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大事记(1966年)

发表时间:2019-10-04 13:52:24    来源:《东胜市志>>大事记》

3  羊场壕公社的羊场壕、郝家圪卜、圪堵3个生产队被划为蔬菜生产专业队,以种植蔬菜为主,菜粮兼作。社员口粮从当年10月起按菜农标准供应。

是月  塔拉壕、柴登两个邮电所设立。

 东胜县乌兰牧骑建队,定编13人。

46  东胜县人委决定,将东胜的康乐街、兴福街改称幸福街,文教街、民生街改称文化街,新文路、林荫路改称新华街,南大街改称建设街,通顺街改称交通街,建设路、解放路统称解放路,健康街、兴工街统称兴工街。

414  大风8级~10级。50%以上已播农作物籽种被风吹走或被沙埋压,部分供电、电话、广播线路损坏,东胜—杭锦旗公路泊江海子段被流沙阻隔,漫赖壕公社莫日古庆大队部分农房被流沙埋压。

426  东胜县人委发出《关于更改不适当的社、队名称的通知》,将巴音包公社改为巴彦敖包公社,泊江海子公社改为泊尔江海子公社,神山公社改为塔拉壕公社,罕台庙公社改为罕台公社,漫赖壕公社改为漫赖公社。同时将部分大队、生产队名称作了音字调整和更改。

 全县遭受旱、风、冻灾害,西部地区受灾严重。由于上年旱灾,出现个别农户讨饭或人体浮肿现象。各级党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拨给西部5个公社返销粮169万公斤,棉籽、麦麸、糖渣等代食品45万公斤,救济款23万元。

5月中旬  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下达,全县文化、教育系统开始批判“三家村”(即邓拓、吴晗、廖沫沙)。

是月  东胜县第二中学(今市第四中学)在泊尔江海子公社机关所在地成立。

715  东胜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关公社进驻工作队,开展“文化大革命”和“四清”运动。

721  在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公署礼堂和工人俱乐部召开有1700余人参加的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关公社“文化大革命”和“四清”运动动员大会。“文化大革命”运动全面展开。

是月  东胜地区各学校停课搞“文化大革命”,张贴大字报,部分教师被批判和揪斗。

81316  连日暴雨,山洪暴发,部分农田、林木及水利设施被冲毁。

825  东胜县直机关的十几名科局领导干部被“八一战斗队”等群众组织打成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揪出戴高帽子游街示众。

8月下旬  东胜地区各中等学校建立“红卫兵”组织,成立“兵团”“战斗队”等,并互相串联。大部分机关单位职工贴大字报或召开批判会,揪斗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有的还把斗争矛头指向中共东胜县委和县人委的部分领导干部。

93  东胜地区各机关、学校、厂矿4000余人在东胜体育灯光场举行发授《毛主席语录》暨“红卫兵”誓师大会。会上中共伊克昭盟委领导给盟师范学校等5所中等学校的第一批160名“红卫兵”发授《毛主席语录》,并进行“红卫兵”宣誓仪式。会后进行游行。

98  全县“四清”工作队员会议召开,中共伊克昭盟委领导作题为《关于彻底揭露、严肃批判东胜县机关“四清”分团党委领导在7月“四清”工作队员整训中所犯压制民主、打击群众革命行动的错误》的报告。会后,“四清”分团成立了“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四清”运动转入“文化大革命”运动。

923  东胜地区各造反组织进行“红色风暴行动”,揪出“走资派”“牛鬼蛇神”63人。

是月  天津手术器械厂迁到东胜,改称伊克昭盟医疗器械厂。

912  东胜地区中等学校大部分师生和小学部分教师先后分别到全国各地“大串联”。

10  各中小学的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由“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取代。

 城乡先后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发病84例,死亡14人。

是年  东胜县农牧林水局购进1台铁牛-40型拖拉机,这是全县第一台拖拉机。

 “红卫兵”进行“破旧立新”运动,境内喇嘛庙全部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