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的自然灾害

发表时间:2016-09-26 00:50:59    来源:《乌审旗志》

 

一、旱灾

乌审旗属半干旱地区,有“十年九旱”之说,干旱一旦发生,往往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损失严重。

由于降水量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分布不匀称,所以随时都可发生阶段性干旱。按照干旱出现的季节可分为春旱、夏旱和秋旱。

乌审旗近22年(1958~1980年)气象资料表明,全旗季节性干旱是严重的,往往不是春旱就是夏旱、秋旱。22年中仅有6年没有出现春旱,占总年份的27%,即1960、1963、1964、1966、1967、1970年;有8年出现夏旱。即1962、1965、1969、1971、1972、1974、1975、1980年;8年为正常;6年为夏涝;春夏季连旱的年份有1962、1965、1969、1971、1972、1974、1975、1980年;夏秋季连旱的年份有1962、1965、1972、1980年;春夏秋连旱的年份有1962、1965、1972、1980年。

干旱的危害:春季(3~5月),当降水量和底墒不能满足农作物籽种萌发、幼苗生长要求时,使春播无法进行,有时不得不跌籽等雨。已播的种籽出苗率低,弱苗干枯死亡,造成农业减产;牧草返青推迟,影响牲畜抓膘,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夏季(6~7月),是雨季开始和集中时期,但因“季风”受大气环流的制约,在某些年份里,附热带高压往往迟进或势力不强,使降水推迟或偏少,造成夏季阶段性干旱。这时庄稼正处在拔节、抽穗生长旺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如果这时干旱,就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直到枯死。

秋季(8~9)在某些年份里副热带高压往往早退或势力不强,使当年降水过早结束或一直少雨造成秋旱。此时,正值大秋作物抽穗、灌浆乳熟到成熟时期,需水量仍然较多。在此期间,如有半个月以上没有大于15毫米的降水,就会发生秋旱。秋旱的危害更大,将使农作物籽粒不结或瘪籽多,直接影响产量。

二、大风和沙暴

大风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由于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沙漠广,下垫面松散,地面植被低矮稀疏,不仅大风出现机会多,而且风力强。

大风是指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米/秒,风力不低于8级。沙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土流沙吹起,使空气浑浊,能见度水平小于1千米。

一年中大风以3~6月出现最多,占全年的65%,其中又以5月最为突出,占全年大风日数的20%。沙暴日出现基本和大风出现的时间和季节相一致。但起沙暴和下垫面植被状况、表土性质及地表面干湿程度有关,所以沙暴的出现又与大风有异。一般春季地面植被差,地面干燥,沙暴出现日数接近或大于大风日数,其余月份则小于大风日数。

大风、沙暴造成的危害:

(一)风蚀表土引起沙化,如果在不适宜发展农业地区无计划地开垦土地,则不仅不能受益,反而破坏了植被的生态平衡,引起沙化。

(二)春季大风可使土壤失墒严重加剧,对作物播种十分不利,造成迟种、改种。对刚出土的春小麦幼苗造成沙压,根部外露,严重的吹死幼苗。春季正值果树开花之时,如遇大风果花脱落,使当年水果产量大幅度减少,甚至脱产。

(三)大风使沙丘移动,埋没农田、水源和草场、埋没公路,破坏交通设备,对工业、交通、建筑、电信和国防建设有广泛的影响。

(四)大风使牲畜不能正常出牧,牲畜吃不饱,畜群难以控制,往往顺风奔跑,不辨方向,丢失或死亡。

(五)夏季大风日数虽然少,但有时受发展旺盛的气旋冷风天气系统的影响,常是大风随暴雨而来,风沙席卷大地,使农作物倒伏、折断或开花期受粉不良,影响产量。

(六)秋季大风危害也不少,可使植株倒伏,穗头相互磨撞而掉籽,影响产量。

三、霜冻

当温度下降到植物不能忍受的低温时,植物体组织受冻害破坏而影响或停止生长。

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种,不同发育期,因抗冻性不同,受灾程度也不同。一般霜冻是当气温低于2℃时就出现。从秋天第一场霜冻(初霜)到春天的最后一场霜(终霜)为无霜期。

春霜: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乌审旗大田作物播种晚,所以对农业危害不大。可对花果树却能造成很大的危害。1980年,纳林河果园因此损失33万多斤水果。

四、冰雹

每年春末夏初至秋收时节,常有冰雹发生。最早年份3月底就可出现,其中6~9月份最多,这时正处在作物、牧草生长期,如出现雹灾,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直接影响产量。一日内以午后2~6时为最多。它的特点是强度大,势力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则57分,短则1分。降雹机率年际变化很大,多则一年出现4次,少则一年不出现,年均2次。

冰雹的移动路径有一定的规律:顺沟、丘陵、呈狭长带状分布,如农谚所说:“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在同一条雹线上,因地形不一,雹灾也不同,一般迎着雹云来的坡地强度大,雹灾较重。

全旗雹线有三条,其中两条是经常性的,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而且移动路径很长,往往有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宽约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三条雹线:第一条起源于鄂托克旗母肯淖一带进入乌审召苏木北部到浩勒报吉乡、图克苏木、乌兰沙巴尔台乡一线。

第二条起源于鄂托克旗,然后进入乌审旗嘎鲁图苏木北部到乌兰陶勒盖苏木的呼日呼梁开始加强向南到黄陶勒盖乡,另一支向东北到图克苏木西南部和呼吉尔图乡。

第三条起源于鄂托克前旗,然后进入乌审旗沙尔利格、河南、纳林河一线,范围比较小,出现次数不多。

因气候特点所致,鼠、虫灾害虽偶有发生,但较之上述几种自然灾害,已显的无足轻重。

五、洪涝

洪涝灾害在乌审旗时有发生,常给农牧业造成一定危害,洪水灾一般多发生在旗境内的4条重点流域内(即无定河、纳林河、海流图河、白河);涝灾一般多发生有一些低洼下湿滩地和丘间洼地。

洪水涝灾多发生在每年的夏、秋两季,每逢大、中、暴雨或连续阴雨,往往会形成洪涝,如1961年7月,本旗大部连续大雨,呼吉尔图、图克、乌审召、巴彦柴达木、纳林河、嘎鲁图受灾,被淹耕地28861亩,倒塌房屋600间,冲毁畜棚919间(处),死亡大小牲畜157头(只),伤亡7人。1972年8月,本旗东部降特大暴雨,仅呼吉尔图一乡10个多小时的降雨量就达1400毫米(是多年平均降雨量的3.5倍),因暴雨形成的洪水一时无法排出,致使全乡大部分农田和草场被淹,损失严重。1985年8月本旗大部普降大雨,全旗14个乡、苏木均遭洪水和涝灾。据统计,受灾人口达37967人,被冲毁,淹没农田21585亩,草场285万多亩,151698头(只)牲畜受灾(其中死亡452头(只);淹没冲毁人畜饮水井1004眼。桥梁1座,公路多处被冲断;乌审旗第一化工厂和第二化工厂受灾严重,损失多达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