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2-20 16:57:48 来源:《鄂托克旗志》
一、渔业生产
鄂托克旗有较好的养鱼条件,1989年,全旗有可养鱼湖泊、水库、塘坝20处,水面4100亩(详见自然环境编自然资源章)。此外,黄河流经旗境75公里,旗内有都斯图河、海流图河,东南部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是西南部包乐浩晓、查布苏木,不仅有机井自流区,尚有丰富的地下温水资源,如包乐浩晓苏木的一眼机井,出水水温25℃,常年恒温。饲料方面,除一般水体中具有的动物类、植物类、藻类外,有大量牲畜粪便和屠宰牲畜的血浆,都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鄂托克旗无渔业生产。1958年,旗食品公司在海流图的3处塘坝放进鱼苗50万尾。之后,水库、塘坝逐渐增多,渔业生产也随着发展起来。到1989年,全旗养鱼水面共有16处,3688亩。其中水库6处,2210亩,塘坝7处,135亩,湖泊3处,1243亩。
鱼苗,过去全从外地购买。由于长途运输,费用高,成活率低。1976年,在包乐浩晓建立鱼种场1处,建成鱼种培育池6个,37亩。产卵孵化池30个,31亩。到1989年,累计生产鱼苗1078万尾。另外,从1979年起社队也开始搞小型鱼种繁殖,到1989年,累计生产200万尾。近年,除少量鲢鱼、草鱼苗还从外地购买外,鲤鱼苗已自给有余。
捕捞,1989年共有船6只,拉网6合,挂网8条,总长350米。从1977—1989年,累计捕捞鲜鱼4.5万公斤。
二、果树栽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旗内果树很少,仅在教堂和个别富户庭院栽有少量桃、杏、葡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号召发展多种经营,农、林有关部门开始从外地调运树苗,果树种植逐渐增多。但由于品种不对路,技术不过关,很长时期进展缓慢,截至1975年,全旗果树栽培面积仅50亩。1978年后,果树栽培有较快发展。1989年,栽培面积达450亩,共1.2万株,已挂果的120亩,总产1.2万公斤,品种主要有梨、苹果、葡萄、桃、杏、枣等。
三、庭院种养
旗内90%的农户,40%的牧户和60%的职工家庭,都因地制宜地搞一些庭院种养。养殖业主要有猪、鸡、兔、羊只等。猪,每户1~2口,有粮米加工和豆类作坊的人家,养3~5口,最多的10口左右;鸡,每户10~15只,有的几十只,种植业主要是豆角、茄子、韭菜、辣椒、西红柿、萝卜和果树、葡萄等。据1989年乌兰镇地区调查,庭院种植总面积567亩,蔬菜自给的有850户。有各类果树1489株,已挂果的270侏。产量最高的一户,总产400公斤。有葡萄1013架,已挂果的841架,总产8410公斤。产量在100公斤以上的有67户,户产最多的250公斤。
四、柳编
旗内有沙柳、乌柳、桂柳等柳编原料,农牧民除编织一些箩筐、笸箩自用外,有经营收入的主要是巴音陶亥、木凯淖尔两个乡。巴音陶亥地区年产盖房用的红柳篱笆2000~3000片,收入4000~5000元。木凯淖尔乡1980年成立柳编厂,除本厂生产,还组织厂外社员编织成套柳篮和草垫,作为工艺品与外贸单位签定合同,销往国外,年收入4~5万元。除此,民间大量编织盖房用的柳篱笆,年收入8~10万元。
上一篇:东胜区工业——饲料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