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农业区划

发表时间:2019-05-18 10:56:36    来源:达拉特旗志 >> 第五编 农业 >> 第三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农业区划

一、北部平原灌溉农业区

达拉特旗农业区北至黄河南岸,南至库布其沙漠北侧,西起中和西镇,东至吉格斯太镇。南北宽19公里,东西平均长133公里,内辖13个乡镇、124个行政村、796个生产合作社,有国营农牧林场(站)5处,乡办集体林场(站)8处。农户总数为38 048户,农业人口为64 529人,占全旗农业人口的65.1%。总劳动力94 307人,占全旗总劳动力的71.6%。土地面积为316.1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5.7%,人均土地19.2亩。其中,耕地831.3亩,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62.4%,人均耕地5.1亩。

该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糜黍、马铃薯为主,占全旗粮豆面积的58.1%。平均粮食单产达250余公斤,总产量占全旗粮食总产量的80%。经济作物以葵花、胡麻、甜菜及瓜果、蔬菜为主。油料产量占全旗油料总产量的81.1%,甜菜种植面积和商品率均占全旗第一位。该区是全旗粮、油、糖商品生产主产区,是国家和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1996年后,该区大兴农区畜牧业,以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主,成为城镇人口肉、奶、蛋、禽来源基地。大小畜占全旗牲畜总头数的31%。该区有林面积26.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9.4%。有果园5000亩。农、牧、林、副各业比重为:种植业占69.4%,牧业占11.5%,林业占21.9%,副业占3%。人均收入比全旗平均水平高20%。按照土质、耕作及灌溉条件,又分为北沿滩、南沿滩2个类区。

该区有5大特点:(一)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增产潜力大。(二)水资源丰富,有良好灌溉条件。(三)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四)小麦、玉米、甜菜、瓜菜等农产品形成全旗的拳头产品,商品率高,优势明显。(五)人口集中,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农田机械化作业程度高。

二、中部沙梁旱作农业区

该区位于库布其沙漠带两侧,西起中和西镇南部、蓿亥图乡北部,东至吉格斯太镇南部、马场壕乡北部。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22公里,土地面积为562.4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5.8%。区内包括1个苏木和5个乡的部分区域,共48个村,306个生产合作社,7855户农户,2130户牧户,人口44 110人,劳力16 965人。有国营林牧工作站5处,乡办林场及治沙站10处。该区地域辽阔,人均土地127.5亩。耕地只有23.7万亩,仅占该区土地的4.2%,占全旗耕地的18%,人均5.4亩。

该区播种面积只占全旗总播面积的15.3%,粮食作物以糜黍为主,其次为马铃薯。沟塔地种植部分小麦、玉米,只占粮豆面积的14.8%。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主要是葵花、大麻籽、胡麻等。

该区有林地62.6万亩,有果园600亩,森林覆盖率为10.5%。牧业用地占该区土地面积的48%,每头标准畜占有草场10亩。农、林、牧、副各业比重为:种植业占30.4%,牧业占34.5%,林业占29.7%,副业占4%

该区以库布其沙漠主沙带为界,分为南北两侧侵蚀边缘区。特点:(一)属沙漠地貌,气候干燥、炎热,温差大,雨量少。(二)地域辽阔,宜林,宜牧、宜农;(三)水土资源差。

三、南部丘陵旱作农业区

该区是鄂尔多斯台地北部的丘陵区,西起蓿亥图乡,东至马场壕乡,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25公里。辖8个乡镇、53个行政村、409个生产合作社。有国营林牧场和水土保持工作站4处。总农户9603户,农牧业人口44 06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75人,农业劳动力20 444人。总土地面积349.7万亩,占全旗的28.4%,人均土地79.4亩。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19%,人均耕地6亩。以旱作农业为主。

该区粮食作物以糜、黍和谷子、荞麦等杂粮种植为主。马铃薯、豆类种植较少,部分沟塔地种有少量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以葵花、油菜、胡麻等作物为主。粮食总产量占全旗粮食总产量的7.6%8.7%,油料总产量占全旗的6.8%8.2%,种植业产值占全旗种植业总产值的7.1%

该区森林覆盖率约4.8%,有可利用的天然草牧场227.6万亩,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65.1%。牲畜总头数约占全旗总数的33.3%,是一个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的农牧结合区。该区地处十大孔兑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地下水埋藏深,少雨干旱,往往造成农作物无收成。但这一地区,沟川地水源丰富,可建设小型高产稳产农田。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