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革命根据地——城川民族学院

发表时间:2017-05-15 10:59:38    来源:鄂托克前旗志

城川民族学院的前身是三边公学—延安民族学院—陕北公学民族部、中央党校回民班、西北局民族问题研究室。

19444月,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发动各民族的抗日运动,决定将民族学院(蒙古族、回族学员和部分工作人员)从延安大学分离出来,迁到接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定边,与三边师范合并,改名为三边公学。设有中学部、地干班、民族班(保留民族学院名称)等10个班级,蒙、回、汉学员400多名。校长刘勒良,副校长刘春(兼民族学院院长)、王铎(后为民族学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王志强(回族),教导处长刘若增(分管中学部),干部处长郭子清(后为副校长),总务处长岳嵩(后为宋友田)。

1945221日,中共西北局在城川重建伊盟工委后,于3月将民族学院从三边公学分出,迁到少数民族地区的鄂托克旗城川,改称城川民族学院。学院归伊盟工委领导,赵通儒书记兼院长,副院长王铎,秘书长先后为薛向晨、宗群,教育长是宗群、王铎。领导成员还有彭达、刘景平、阎清芬(女),教师有陈乐山、李庆生、戈壁舟、周厚雪、彭炳汉、周洁(女)、金汉文、沙格都斯仁(吴瑞明)、布林特古斯、蔚燕(女)、邓佐端、赵戈瑞、张孟兰(女)。学院一建立,就招收了一大批学员,前后共分5个班,200多名学员。中共伊盟工委确定民族学院的办学方针是:以培养当地蒙汉族青少年为重点,并帮助轮训城川新保四营和西乌审部队。

一班的学员是从定边民族学院迁来的,有云照光、云成烈、云曙芬(女)、黄静波(女)、王德义、章孟男、李勇、赵存才、韩玉等,这批学员到城川不久便分配了工作,黄静波、云成烈、云照光留校当教师。

二班是行政班,学员是从机关中抽调来的,年龄较大一些,有阿拉腾花(女)、白进光、张英、王淑英(女)、陈桂英(女)、李芬(女)、安保定、张炎、奇英德、白清光等。

三班是军事班,学员是从部队抽调来的干部和战士,年龄也较大一些。有郝瑞堂、乔玉明、王建国、马红彪、高忠山、奇忠山、保罗巴巴、生盖林庆、赵建国、阿拉并特古斯、李贵章、刘英才、贡布等。

四班是少年班,学员来自鄂旗、乌审旗、陕西三角地带。有吴占东、田继林、俄尼斯、金玉梅、徐彩云、刘景云、苏宗士、奇定帮、奇文祥、奇智慧、道劳岱、王英(保日其劳)、方巨才、铁木尔巴图、巴音道尔吉、敖特根(女)、巴图、王庆道尔吉、宝锁、扎木苏等。平均年龄十三、四岁,小的仅有十一、二岁。

五班是起义人员,1946年冬,因战争爆发,城川民族学院随中共伊盟工委迁到靖边南山。东乌审奇玉山部有一个排起义,工委把他们送进民族学院,编为第五班。

民族学院是在战争中办起来的,因此条件很差。宿舍当教室,土炕当板凳,白泥当粉笔,沙盘当练习簿,一日三餐,两稀一干,以小米为主,副食很少,一年吃不上两顿馒头。学员边学习边劳动,搞勤工俭学,自己打井、种菜、拣牛粪、拾柴禾。教学内容分文化、政治、军事三大类。文化课有语文(汉语、蒙语)、算术、珠算、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政治课主要讲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讲授《论联合政府》、《十大抗日救国纲领》、《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同时也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军事课主要是讲授军事基础知识。

学院根据教学实际和形势的需要,经常组织学员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194610月,为保卫陕甘宁边区,扫清北线的外围敌人,中共伊盟工委将第三班学员调往乌审旗海流图庙助战,使他们在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得到锻炼。1946年冬天,解放战争开始,马鸿逵进犯三边,城川民族学院提前撤到靖边李雄塔搞战勤工作,男学员大部分参加游击战争,女学员随军搞护理工作。

19478月,学院东渡黄河,到山西临县倪塔沟。一个月后又返回靖边南山。1948年春,伊东、伊西两工委为了便于管理,将城川民族学院迁到金树坪,与三边干校合并,编为三边干校第三班,班主任赵诚,副班主任郭全德。随后将学员分配完毕,完成历史使命。

附:《伊盟报》

《伊盟报》的前身叫《蒙古报》,于1936年由三边特委在定边始创,专门承担对内蒙古伊盟地区蒙古族同胞的宣传任务。

中共伊盟工委重建后,《蒙古报》遂由伊盟工委领导,报社迁往城川,易名为《伊盟报》,有蒙汉文两种版面。出版不定期,约11期,油印,版面为四开。1946年,中共伊盟工委接管了城川天主教堂的印刷机后,除发行报纸外,又兼印刷出版书籍。主要宣传党的政策、消息、通讯报道等。曾印刷出版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著作。由薛向晨负责,从民族学院调来民族干部浩帆主持具体事务,负责从采访到写稿的全部编辑工作。翻译、刻印、发行方面工作人员有党士秀、金汉文、郝生金、吴瑞明。稿件来源主要是四个方面:一、中共伊盟工委电台收听到的延安和国民党管辖区里的消息;二、中共伊盟工委所管辖城川、三段地、乌审工委一带的动态;三、伊盟工委领导的武装部队的战地报道;四、参考国民党的报纸。

为扩大发行范围,适应“白区”的特点,以达到通过国民党检查的目的,有时宣传内容也采取隐蔽方法,如刊印毛主席画像时,服饰伪装成灶王爷或财神爷,书籍、封面均改印成古典小说字样。

1947年,中共伊盟工委撤离城川,转战陕北期间,报社转移至靖边南山,报纸继续发行一直未停,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们用马驮设备,边行军边工作。白天在马背上收听广播,晚上在宿营地编写印刷,天明即可看到报纸。此期间报纸期数有所下降,但报道战况十分及时,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的自卫战争。蒙古文编辑兼翻译郝生金因连日劳累成疾,不幸病故途中。

19499月,伊盟自治政府成立,《伊盟报》正式扩编为报社机构。由中共伊盟盟委宣传部长薛向晨负责,宣传部副部长浩帆任社长。报社编制扩充为20余人。1950年,薛向晨、浩帆调离伊盟,报社由宣传部长陈乐山负责。19514月,《伊盟报》合并于《绥远报》,其蒙古文版改为《绥蒙新报社周报》,社址迁往归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