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市灾害性天气——风

发表时间:2021-04-02 16:48:24    来源:

 

 

境内大风的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5月,由于蒙古冷高压所控制,每当寒潮到来便形成大风。特别是在春季的3—5月,由于气温回升快,天气系统过境频繁,产生的大风次数更多。境内大于等于每秒17米的大风日数28.1~47.7天。沙暴日数19.3~26.6天,最多年份达70天。大风吹蚀着没有植被或很少植被的疏松土壤表层,土壤中的粘粒物质和各种养分逐渐减少,流沙顺风吹扬,埋压农田、草场、道路、村庄,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民国元年(1912)春,大风损坏田苗两次。民国10年(1921)6月26日,大风将两人搂不住的大树刮倒。民国11年(1922)春,大风灾,部分房屋被沙埋压。民国18年(1929)中秋节前后,大风数日不止,随即冰冻。民国29年(1940)春,风沙肆虐,部分农田被沙埋压,部分农田播下的种子被风吹走。

1960年遭受风灾,全县除补种返种的6万余亩外,受风沙侵袭的幼苗面积9.9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2%,其中缺苗80%以上的4.7万亩,缺苗50~80%的2万亩。1961年遭受的严重风沙灾害,造成大量农田返种或补种,西部地区返种补种4~5遍。1966年4月14日,大风8~10级,50%以上已播农作物籽种被大风吹走或被沙埋压,部分供电、电话、广播线路损坏,东胜—杭锦旗公路泊尔江海子段被流沙阻隔,中断交通7天,泊尔江海子公社、漫赖公社的部分农民因房屋被流沙埋压,只好搬家另建新居。1972年春,大风并霜冻,出土禾苗大部分被风吹倒、沙埋或冻死。1973年,柴登公社宗兑壕大队五队在春播时由于风沙灾害,大田作物返种4次都未能见苗。因干旱、风沙等危害,全公社45个生产队没有一个队能粮食自给,有4个生产队没有口粮。1974年春,全县因风沙危害而返种、补种的农作物13万亩,其中西部4个公社就达11万亩。从1966—1980年,因流沙侵袭,仅漫赖公社莫日古庆大队就有24户人家般迁。泊尔江海子公社奎素大队一队因风蚀沙化严重,仅1976年就有17户农民搬迁它地。1983年4月27—28日的大风沙尘暴,最大风力11级,死亡牲畜1200头只,大面积农田草场被沙埋压,甚至造成人员失踪死亡。1985年全市10个乡普遍遭受风灾,受灾农田9.7万亩,部分作物返种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