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4-12 09:11:50 来源:《鄂托克旗志 >> 第八编 工业 >> 第二章 煤炭 >>第三节 炼焦》
一、选煤
鄂托克旗境内煤田煤种较多,有焦煤、肥煤、气煤、肥气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长焰煤等。煤质多属高硫高灰分,挥发分一般为35~39%,含硫0.4~0.27%,含磷0.4~0.13%,发热量为4200~6300大卡/1000克,且难洗选。配煤不当,直接影响焦炭质量。但因经济条件限制,多数煤矿炼土焦不选煤,产品质量不高,用途不广。1984年,地方国营巴音乌素炼焦厂,从江苏扬州引进跳汰式洗选煤技术,1985年,巴音乌素炼焦厂和棋盘井煤矿各安装年入洗原煤20万吨跳汰式洗煤机1台,开始选煤炼焦。因巴音乌素、骆驼山、滴沥邦乌素、棋盘井等矿区的煤质复杂,跳汰式洗煤工艺选出的精煤质量不高,回收率较低。1987年,棋盘井煤矿又引进浮选联合工艺。1989年,安装年入洗原煤30万吨浮选联合工艺洗煤机1台。选煤方法是:根据冶金焦的质量要求,首先选点化验,确定矿点,然后按各矿点煤质成分配煤入洗。经过破碎、水洗、脱水等工艺,分离出精煤、中煤和煤矸石。精煤做炼焦原料,中煤做民用燃料。精煤回收率为45~55%,洗出的精煤含固定碳80%以上,含硫1%以下,灰分12%以内。1989年底全旗共有洗煤炼焦厂7个,年入洗原煤能力达到110万吨。
二、冶炼
民国29年(1940),老石旦地区开始土焦生产。生产工艺是在储煤场附近挖底小上大,平均直径为5米左右的土窑,然后在土窑边沿开若干个点火孔,装面煤后用木材点燃,燃烧20天左右,用水浇灭则成土焦。每窑产量20吨左右,年产量200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有关技术人员指导下,对土窑进行改造,每窑生产能力达到40余吨,并由季节性生产改为常年生产。
1958年,掀起大炼钢铁运动,炼焦生产相应发展,各煤矿在生产原煤的同时进行土焦生产,当年生产土焦10万吨。因片面追求数量,质量普遍下降,产品滞销。进入20世纪70年代,原煤生产迅速发展。因铁路运输紧张,外运困难,部分煤矿再度发展土焦生产。
1984年3月,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鄂托克旗巴音乌素炼焦厂,1985年建成年入洗原煤20万吨洗煤炼焦厂,采用跳汰式洗选煤工艺,将洗选出的精煤入元宝炉或平乡炉冶炼成焦炭。每炉炼焦40~100吨,周期20天,部分产品达到部颁3级冶金焦标准。
1985年,棋盘井煤矿新建年入洗原煤20万吨洗煤炼焦厂。1987年,巴音乌素炼焦厂分别在巴音陶亥渡口新建年入洗原煤20万吨洗煤炼焦分厂,在罗卜图新建年入洗原煤20万吨洗煤炼焦分厂,年末,国营企业炼焦能力达到12万吨。
1986—1987年,巴音陶亥乡在东方红煤矿建成半机械化洗煤炼焦厂,年产精焦3000吨,公其日嘎乡在巴音陶亥渡口建成选煤炼焦厂,年产化工焦5000吨。
1987年,经内蒙古计委批准棋盘井煤矿筹建年入洗原煤30万吨洗煤炼焦厂,国家投资501万元,1989年八月试产成功,当年生产精焦6.98万吨。同年,巴音乌素焦化厂引进技术进行煤焦油回收试验成功。因设备不配套,回收率低,年产焦油30~40吨。
至1989年,全旗200个乡镇企业煤矿,其中30%开展土焦生产,共产土焦5.54万吨;建半机械化炼焦厂7个,其中国营5个(包括分厂3个),生产精焦11.30万吨。
上一篇:鄂托克前旗农业——渔业
下一篇:鄂托克前旗农业——收割脱粒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