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汉文

发表时间:2018-08-11 13:53:07    来源:《伊克昭盟志 > 伊克昭盟志(六) > 卷四十三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金汉文》

金汉文(19141978),蒙名巴图朝克,又名哈拉珍,蒙古族,今鄂托克前旗人。民国3年(1914年)55日出生于城川苏木糜地梁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其父虽系牧民,却无赖以谋生的畜群,多靠打猎为生,是有名的神枪手。打回的猎物,解决不了全家人吃饭穿衣问题,只好再租种城川教堂的十几亩地,交掉租税所剩无几,加上兵荒马乱,困难重重。这些在金汉文幼小心灵中种下了对王公贵族、牧主、洋人的仇恨种子。

民国30年(1941年),金汉文在城川天主教堂学校教蒙古文。当年9月,城川解放,金汉文结识了赵通儒、高增培、朱邦仁、刘勇飞等中共领导干部,受其启发教育,很快懂得了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的道理,下定了跟共产党走、革命到底的决心。从此,便一直在城川自治会协助工作。民国33年(1944年),中共城川工委将金汉文、金玉梅夫妇送到定边民族学院学习,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半年后回到城川,金汉文受派到城川学校教蒙古文,利用这个条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道理。翌年成立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工委,又把民族学院从定边迁到城川。领导人是高岗,学院主任由赵通儒兼,具体实际负责学院工作的是副主任王铎、教育处长宗群和秘书长薛向晨,金汉文在学院当了蒙古文教员。同时,为加强政治宣传工作,由薛向晨、浩帆、党士秀、郝生金等,沿用原三边地委办的报纸,办起了《蒙古报》,有蒙、汉两种文版,后改为《伊盟报》,直到民国36年(1947年),金汉文一直兼任蒙古文编辑。

民国35年(1946年)3月至民国36年(1947年)10月,金汉文担任城川新保四营营长。国民党在内战中,遭到惨重失败后,又将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犯,集中力量进犯陕甘宁边区。宁夏军阀马鸿逵部队已占领三边。民国36年(1947年)4月,新保四营二连连长黄玉堂叛变投敌,金汉文带营队随伊盟工委撤离城川到陕北掌高图、靖边等地打游击。7月,西北野战军收复三边,金随伊盟工委返回城川。当月14日,钦克、黄玉堂一伙纠集乌审旗及陕北残匪又进犯城川,伊盟工委领导的蒙汉支队奋起反击。金汉文在历次战斗中,一马当先,屡立战功。战斗结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年到中共西北党校学习后,跟随伊盟支队,在高增培、王悦丰、高平的领导下,东进准格尔旗,解放神山,进驻小淖,19488月,金汉文来到准格尔旗,任伊东工委宣传部报社社长。1949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参加了开国大典。12月,任伊克昭盟人民自治区政务委员会副秘书长,19529月任秘书长兼人事室主任。195411月,任伊盟副盟长。19584月,任中共杭锦旗委第一书记。19606月,任中共伊盟盟委副书记兼盟公署副盟长。直到文化大革命蒙受冤屈。恢复工作之后,1978年初筹建伊盟农牧干校,带病工作,终因肝癌于当年1113日在东胜逝世,终年64岁。

 

上一篇:李振华

下一篇:图布升吉尔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