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新区:“五心”合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发表时间:2023-07-21 11:39:17    来源:东胜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动融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五心”共振人才服务机制,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人才支撑。

聚焦产业布局,真心引才。高新区紧紧围绕“5+N”(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新材料、纺织科技、生物制药、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其他新兴产业)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在产业招商中同步招才引智,实现人才、技术、资本、项目“打包引进”。坚持市场导向,建设龙头企业、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攻关联合体,打造协同攻坚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先后引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鄂尔多斯工业过程智能低碳技术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研究院,引进葛世荣院士、首位“双聘院士”武强院士,在国家领军人才引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截至到2022年底高新区引进其他各类创新创业人才400余人,人才总量突破2000人。2023年1至7月份,新引进高层次人才58人,其中:博士24人(刚性引进3人,柔性引进21人)、硕士31人(刚性引进26人,柔性引进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人(柔性引进)。

 

image.png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揭牌

 

聚焦创新驱动,悉心育才。高新区坚持贯彻落实“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狠抓人才培育工作。推动伊泰煤基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集团成立全国首个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首个创新联合体,并建成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高新区现有自治区研发平台41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4、1/3)。近期公示的2022年度市级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评选中,高新区有11人和3支团队入选。截至2023年7月,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和培养认定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0人,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1人;认定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团队10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25个,标志性创新团队4个。

 

image.png 

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

 

聚焦政治引领,用心管才。高新区始终坚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各类人才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高新区整合扩区后,组建了经济(社会)组织党委,吸纳了国企、驻园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轮值副书记,建立起了经济(社会)组织党建轮值制度,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政治引领上,强化人才与党同心同德,心怀“国之大者”,激发使命担当,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在业务发展上,强化人尽其才、修身自律,引导人才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科学家精神;在感情交流上,强化用心用情、相知相重,经常与人才交流,努力当好人才的挚友、诤友;在生活服务上,强化热心服务、关心帮助、耐心引导,使人才工作接地气、入人心。通过高质量党的建设,凝聚、引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政治素质与业务发展双融双促。


image.png 

鄂尔多斯高新区经济(社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聚焦干事创业,精心用才。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院校人才资源,促成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创建政产学研用示范基地,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正在规划建设鄂尔多斯人才科教城,构建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培育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企业,为全市提供人才科技服务。建设“暖城之邀·高新之约”人才服务品牌,搭建校企就业合作平台,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奇瑞大学现代产业学院与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建设奇瑞汽车产业学院。为纾解企业用工难问题,推动周边地区和兄弟盟市建设“就业联盟”,成立了“春风行动”服务队,2023年上半年为企业招录各类紧缺技能型人才1500多人。


image.png 

高新区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签约共建人才服务基地

 

聚焦安居乐业,暖心留才。高新区积极营造“暖心留人”良好环境,努力解决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落实落细各项人才政策,在薪酬、购房、生活服务等方面提升人才获得感,全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2022年度兑现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资金1030万元、兑付61个人才团队项目扶持资金359.63万元、兑付科技专项资金1.87亿元。解决了“科技兴蒙”行动历史遗留问题,11个科研项目获批项目资金1亿元。通过举办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会、开展“高新人才草原行” 研学活动、创办人才“创新沙龙”,为政产学研用各领域、各环节、各类人才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2022年,组织人才科技政策、高企申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内容的专题培训27场,参训人员4000余人次。(卢文秀)

 

image.png 

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