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09-15 16:36:5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志•行政区域建制志》
伊克昭盟历史沿革
伊克昭盟又称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是由蒙古语“斡尔朵”的复数演变而来。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卫士将自己的“艾马克”(部)的名称改称鄂尔多斯部;鄂尔多斯部众居住的地区称鄂尔多斯地区(今伊克昭盟地区)。这一地区,战国时(公元前475年),东南部属魏上郡,西南部为秦北地郡北境。秦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王朝夺取河南地(今巴彦淖尔盟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区),以黄河为塞,沿黄河(今乌加河)修筑县城(据记载有34座县城),当时称“新秦中”。秦王朝将今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杭锦旗等北部地区划属九原郡(郡治九原,在今包头市西);将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西南部地区划属北地郡(郡治义渠,在今甘肃省西峰市);将准格尔旗等东北部地区划属云中郡(郡治云中,在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将伊金霍洛旗、乌审旗等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划属上郡(郡治肤施、在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中原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原先被秦王朝迁徒到边地的民众逐渐离去,匈奴重新占据了河南地,成为右贤王等右方王将的统辖地。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王朝收复河南地。设置朔方郡,郡治朔方(今杭锦旗北境;有记载,在今磴口县陶升井麻弥图古城),辖境包括今伊克昭盟西北部地区;沿置上郡,郡治肤施(在今陕西省榆林巿东南),辖境包括今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东部地区;改秦九原郡为五原郡,郡治九原(今包头市西,有记载在今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古城),辖境包括今伊克昭盟东北部地区;沿置云中郡,郡治云中(在今托克托县古城村),辖境包括今伊克昭盟东北部部分地区。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河郡郡治在今准格尔旗纳林乡北古城;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郡治在今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辖境包括今杭锦旗东部、伊金霍洛旗、东胜市和准格尔旗等地区。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为安置作战时投归汉王朝的匈奴人,在沿边五郡设立属国,其中涉及伊克昭盟地区的有上郡属国、西河属国、五原属国。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匈奴莫犍日逐王比请求归附汉朝。翌年,被漠南匈奴八部拥立为南单于,南单于庭建在西河郡美稷县(今准格尔旗纳林乡古城),遂称“南匈奴”。以后,南匈奴部众广布北边各郡游牧,鄂尔多斯地区一度成为南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东汉王朝设置“使匈奴中郎将”,与南单于庭同驻一城,处理边地军政事务。东汉时期,将今伊克昭盟地区分属诸郡:今杭锦旗大部属朔方郡,所辖朔方县治所在今杭锦旗北境内;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五原郡,置有河阴县、曼柏县、武都县,治所均在今达拉特旗境内;准格尔旗东北部置有沙南县,属云中郡;东胜市、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大部属西河郡,所辖美稷、平定、祯林、广衍等县,治所约在今东胜市、准格尔旗境内,或与今伊金霍洛旗交界处;乌审旗和伊金霍洛旗南部属上郡,所辖奢延县治所在今乌审旗南境内。
三国、西晋时期,今伊克昭盟地区为羌族政权所统辖。西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鲜卑拓跋禄官继承大酋长后,其侄猗卢带兵过黄河击败匈奴人和乌桓人,占领了今鄂尔多斯地区。东晋十六国时期,今鄂尔多斯地区,先后为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氐族符氏)、后秦(羌族姚氏)等政权所统辖。
北魏道武帝天赐四年、夏龙升元年(公元407年),铁弗匈奴刘卫辰之子赫连勃勃称大夏王,建立大夏国。夏龙升三年(公元409年),夏在今鄂尔多斯中部置幽州(治所大成,在今杭锦旗东南)。夏凤翔元年(公元413年),夏王朝筑都城统万(今乌审旗纳林河乡),辖有今鄂尔多斯高原及河套周围广大地区。以统万城为中心设置夏州,领5郡10县。在今盟境的有:化政郡(州、郡治所均在岩绿、今乌审旗境内),郡下辖革融县、岩绿县;代名郡(治所呼酋),下辖呼酋县、渠搜县(郡、县治所均在今杭锦旗北境内);大安郡领长泽县(县治所在今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等。北魏太武帝神 四年(公元431年),拓践焘攻破统万城,灭了大夏国,取代赫连勃勃控制了这一地区,并在此置统万镇:北魏在打败柔然、高车后,将其降部安置于这一带。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北魏王朝在今伊克昭盟境南部置夏州(治所统万城,今乌审旗纳林河乡),辖代名郡(治所呼酋,今杭锦旗东北),领呼酋县、渠搜县(2县治所均在今杭锦旗东北部);化政郡(治所统万城),领岩绿县(治所统万城)和长泽县(治所今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还有悦跋城、契吴城等城邑。另有西安州大兴郡(治所今陕西省定边县)统辖今鄂托克前旗中南部地区;朔州(治所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辖境包括今伊克昭盟东北部部分地区。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今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东北部属东魏辖区;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时,在今磴口县境设沃野镇,在今乌审旗南境置夏州化政郡,辖境包括今伊克昭盟绝大部分地区。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北周政权统治今伊克昭盟绝大部分地区,只有今准格尔旗东北部属北齐政权统辖。
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置榆林县(治所今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古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分云州置胜州,辖区相当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东胜等。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胜州为榆林郡,治所榆林(今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古城),下辖榆林、富昌等县。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在今盟境置有朔方郡(治所岩绿),辖有岩绿县(今乌审旗境)、长泽县(今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等县;在今杭锦旗北部边沿设五原郡,下辖九原县等;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境沿黄河地区属当时灵武郡(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辖之怀远、灵武等县管辖;今鄂托克旗中东部、鄂托克前旗中南部一带地区属盐川郡(治所五原,今陕西省定边县)管辖。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8年),唐王朝在今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市地区设置胜州(州治榆林、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下辖榆林县、河滨县(治所在今准格尔旗东部黄河岸边);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东南部及乌审旗一带设置夏州(州治朔方,原岩绿,公元724年将夏州改为朔方郡;公元756年又改为夏州),下辖岩绿县、长泽县(今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等;在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中南部地区设置宥州(州治延恩,今鄂托克旗境南),下辖延恩县、归仁县、怀德县(这3县均在今鄂托克旗南部);在今鄂托克前旗南部设置有盐州(州治五原,今陕西省靖边县境)辖白池县;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沿黄河地区属灵州(州治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管辖;今杭锦旗北部属丰州(州治九原、为隋时五原郡地,今五原县南)管辖地区。在此期间,唐王朝将东突厥汗国归附的部众(有记载说20万人),先后安置在今伊克昭盟地区(有记载说在夏州、灵州、盐州、丰州设四个都督府,由皇帝封突厥贵族、酋长担任都督、将军等官职)。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今伊克昭盟区域的东北部地区属振武节度使统辖的胜州(治所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管辖;东南部地区属夏绥节度使夏州(治所今乌审旗境)、宥州(治所今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管辖;西北部地区属丰州都防御使管辖;西南部地区属朔方节度使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晋天祐五年(公元908年),今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境内置胜州,达拉特旗、东胜市、伊金霍洛旗大部地区属晋管辖地;今乌审旗南部置夏州,鄂托克前旗东南置宥州,属定难节度使管辖地;今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西部属朔方节度使管辖地;其余地区属契丹管辖区。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今伊克昭盟东胜市东部、准格尔旗南部地区和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西部地区属唐管辖;今乌审旗南部置有夏州、鄂托克前旗东南置有宥州,仍属定难节度使管辖;其余大部地区属契丹管辖。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今伊克昭盟东胜市、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大部和伊金霍洛旗东部属汉置胜州(今准格尔旗东北)管辖;今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西部属汉朔方节度使管辖;今乌审旗南部置有夏州和鄂托克前旗东南置有宥州,仍属定难节度使管辖;其余地区属辽管辖。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今伊克昭盟东北部归属胜州,西南部归朔方节度使管辖;东南部仍属定难节度使管辖;其余地区属辽管辖。
北宋初(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周称帝,今伊克昭盟地区为夏州、宥州辖地,属北宋王朝及党项人李继迁据有。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今伊克昭盟地区属西夏管辖区域,置夏州(治所今乌审旗南境内)、宥州(嘉宁军司驻所,今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白池城(今鄂托克前旗南部)等。辽天庆元年(1111年)时,辽王朝在今伊克昭盟东胜市、达拉特旗境驻河清军;在准格尔旗境驻金肃军,并置有榆林县、河滨县、宁边州,隶属西京道东胜州。金太宗天会三年、西夏元德七年(1125年),金王朝与西夏王朝以黄河为界,今伊克昭盟全境属西夏,黄河以东归金王朝。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时,今伊克昭盟北部、东北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市)地区属中书省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东胜州辖地;中南部(今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南部,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大部)属陕西行省延安路辖地;西部和西北部(今杭锦旗和鄂托克旗西部)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今伊克昭盟东北部的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部分地区属东胜卫,其余地区属陕西管辖。明天顺六年(1462年),蒙古首领毛里孩等部入驻此地。明武宗正德年间(1488~1521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分封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领该部,统帅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万户衮必里克墨尔根袭济农,自称车臣可汗,其九子分领辖境“十二鄂托克”。明万历十年(1582年)时,伊克昭盟地区属鄂尔多斯,史籍中称“袄儿都司”。明崇祯元年(1628年),察哈尔林丹汗进入鄂尔多斯地区。明崇祯七年(1634年),林丹汗失败后,该部归附后金。
清世祖顺治六、七年(1649年、1650年),清王朝封鄂尔多斯第六代济农额璘臣为多罗郡王,并以清制将鄂尔多斯部分别编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辖17个佐领;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准格尔旗),辖42个佐领;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达拉特旗),辖40个佐领;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辖84个佐领;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辖42个佐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辖36个佐领。上述6旗均为札萨克旗,会盟于鄂尔多斯郡王管辖的王爱召(本名叫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圪齐庙,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明廷赐名广慧寺,在今达拉特旗王爱召镇),称伊克昭盟。额璘臣为伊克昭盟首任盟长,直领左翼中旗札萨克。其它5旗分由衮必里克墨尔根后裔即额璘臣族子、从子、族弟分领札萨克,掌理旗务,世袭罔替。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析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乌审旗)和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各部分地区,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札萨克旗),辖13个佐领,设札萨克掌理旗务,隶属伊克昭盟。此外,跟随成吉思汗陵寝承办祭礼的达尔扈特部,直属鄂尔多斯济农节制。伊克昭盟分旗时,疆域北至黄河古道(今巴彦淖尔盟乌加河),南抵明长城,幅员广阔,水草丰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至乾隆年间,开始垦放长城北沿界牌地,逐渐向北延伸。清末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清王朝派遣贻谷大臣督垦放地后,大部成为垦区(在包头设置乌伊盟垦务局)。为管理移入汉民事务,初由绥远城将军、都统节制,西、南边沿分别由神木、宁夏府理事司员,查旗办理;黄河北侧由五原,萨拉齐理事通判厅管理。后来南边沿地区分别划属山西、陕西边境县,黄河北及南岸部分地区,划属五原、包头、萨拉齐;中部垦区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置东胜理事通判厅(今东胜市)管理,隶山西归绥道。
民国初年,盟旗仍从清制,东胜厅改县。民国3年(1914年),伊克昭盟划归绥远特别区管辖。民国15年(1926年)9月,席尼喇嘛领导的“独贵龙”运动,成立乌审旗人民联盟,并组成乌审旗政府(不久被迫解体)。民国17年(1928年),伊克昭盟隶属绥远省。民国19年(1930年),国民政府批准设置沃野设治局,管辖区域以鄂托克旗沿黄河东岸一带,西以黄河与宁夏为省界。民国23年(1934年),盟公署改称盟政府,旗公署改称旗政府,隶属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民国25年(1936年),废除蒙政会,成立绥远省境内各蒙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辖伊克昭盟等盟旗。伊克昭盟由盟公署改建盟政府,其机构“极其简单,仅设盟长1人,副盟长及帮办盟务各1人,自正副盟长以下,无特设之仕官,盟政府亦无正式衙门”。“盟长兼伊盟保安长官,而保安长官,亦无正式公署”。盟政府、保安长官公署“其所在即为札萨克之王府”(当时伊克昭盟7旗人口数为:杭锦旗2.90万,其中蒙民0.9万;鄂托克旗2.83万,其中蒙民1.83万;乌审旗1.14万,其中蒙民0.84万;札萨克旗0.45万,其中蒙民0.25万;郡王旗1.10万,其中蒙民0.47万;准格尔旗10万,其中蒙民3.7万;达拉特旗7.30万,其中蒙民1.30万,全盟合计人口25.72万,其中蒙民9.29万)。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同年10月归绥沦陷,绥远省境各蒙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移驻札萨克旗新街(今伊金霍洛旗新街镇)。日军占领包头后,操纵伊克昭盟北边的一些王公,在包头设立伪伊克昭盟公署。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在今达拉特旗大树湾设立伪旗公署,辖东大社、西碾房两个办事处。民国29年(1940年),绥远省在达拉特旗耳字壕建立“战时民众组训处”(县级),管理旗境内的汉族农民;在木花梢设立绥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桃力民办事处(县级行政机构),其区域相当今鄂托克旗、杭锦旗各一部分地区。由五原移驻东胜的绥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东胜县、达拉特旗战时民众组训处和桃力民办事处。实行“蒙汉分治”。
抗日战争时期,伊克昭盟南部乌审旗、鄂托克旗(当时包括鄂托克前旗及桃力民、通格朗地区),相继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的伊克昭盟开展抗日救亡斗争的地区。民国25年(1936年)6月,中共中央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7月13日,蒙古工作委员会领导人率蒙汉骑兵游击支队进驻鄂托克旗二道川、三段地、马场井一带地区。接着蒙古工作委员会又派一批干部进入三段地成立工委(对外称“蒙民招待所”)。8月,成立乌审旗工作委员会,主要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0月,在鄂托克旗创建三段地、二道川苏维埃政府(设主席),下辖5个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6年(1937年)3月,中共中央将蒙古工作委员会改为少数民族委员会。6月,中共中央少数民族委员会蒙政部《关于目前绥蒙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和工作》中提出“动员绥蒙境内千千万万人民军队”,“挽救绥蒙及全中国的危亡”。“把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联系起来”、“蒙汉联合会一致抵御日寇”。7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蒙古工作的信》提出“蒙人拥护绥远政府抗日”,“蒙汉联合”,“援绥抗日”的口号。9月,少数民族委员会派人到三段地等地区,将“苏维埃政府”、“蒙民招待所”等组织合并成立蒙汉抗敌后援会。民国27年(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渡黄河企图侵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3月,在鄂托克旗桃力民地区组成抗日动员委员会。5月,建立绥蒙工委。同月,中共中央决定绥蒙工委同八路军警备骑兵第一团从陕西定边进入伊克昭盟中心区、桃力民地区开展抗日斗争。7月,新三师(师长白海峰、云泽即乌兰夫任代理师政治部主任)一团驻防桃力民。11月22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为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决定建立绥远省委,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撤销绥蒙工委。在绥远省委领导人由伊克昭盟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后,伊克昭盟以骑兵团的活动为中心,组建中共伊克昭盟工委,受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领导,并与绥远省委发生联络关系。遂即中共伊克昭盟工委在桃力民地区乌素加汉成立,对外称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驻伊克昭盟联络参谋处。按中央决定,在桃力民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在蒙旗区域“用抗日救国会名义,使之发挥团体与政权双重作用。”民国28年(1939年)春,将桃力民抗日动员委员会改称桃力民蒙汉联合抗敌委员会。3月,伊克昭盟工委在头道柳成立准格尔旗工作团,领导开展抗敌工作。民国29年(1940年),伊克昭盟工委领导的包头县委在刘根渠(今达拉特旗耳字壕)成立,当时包头县政府的县长是中共地下党员,领导组织了沿黄河两岸的抗日斗争。民国30年(1941年)11月11日,八路军解放鄂托克旗城川寨,成立城川蒙古委员会(设主任),后改名为城川联络参谋处和城川副官处。民国31年(1942年),乌审旗工委在尔林川、牌子地创建蒙汉自治抗敌会。民国33年(1944年)12月6日,建立乌审旗蒙汉抗敌联合会(简称抗联会),下辖5个分会。1945年2月21日,中共伊克昭盟工委在城川重建,直属中共西北局领导,对外称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驻城川办事处。同时,将城川蒙古委员会(副官处)取消,建立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下辖4个行政村。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受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驻城川办事处领导。同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将延安民族学院迁到城川办学,为内蒙古培养了干部。9月抗日战争胜利时,三段地等蒙汉抗敌后援会改称蒙汉自治联合会。
民国35年(1946年),国民党打内战,伊克昭盟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被捕,中共中央西北局及时派干部接任,领导革命游击军政群组织开展斗争。民国36年(1947年)1月17日,伊盟工委与宁夏工委合并改为宁绥工委。2月,分设伊东、伊西两个工委。伊东工委在原城川办事处基础上组建,分管准格尔、札萨克、郡王、达拉特、东胜4旗1县的工作;伊西工委在三段地工委基础上组建,分管鄂托克、乌审、杭锦3旗和沃野设治局、桃力民、陶乐、磴口、石咀山、三盛公及平乐县等地区的工作。同年3月,乌审旗蒙汉自治联合会改称乌审旗政务委员会(设主席)。民国38年(1949年)1月11日,伊克昭盟领导人高增培在《关于伊盟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在纯蒙人地区蒙人自治,纯汉人地区汉人自治,蒙汉杂居地区蒙汉联合自治,总的说来是蒙汉联合自治政府”。在条件未成熟前,先成立“临时政委会”。3月25日,乌审旗临时自治委员会成立(设主任)。同年7月5日,伊东、伊西两工委在札萨克旗汇合,成立伊克昭盟盟委。8月10日,乌审旗人民政府成立。9月7日,鄂托克旗临时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驻地由三段地迁驻阿拉庙。11月26日,陕甘宁边区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
上一篇:伊克昭盟当代行政区划调整
下一篇:达拉特旗建置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