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农业——药材

发表时间:2020-11-21 09:46:08    来源:《准格尔旗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准格尔旗境没有种植商品药材的习惯,只在房前屋后种植少量土大黄、薄荷、甘草、苦豆根等药材,亦为自种自采自用。加外采集一些野生药用植物,作为偏方,以防治疾病。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种植商品药材,但品种、数量很少。只在海子塔、准混兑、大路、十二连城、长滩等乡种植党参、黄芪、板兰根、冬花等药材,其中的冬花为大宗,面积仅2030亩。20世纪70年代后,药用植物的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药材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品种有甘草、构杞、桔梗、防风、黄芪等。但产量不高,亩产75100公斤,因而收益不大,药材种植反而减少,农民开始放弃种植,转向采集野生药材。

旗境生长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00余种,目前药材经营部门,只收购3050种。1985年,全旗收购小药材品种32种,收购量2.5万公斤,金额约21万元。1986年收购品种31种,收购量6万公斤,金额13万元。1987年小药材收购品种上升为45种,收购量1.8万公斤,收购金额30万元。1988年药材市场仍处于上升阶段,药材收购品种达52种,收购量为3.1万公斤,收购金额120万元。19881990年,由于经济滑坡,市场疲软,药材经营部门资金缺短,有些药材收不回来,有些收回的药材调不出去或调出去不能即时结算,使药材收购品种、数量急剧下降。收购品种降为34种,金额为3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