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7-04-12 19:37:30 来源:准格尔旗志
明代,蒙古族保持了北方部族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随水草转移的生活习惯。清代,随着汉族人民大量出关定居,蒙汉族经济文化往来日渐频繁,生产由纯牧渐变为半农半牧,直至清末以后的以农为主,兼养畜放牧。生活习俗,蒙汉互相濡染,渐渐大同,小有差异。
饮食
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以肉食、奶食、茶、酒、炒米为主。
肉食,以羊肉为大宗,次为牛肉、驼肉、雉兔等肉。建国之前,不食马肉、鱼肉。因马是擅长马上生活的蒙古族人民的日常依托,日夕相随,不忍吃食。鱼为黄衣喇嘛教的圣品,不敢食用。
羊肉,蒙古族最喜爱,吃食也最普遍。吃法颇多,享有盛名的是“手扒肉”、“羊背子”、“全羊”。“手扒肉”的做法是,将羊宰杀,去皮、头、蹄与内脏,肉分割成块,白水入锅,少加佐料,煮沸后起锅食用。肉质鲜嫩,味香美。“羊背子”,是将肉羊由脊上第七肋骨至尾割为一段,其余四肢、胫、胛各为一段,带尾入锅。熟后,以次序盛入盘内待客。“全羊”,蒙古语称“乌查”,是祭奠及宴客的上品。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大宴群臣时,即以“乌查”之宴。乌查,味纯正,肉香美,每遇祭奠、婚丧,必设“乌查”之宴。
牛肉、驼肉、雉兔等肉,吃法一般也为块状手扒肉,也有烧、烤、卤、炖的吃法。
奶汁,有羊奶、牛奶、马奶、驼奶4种。制成食品,有白油、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奶粉七种。制为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3种。
鲜奶放入器具,搅拌发酵,油脂浮于上表,呈白色,是白油。滤出白油后的奶汁,在锅中加温,以勺频频扬动,色泽呈黄时,即成酥油。鲜奶在锅中熔化,用勺扬动,奶沫上泛,再加生乳,反复进行,上层即凝聚出皮质,捞出,置于通风处阴干,就是奶皮子。把制取白油后的发酵奶汁文火熬煮,放入布袋中挤压,倒出后,切成小块,晒干,就是酸甜可口的奶豆腐。把制取酥油后的沉淀物在布袋中挤压,晾干后,即成奶酪。白面加糖,和奶汁,揉作饼状,油煎炸后,就是奶果子。奶果子、白油、奶豆腐,色美味香,营养丰富,是待客的上乘食品。酥油,奶皮、奶酪是普通食品。最普通的是奶粉,制法是:鲜奶蒸发水份,烘干后加白糖而成。有扶正补虚之功,也可作婴幼儿代乳品。
茶,通年四季备有。炊法是,茶叶捣碎,装入布袋中,在开水中煮沸出红色,加盐少许饮用。若加入奶子或奶粉,使水乳交融,即为奶茶。酸奶子有消暑解渴之效,酷日盛夏,人人喜饮,家家备制。即将奶子加酸汁发酵,饮用后,经常加添新奶,以保持色味。奶酒,有活血补虚、开胃健脾的功能。制法简单:将发酵后的酸奶放入锅中,文火熬煎,蒸溜后即成醇香透明的奶酒。
炒米,是蒙古族的日常食品,既可干吃,又可调茶。制法是:将糜子稍煮,锅中垫沙土炒熟,脱皮,就是炒米。
逢年过节,喜食月饼、羊油饼、糕圐圙、糕蛋蛋、散子和圪达巴尔苏。黄糯米面和起,置于热炕。发酵后,捏成圈饼、指头大小的蛋丸,油炸后即成糕圐圙和糕蛋蛋。皮脆质酥,香甜可口。散子是黄糯米面加白面和起,对折捏出,油炸而成。圪达巴尔苏是白面加糖水和,刀切成小条状,油煎而成。散子与圪达巴尔苏,都是茶食的最上乘者。
建国后,酸奶子、奶茶、酥油的食用普遍,手扒肉、羊背子和全羊只在大型宴会上才享用,其它已少见。
清末迄今,蒙汉族饮食,渐近相同,家常便饭是米饭烩菜。
米饭,有糜米饭和谷米饭之分,是本旗人民的主食。炊制有酸甜之别。酸饭,人人喜吃。家家灶台放一浆米罐,把米盛入罐中,浆汤使米发酵变酸,捞米入开水锅,炊制为酸粥是早饭。午,为酸捞饭或酸焖饭。晚,为酸稀粥。夏季尤其普遍,一日三餐,也不觉腻味。外地人初来,不适口味,食之日久,不愿离口,再吃甜饭,反觉索然无味。酸饭有消暑解渴之功,炊法究竟起于何时,已不能知。
旗北一带,也吃焖饭。下米入锅,半熟时舀出米汤,文火焖之即成。
菜食,中午,烩白菜。早晚饭,就烂腌菜或酱菜。每年秋季,白菜加盐入瓮腌放,供冬、春、夏3季吃用。同时,将蔓菁、萝卜、圆白菜用擦子和刀,制成丝状,加盐入瓮,使其变酸,成烂腌菜。酱菜是沸水煮胡椒、辣子等佐料,大量加酱,入豆角、萝卜、黄瓜等,长时间密封腌制变成。现在,不少人家有地窖,秋储白菜、圆菜。另有塑料大棚种植豆角、黄瓜、西红柿、青椒、茄子等四季鲜菜,炒食不同的新鲜蔬菜逐渐时行。
山药,本旗有“半年粮”之称,做饭或烩菜,统有加入,如山药酸粥,山药烩菜等。
风味食品,有碗托儿、凉粉、羊杂碎、猪灌肠、荞面圪托儿等。
碗托儿,荞麦脱皮,加水搓揉取汁于碗中,锅中蒸成,晾凉加醋、香油、姜末而成。盛夏吃食,倍觉凉爽。
凉粉,小米与少量绿豆,加水磨成糊状,加蒿籽大锅中炊熟,薄摊在大瓮之表或高梁秸拍子上,晾冷后切成条状,加佐料即成清凉可口的凉粉。
羊杂碎,是将羊肠、心、肝、胃在锅中煮熟、切碎,加山药小块和以辣子为主的佐料。食之荤而不腻。
猪灌肠,猪肠装入荞面糊,入笼火蒸,半熟时扎破肠皮放气,以防爆破。熟后放冷,调盐、蒜、姜而成。
荞面圪托儿,荞面水和,搓成指粗条状,再在掌中捏搓圪托儿。煮熟后,加羊肉臊子,肉面相合,别具风味。
上等食品有饺子、包子、油糕、豆面、荞面饸饹、蒸馍与细杂烩菜。
饺子,一般以羊、牛肉加胡萝卜丝或圆菜丁为馅,俗称扁食。
包子,一般包入猪肉菜馅。
油糕,黄糯米碾压或捣成面粉,拌和以适量水份,蒸熟,擀成片,抹枣泥或豆沙,卷成棒,切成小片;也可包菜馅、糖枣、煮豆子,统叫素糕。素糕油煎,就是油糕。吃时,多配以粉汤或豆面。
长豆面,豌豆面或小豆面加蒿籽水和,醒到,以面杖擀成薄纸样,切成细条状,煮熟加调味品即成。
荞面饸饹,荞面水和,饸饹床中加压入沸水中煮熟,调以油与佐料即是。
莜面,莜面开水和起,饸饹床中挤压成条,或在掌中搓成卷儿,笼中蒸熟,加油、盐、辣椒,佐以烂腌菜,饶有风味。
细杂烩菜,山药油煎,加豆腐、粉条、猪肉、白菜、共烩一锅,为细杂烩菜。往往配以蒸馍来吃。
以上为年节或待客食品。白面,因旗境小麦产量少,更是待客的上品。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白面的食用才增多起来。
宴客时,通常吃三盘和四盘,四盘有软硬之分。以佐酒之凉调豆芽、红条烧肉、细杂烩菜合称三盘。三盘之外,加一盘肉,为软四盘,若加两盘肉,就称硬四盘。一般加清蒸羊肉、羊肉炒粉、酥鸡、肉丸子、猪肉勾鸡等等。另有吃“六六”和“八八”席的,分别为六个炒盘、六个蒸碗和八个炒盘、八个蒸碗。
现在宴客,荤素结合,食谱较丰。主食为馒头和白米饭,菜肴动辄十几或二十几个。肉以猪、羊、牛、鸡、鸭、鱼肉为主。菜以白菜、蒜苗、葱头、青椒、蘑菇、木耳为多。加以蛋类,用烧、烤、煎、炒、腌、卤等法翻新花样,荤的如烧鸡、烤鸭,素的如八宝粥。大型宴席,上海参、鱿鱼等珍品。
服饰
清代及中华民国初年,蒙古族服饰以长袍、腰带、靴子及妇女的首饰头戴为主要特征。服色尚紫、黄,恶黑色。因黑是服孝的颜色。
首饰,是喜庆宴会、逢年过节或探亲访友时的头饰,为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作,色泽斑澜,环佩叮当,重者四、五公斤,轻亦一、二公斤,价值昂贵。素常,只戴珍珠镶嵌的双辫发套及飘带,俗称连垂。姑娘无头戴,多以头绳扎发,红绿绸子缠头。
袍服,有双层袍、棉袍和皮袍之分。袍服的领子高、袍身宽大、下不开岔,领口袖口及边沿装饰花边。妇女袍服之外,套有花边坎肩,姑娘无之,以示区别。
腰带质地有布有绸缎。男子扎腰带,将袍身上提,显出精爽;女子反下拉,显得身材苗条。
靴子,有布和皮革制作的两种。皮靴,有图纹装饰,头尖上翘,靴身宽大,里有衬皮或衬毡。
男子平时概系鼻烟壶、荷包、火链、烟袋、刀筷、木碗。鼻烟壶为交际礼仪用品,每与客人相会,总要互换鼻烟壶品闻香味,表示尊重。火链为吃烟打火具。贵族和富有者,鼻烟壶和刀筷上饰有金银、珊瑚,木碗之表嵌有银饰,烟嘴佩以玉石或玛瑙,价格昂贵,有“宁舍宝马一匹,不舍玉石嘴一个”的民谚。
辛亥革命后,蒙汉青年,趋于时尚,多服中山装。乡村为劳作方便,着中式裤褂。
蒙汉男子多剃光头或平头,夏罩白毛巾,冬戴双耳皮帽或圆毡帽。富有者戴礼帽或青缎瓜壳子,佩平光眼镜。
小儿剃头为“沙锅套炉圈”或者留“马鬃鬃”。前者是后脑剃一圆圈,其余剪短。后者是前脑留一小片,其余剃光。十二岁前,留“后纠毛”,即后枕窝内留一撮发。小女,与男儿无异。稍大,改梳辫子,红绿头绳扎发。唯汉族女子成婚后,改梳“元宝头”,将发辫散开,在脑后盘成圆型发髻,罩以纱网,并两耳佩环。
农牧民男子,夏秋不穿袜,穿“圆口子”或“牛鼻子”实纳鞋。冬穿布袜或毛织袜,登暖鞋或毡靴。女子,多穿布邦鞋或绣花鞋。汉族妇女的中老年者,缠足者不少,脚背隆起,掌成沟状,五指并拢如三角形。陋习以“三寸金莲”为美。
蒙汉人民夏季着手工缝制的中式裤褂。冬,中充棉絮衣褂,由立领子、前襟两片、后襟和双袖组成。前襟多对开式,也有大、小襟式样。夏季,内衣为无领无袖对开襟的“汗搭子”。冬季,为双层大小襟样的“主腰子”。裤子,为大裆式,可前后掉换穿。严冬,备有白茬皮袄做外套。女子多小衣小裤,老者喜扎裤腿。若遇婚嫁,蒙古族妇女服袍服,汉族妇女穿挽袖大袄,系百折裙。成婚女子,腕带银镯,指佩戒指。
共和国建立初,干部、学生多穿灰色中山装、列宁服。农牧民仍如前。男子多理偏分头,少数为平头、光头。春秋戴解放帽、前进帽。冬戴双耳皮、绵帽。女子兴剪发头,老者后脑梳“毛圪堵子”,罩纱网;中年者多梳“折发头”,以发卡折发于脑后;少女仍为辫子。
60年代,西裤遍及,上衣多军干服。男子头饰如前。女子夏罩纱巾;冬,毛巾罩头并围脖子。男女都穿机织袜。鞋的款式,有圆口、方口、松紧口、系带鞋等多种。
70年代后期,衣饰大变。女子时兴烫发头。式样有:荷叶式、宝塔式、爆炸式、卷云式等。少女多扎辫,少数散发或将发束于脑后。不少人戴耳环。男女喜佩变色镜和避光镜。少年儿童夏季多戴鸭舌遮阳帽。男女服饰,西装时行。青少年爱穿喇叭裤、牛仔裤。喇叭裤上窄下宽,裤口约20多公分,长能拖地。牛仔裤窄细裹腿,服色朴素,倍显精爽。褂子另有夹克式,下口紧缩,腰身肥大。夏季,市镇女子多着短裙或连衣裙,右腕佩银镯,左腕戴手表。男女内衣,羊毛衫兔毛衫开始流行。外衣,春季多风雨衣,冬季多羽绒服、大衣、半大衣、风雪衣等。男女时尚擦油皮鞋,有黑、棕、白、蓝四色,女子多高跟式,后跟尖小而高。夏季,多凉鞋,鞋邦成网格状,用以通风散热。
遇有集会、喜庆或节日,蒙古族着蒙古袍、靴。学校节庆,表现尤其突出。
居住
蒙古族住所,清代同治以前为毡包,俗称“蒙古包”。但寺院或王府,为华丽壮观的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各居所或前或后,都插有玛尼红旗。玛尼红旗由一个叉状兵器和印有藏经的旗子组成,是成吉思汗尚武精神在蒙古民族中的具体表现。
蒙古包,圆形尖顶。四周高
清末民初,蒙汉族居民喜在避风、水源近的平坦或低凹地,建造面南向阳房屋。
富有之家,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院的正面为客厅和长者居室,院东西为住房。厨房在东,厕所置西南。南有大门、住房和库房。房子有一间、二间、三间3种。二、三间者,各以一、二根柁木承接檀木。门、窗统为木头雕制。房顶以干脂泥、河澄胶泥或薄砖覆顶防雨。旗北部沿黄河一带,以房顶倾斜度大和满面门窗为主要特征。
旗境之内,大部分人的居处为一两间土房,零星分布于各地。板筑之墙,上盖檩椽,压顶即成。低矮、窗户小,通风采光极差,冬不避风寒,夏不止漏雨。
旗境东部,多有穴土窑居者。窑洞深约5~6米,宽约
窑洞或房,都筑有土炕,供人睡坐。灶台与火炕相连,炉灶烟火,穿炕洞与墙内的烟洞,直达户顶。不呼而吸,不吹而通。
建国之初,房屋仍以土木结构为主,只是每户房屋增多,木制纸糊的窗户加大。
70年代后期,城镇多盖新房,砖木结构,玻璃门窗,房顶覆瓦或油毡以防雨,仍以四合院为格局。正面分设卧室、客厅、书屋、浴室。南为凉房,东西为墙。门窗及内部墙壁围栏与顶棚,极重油漆裱糊。
室内陈设,建国前富有者放顶箱竖柜,殷实者置躺柜和描金柜,都备有炕桌。炕铺芦苇席和毛毡。贫寒之家光炕,无甚摆设。建国后,初兴躺柜、箱子、橱柜。后为立式衣柜、高低柜、字台、书橱、饭桌。80年代,沙发、茶几和组合家具时兴。炕或床上铺地毯或毛毡覆油漆布。冬季取暖,多用火炉,个别有土暖设备。另有收录机、电视接收机、缝纫机,既适用,又为装饰。
造饭与取暖燃料,旗境东、西、南大部地区广用煤炭。中部间烧沙蒿。北部蓿亥图、十二连城、大路3乡,在60年代前,多用作物秸杆和牛、羊、马粪,交通方便后,亦用煤炭。
用具
生活用具,建国前主要有:做饭熬茶用的双耳铜锣锅、铁锅、木制奶桶、瓷器碗、碟、盆、铜勺、铜匙,脸具铜盆。建国后,炊具大量使用轻便不易氧化的铝制品,如圆桶状和敞口的钢精锅、铝壶等。各类搪瓷用具,如碗、碟、盆等,小型器皿多是玻璃质地,如茶具、酒具、暖水瓶等。
行走
代步,解放前主要是牲畜和二柄子车。牲畜以马最为常见,次为驴、骡、骆驼。蒙古族素以善骑射而著称,行军打仗,旅游狩猎,多乘马匹。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称誉,既可骑乘,又可驮物,耐苦性强,几日几夜不饮水,不饲草,横穿朔漠,也无迷途之险。车,车轮和车架都以木头制作,架有车辕,可使马、牛拉驭。每车可载四、五百公斤。
建国之后,木轮车逐渐淘汰,代之以滚珠轴承化的大、小胶车。小车,一畜拉驭,可载四、五百公斤。大车,一畜驾辕,另二、三畜拉前套,每车可载二、三千公斤。
公路开通后,客货运输,大都为汽车。短途,多用手扶拖拉机和四轮车。代步用具最广泛的,莫过于自行车。农村、城镇,家有一辆者为少。上学、上班、下地劳动、短途行走、长途旅游,广泛骑乘。近年,轻骑和摩托车逐渐增多。家庭富裕者,多有购置。而备有暖气或空调的小汽车,一般为首长坐乘。
下一篇:准格尔旗风俗——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