介绍回原籍子长县,列入编外人员。

19691219日,病逝于瓦窑堡家中,终年60岁。

 

上一篇:白汉臣

下一篇:孟克乌力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