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粮食作物——玉米

发表时间:2017-07-10 12:50:16    来源:伊金霍洛旗志

玉米也称玉蜀黍、玉茭子等,当地俗称金黍。全旗各地均有大量种植。解放前,当地的玉米品种只有传统种植的小白玉米、小黄玉米,生长期随不同品种一般在6090天左右。这些品种由于长期混种,往往黄白间杂,颗粒圆而小,亩产最高也不过100多公斤。50年代中期,郡王旗和札萨克旗引进了大白玉米,使玉米的单产增加了一倍以上。1958年,札郡旗又引进了苏联白马牙、黄马牙玉米和金顶子玉米、白皮软玉米。70年代,又引进V156、吉双2号、吉双4号、吉单101、中单2号、白单4号、中杂11号、44号。80年代又引进四单八号、烟单14等,使玉米亩产最高达到800公斤以上。19741976年,玉米双交种供不应求,全旗各乡、苏木、镇派人到海南岛育种,缓和了当时玉米良种的供需矛盾。

玉米是伊旗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糜黍,但在农业合作化以前种植并不多。1954年,全旗玉米种植面积12540亩,成为农民主要的接口“啃青”作物,总产量只有7万公斤60年代以后,玉米逐步由旱田转向水浇地,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也在大幅度提高,1979年,全旗玉米播种面积25425亩,总产量达到361.9万公斤。生产责任制以后,随着农田水利的大发展,玉米播种面积又有大幅度增加,到1989年,全旗玉米播种面积达42100亩,占粮豆总播面积的14.4%;总产量达到1074.4万公斤,占粮豆总产量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