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煤炭工业——煤矿

发表时间:2021-03-17 18:40:55    来源:

 

资料来源:《伊金霍洛旗志 >> 第十编 工业 >> 第三章 煤炭工业(3篇) >>第三节 煤矿》

 

地方国营煤矿

忽鸡图煤矿 该矿位于布连乡武家梁村忽鸡图沟北岸。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井田面积12.8平方公里。到1989年采空面积1平方公里,总储量约1.2亿吨。煤质为不粘结长焰煤。忽鸡图沟有三层裸露煤层(现在主要采层)从上而下第一层:编号(2—1)、(2号平洞)平均厚度2.5米,储量约2000万吨。第二层:编号(2—2)(1号平洞)厚度10米,储量约6000万吨。第三层:编号(3)(武家塔斜井)厚度5米。储量约400万吨。该矿煤质工业指标为:水份含量3.43~5.12%,灰份含量2.58~9.03%,挥发度33.93~42.08%,含硫量0.33~1.2%,含磷量0.004~0.007%、发热量6958~7326大卡/公斤(1985年115地质队化验结果)。该矿已有100余年开采历史。1955年由个体煤窑转为农业合作社社办煤窑。1957年6月,郡旗和神木县协商共同开办,成立“郡王旗神木县忽鸡图煤业合作社”,为城镇集体企业,隶属于旗手工业管理局。1958年11月,郡、札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旗,该煤业社交伊金霍洛旗一方。1959年2月,转为地方国营煤矿。1961年7月,遭受严重洪水灾害无力恢复生产而转交布连公社经营。1961年11月,伊金霍洛旗木匠沟石油厂下马转来工人80余人又重新上马。1965年3月,将石圪台社办煤矿转为该矿的一个车间。1965年,石圪台煤矿转为地方国营煤矿。1958—1970年,年产量为1万~3万吨。20世纪70年代该矿有较大发展,1971年新增生产井1口。1980年2号平洞投产,结束独眼井生产的历史。1971—1984年,年产量一般为3万~6万吨。1985年后该矿又有更快发展。1985—1989年,国家给予各类贷款投资594万元。1986年,2号平洞扩建,规模为15万吨/年。1987年10月,新建武家塔斜井。1988年,原露天矿改为平洞生产。至1989年,全矿有2对平洞,1对斜井共3对生产井。固定资产达167.29万元。有风机、绞车、供电设备、金属支架、矿车等各种设备50余台(套)。年产量已达15万吨,年平均职工500余人。

石圪台煤矿 该矿到1989年有2个采煤作业区,石圪台作业区,位于布尔台格乡乌兰木伦村乌兰木伦河东岸,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1公里,现有采空面积0.32平方公里。白石头作业区距石圪台作业区南15公里处,布连乡布连村乌兰木伦河西岸,面积0.96平方公里。石圪台煤矿总储量约3789万吨,可采量约3031万吨,煤种为不粘结长焰煤,共有23层,其中17层可采,平均总厚度17.83米,主要煤层编号有(2—2)、(2—3),(2—3(1)),(3—1)。(2—2)煤层除采空面积外,其余不可采。(2—3)、(2—3(1))、(3—1)为开采对象。煤炭工业指标:水份含量10.58~11.21%,灰份含量7.10~9.28%,含硫量0.38~0.94%,含磷量0.0078%,挥发度32.38~36.55%,发热量6208~7553大卡/公斤(1985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煤炭设计院化验)。该矿已有200余年开采历史。1955年,由个体经营转为农业社办。1958年,为补连公社社办矿。1965年3月,一度曾为忽鸡图煤矿一生产车间。1965年转为地方国营煤矿。1974年新建白石头平洞。1966—1984年,该矿生产量在1.5万吨左右,累计亏损达20余万元。1985年,国家投资61万元,用于扩建和新建白石头露天矿。1988年,改造旧井将原有两平洞贯通改造为年产6万吨斜井,巷道2000米,已形成第一个工作面,现正筹建年产30万吨斜井。1989年,固定资产达165万元。主要设备有风机、绞车、割煤机等30余台(套),产量增至8.2万吨,实现利润15.5万元,成为全旗先进企业。年平均职工240余人。

温家梁煤矿 位于新庙乡柳塔村温家梁社。1988年开工建设,投资24万元。1989年8月,基本投产,年底产煤5200吨,产值11.22万元。计划1990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初期规模为6万吨/年,逐步达到9万吨/年,最终形成15万吨/年的能力,为平洞开采。1989年,有固定资产15万元。年平均职工37人。

布连沟露天矿 位于布连乡布连村布连沟。为与东煤公司布连露天矿相区别,习惯称之为小露天。1988年4月筹建,于该年7月21日被洪水淤毁,损失4.36万元。后新选矿点,1989年1月投产,当年产量1.17万吨。

乡镇煤矿

新庙矿区 该矿区暂规划为地方采区,共有各种形式的乡镇煤矿29处,总设计能力96万吨/年,已达24万吨/年,投产煤矿11处。1985年前有本坝渠乡办煤矿及当地居民自采自用零星挖掘点。本坝渠煤矿已有200余年开采历史。1955年后由个体经营转为社办、村办煤矿。1976年,转为乡办煤矿。当时兼营农机修配、石英沙采挖,故称“三合厂”。年产煤一般为5000万吨。1986年,由华能精煤公司贷款33万元,用于扩建。现该矿生产能力已达3万吨/年。1986年,华能精煤公司贷款27万元,新建温家梁新庙乡办煤矿。设计能力3万吨/年,1989年,已达到计划产量。1986—1989年,该矿区已投产的主要煤矿还有:伊克昭盟国营林场三界塔露天矿、伊克昭盟劳改支队三界塔神山煤矿(平洞)、苏布尔嘎苏木阿会沟煤矿(平洞)、包头二冶公司丁家梁民族煤矿(平洞)。

纳林陶亥矿区  该矿区暂规划为地方采区。1989年有各种形式的乡镇煤矿41处,总设计能力83万吨/年,已达40.5万吨/年,投产矿26处。该矿区1985年前仅有纳林陶亥乡办纳林陶亥煤矿及当地居民自采自用零星挖掘点。纳林沟乡办煤矿建于1977年(同时生产青砖),年产煤约0.5万吨左右。1986年华能精煤公司贷款28万元用于纳林沟煤矿扩建,设计能力年产6万吨。1989年已达3万吨,井型平洞。同时贷款27万元用于新建纳林陶亥乡办李家塔煤矿。设计能力6万吨/年,已达到计划产量,井型平洞。1986—1989年,该矿区已投产的主要煤矿还有:鄂托克前旗成川苏木办蔓菁沟煤矿、纳林陶亥学校办纳林沟育才煤矿、鄂前旗麻黄素厂办温家梁煤矿。

布连矿区 该矿区规划为国家开采区。乡镇煤矿有8个,其中6个已投产,设计能力28万吨/年,1989年已达16万吨/年。1975年布连公社开办温家圪堵乡办煤矿,同时生产日用陶瓷和瓷瓦,故称综合厂,1985年,迁址马家塔,与本乡民字梁村联办。1986年,华能精煤公司贷款38万元,用于布连新建大仙庙乡办煤矿,设计能力6万吨/年,到1989年,已达到计划产量。该矿区投产的乡镇煤矿还有,新街镇温家圪堵露天矿、霍洛苏木温家圪堵露天矿,杭旗四十里梁乡联办温家圪堵露天矿。

布尔台格矿区 该矿区规划为国家开采区,乡镇煤矿有一处,即布尔台格乡办煤矿。该矿建于1978年,年产量约0.2万~0.5万吨,1986年华能精煤公司贷款35万元,用于该矿扩建,井型为斜井。设计能力为6万吨/年,1989年已达3万吨/年。现由包头矿务局石拐子煤矿承包经营。

伊金霍洛旗乡镇煤矿(不包括引入办矿) 1984年产量为2.75万吨。1987年增至10.94万吨。1988年后销路不畅。1989年回落到4.46万吨。

附:表10—1、表10—2,东胜煤田,图10—1

 

伊金霍洛旗几个年度煤炭产量统计表

 

 

 11.jpg

 

伊金霍洛旗地方煤矿一览表

 

12.jpg

 

附:东胜煤田

东胜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中部,北起黄河、南到蒙陕边界,东起侏罗纪煤组地表露头,西至该煤组6号煤层,底板垂直深800米处,含煤面积1286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727.5亿吨,预测储量6690亿吨。首先重点开发南部精煤区,该区24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64亿吨,煤层赋存条件稳定,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瓦斯含量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煤质属特低灰(低于10%),特低硫(0.5.%以下),特低磷(0.018%以下),挥发度低于37%,不粘结,中—高位发热量(6900~7600大卡/公斤)的优质动力煤。

开发目标

近期到1996年生产规模达1500万吨/年,远期到2004年达3000万吨/年。神府东胜煤田的开发是根据国家需要,以交通运输先行,以煤田开发为基础,包括矿、路、电、港在内的综合性大型集团建设项目,到1989年,东胜煤田的开发建设已形成国家和地方共同开发管理的新格局,华能精煤公司受国家委托、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煤矿、铁路、公路、电力、港口、水源、通讯等主体工程和基础设施,统一管理产运销。内蒙古东胜煤田开发经营公司(简称东煤公司)受华能精煤公司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承担实施、管理国家规划的大型矿区的开发建设和合资煤矿、地方煤矿的开办与管理的双重任务,并组织生产经营,东煤公司为地级建置,到1989年有6个直属矿,各职能处室21个,直属专业公司4个,有固定职工3700余人(包括合同制工人)。

矿区建设

煤矿到1989年底,设计总规模1200万吨,其中国营大中型矿10处,总规划990万吨,其中华能精煤公司独资、与地方合资、地方集资矿共6个,规模780万吨,分别是布连塔斜井和上湾斜井各300万吨,马家塔露天和武家塔露天各60万吨,乌兰木伦斜井和后布连露天各30万吨,有引进办矿4个,规模为210万吨。分别是海勃湾矿务局寸草塔一号斜井30万吨,包头矿务局柳塔斜井,内蒙古劳改局李家塔斜进,24集团军寸草塔2号斜井各60万吨。华能精煤公司支持地方改建、扩建国营小矿4处,总规模30万吨。支持乡镇办矿12处,总规模63万吨。另有乡镇小煤窑140余处,总规模117万吨。

铁路 全长172公里的包(头)一神(木)运煤专线铁路于1989年3月投入营运。

公路 全长303公里的包(头)一府(谷)公路伊盟区段已建成通车。矿区修建二、三级油路66公里,沙石路15.5公里,架设两座公路大桥。矿区内环线公路已经形成。

电力 矿区78公里110千伏,64公里35千伏,41公里6千伏输电线路及4处变电站已经建成。供电系统基本形成。

通讯 北京到矿区的通讯电缆已投入使用,矿区内及矿区同北京、东胜可直接通话。

水源 矿区水源及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已通过审查,正着手前期准备工作。

运销

1985—1989年,累计外销精煤167万吨。出口日本、东南亚及西欧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

至1989年末,累计投资2.18亿元(不包括包神铁路、包府公路、矿区通讯及电视差转台等项目),其中华能精煤公司1.73亿元,自治区和盟地方0.45亿元,用于建矿工程投资1.4亿元,用于公用工程0.78亿元,此外引进外单位办矿累计投资0.7亿元。

 

 

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