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更多

伊金霍勒旗农业概况

发表时间:2016-04-29 16:22:25来源:伊金霍洛旗志 保存打印关闭

一 农业区划 

(一) 东部丘陵沟谷杂粮区

伊旗种植业根据1981年区划报告原则上可分为两个区。东部鄂尔多斯高原黄土丘陵沟谷杂粮区,总面积3330264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包括新庙、纳林陶亥、哈巴格希、红海子、布尔台格、伊金霍洛、布连、合同庙等8个乡、苏木,46个行政村,332个合作社,38316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1%,区内有耕地198506亩,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31%,人均耕地5亩,畜牧业和种植业比值为1∶1.5。1981年6月底,牲畜总头数为175288头(只),1982年粮豆总产8406420公斤,占全旗粮豆总产的41.9%。

本区地势起伏较大,基本是沟谷川地交错分布。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土壤组合中以栗钙土为主,其次风沙土,还有零星分布的黑垆土和黄绵土。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5%左右。如果大量开垦种植,会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必须采取以种树种草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适当种植饲草饲料作物,沟塔地可以尽量发展水浇地,大力种植各种高产粮豆作物和经济作物。

本区地上地下水资源缺乏,只能用沟谷两岸的渗透水发展水浇地,雨季可以引洪澄地。1982年前,全旗80%以上的水浇地都集中在这个区。

本区1981年粮豆播种面积为88769亩,主要农作物组成及分布特点是:

麦类作物 739亩,占8.3%;

谷子 10364亩,占11.6%;

糜子 30658亩,占34%;

大豆 809亩,占0.5%;

高粱 2291亩,占2.6%;

玉米 10750亩,占12.1%;

薯类 9655亩,占10.8%。

本区1981年粮豆作物总产量为8409120公斤,平均亩产94.7公斤。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及在本区与全旗同类作物所占比例见附表7—1。

111.png

 

(二 )毛乌素沙地梁滩相间旱作区

毛乌素沙地梁滩相间旱作区,大体分布于伊旗西部,总面积5603037亩,占全旗总面积的63%,包括新街、台格、红庆河、公尼召、台吉召、苏布尔嘎、纳林希里等7个乡、苏木、镇和东部区的新庙乡曼赖梁村、纳林陶亥乡淖尔壕村及霍洛林场作业区。本区共有98个行政村,569个合作社,82242口人,占全旗总人口的68%,耕地面积199605亩,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63%,人均耕地2.4亩,牧业与种植业用地之比为1∶1.5。1981年6月底牲畜总头数为43万头(只),占全旗牲畜总头数的68%,人均牲畜5.3头(只)。1981年粮豆总产11607332公斤,占全旗总产量的57%。

本区属毛乌素沙地残省区,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年降雨量在360毫米左右,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次是栗钙土和沼泽草甸土,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5%,适宜发展林业。种植业以旱作为主。

本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以发展以井灌为主的小型水利。

1981年,本区粮豆播种面积为155467亩,主要农作物组成及分布特点是:

麦类作物 4885亩,占3.1%;

糜子 64581亩,占41%;

谷子 16199亩,占10.4%;

玉米 10607亩,占6.8%;

高粱 1125亩,占0.7%;

大豆 1058亩,占0.7%;

薯类 18033亩,占11.6%。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本区是以糜子为主要栽培作物的旱作区。

 二 耕地

(一 )旱地

伊旗自清代开垦以后,耕地逐年增加,到解放前的1949年,全旗耕地面积达123.2万亩,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9.85%,每一农业人口耕地24亩,粮豆作物平均亩产21.9公斤,解放后,50~60年代初,耕地面积仍在增加,到1960年,总耕地面积达144万亩,为历史最高峰。60年代初,人们已经吃到“倒山种田”、“广种薄收”的苦头。风沙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愈加明显,全旗上下对农田基本建设开始重视,逐渐压缩耕地面积。到70年代中期,全旗总耕地面积压缩到37万亩,人均耕地规定不超过四亩。在农业生产上,全旗开始走上了一条“少种、多收、高产、稳产”的路子,不断扩大旱地的施肥面积,选用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旱作农业基本上摆脱了原始粗放的经营方式。

伊旗的旱地主要有五种类型,即:滩地、梁地、沙地、塔地和排子地。

滩地 地表较平坦宽阔,地下水位较高,带有程度不同的盐碱,土壤类型多属盐化草甸土,农作物产量居中。耕作较稳定,施肥较普遍,高产可达250公斤左右。主要分布在新街、台格、红庆河、公尼召、合同庙等地。

梁地 地表多为起伏不平,地下水位低,土壤类型多属粗骨栗钙土、黄绵土、栗红土及黑垆土,农作物产量居中下,高产可达200公斤左右,耕作较稳定,施肥也较普遍,主要分布在纳林希里、苏布尔嘎、哈巴格希、布连、布尔台格、纳林陶亥、新庙等地。

沙地 地表凸凹不平,未开垦前多长沙蒿,地下水位低,土壤类型多属风沙土,农作物产量居下,高产可达60公斤左右。耕作不稳定,一般是开垦以后耕种二至三年即放弃。主要分布在伊旗西部和南部地区。解放前直至五六十年代全旗总耕地面积中,大部分为沙地,后因开垦造成严重沙化,沙地逐渐退耕还林还牧,到70年代以后,基本变为林地和牧场。

沟塔地 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丘陵山区的河沟川畔。地块较小,地表平坦,多数由洪水冲积而形成。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类型多属洪淤土。农作物产量较高,高产可达300公斤左右。耕作稳定,普遍施肥。主要分布在布连、布尔台格、纳木陶亥、新庙、哈巴格希等地。

排子地 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地表平坦,地下水位高,盐碱较多。为使地下水和盐碱不侵害农作物,一般以十米左右为距挖排涝壕,排水排碱,土壤类型多为盐化草甸土,农作物产量在旱地类型中为最高,高产可达400公斤左右。耕作稳定,普遍施肥,俗称“旱涝保收地”。主要分布在新街、台格、红庆河、布连等地。

(二 )水浇地

解放前,伊旗水浇地极少,到1949年,全旗水浇地面积仅有1738亩,又以零散状态分布在东南部的新庙、纳林陶亥和布连等地的河塔沟畔地带,都以河水或泉水自流灌溉,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水浇地极为少见。有些土地大户为了解决蔬菜问题,也有靠河水、泉水或井水浇几分或几亩的。

解放后,党和政府号召人民群众兴修水利,并逐年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帮助群众发展水浇地,群众也逐步提高了对水浇地的认识,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农业合作化开始直到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水浇地有了很大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到1989年,全旗水浇地面积发展到45700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的水浇地由1949年的0.035亩增加到0.39亩;平均亩产由原来的15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公斤左右。小面积的玉米、高粱的最高产量有达1000公斤以上的。全旗水浇地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外流河谷地段和南部内流河谷上游。

1950~1957年,伊旗水浇地发展缓慢,七年间,全旗共发展水浇地7437亩。1958~1959年水浇地有了很大发展,仅1958年一年就发展16233亩。1959年又发展10071亩,到1960年,全旗水浇地发展到37593亩。但是,这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水利建设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又因发展过快,水肥和管理技术跟不上,效益不高,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1961年初,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克服了从1958年以来的盲目冒进,水利建设也开始讲求实效,全旗水浇地从1960年的37593亩下降到1961年的12973亩,1962~1963年继续退缩,到1963年,水浇地降到了101.63亩。1964年开始又有所回升,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前夕,全旗水浇地又发展到53820亩。

1967年,“文化大革命”进入了“夺权”斗争,农民都卷入了这场运动,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1968年“夺权”斗争结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但紧接着又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挖内人党”,使许多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蒙受不白之冤,不少地方生产处于半瘫痪状态,到1970年,全旗水浇地面积下降到35943亩。1971年以后,“文化大革命”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逐渐平息,全国又开展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大批国家干部下基层,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到1976年,全旗水浇地发展到72400亩,农牧民人均0.7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农业学大寨”本来就是领导者的意志,群众对“吃大锅饭”早就深恶痛绝。1976年底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党的思想路线逐步回到“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来,群众不愿吃“大锅饭”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1977年开始,集体水浇地逐年下降,到1981年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时,全旗水浇地下降到27355亩。农民承包土地初期,原来集体利用的水利工程大部分废弃,主要靠增加肥料、选用良种、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1982~1983年,全旗水浇地仍为下降趋势。当地历来有“十年九旱”之说,春旱年景偏多。春墒不好,就不能按时下种,必然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倘若遇上大旱之年,就会大量减产。到1984年以后,农牧民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对一部分旧的水利工程又开始修复利用。同时,又因地制宜开展了小型水利建设,以挖大口井和水仓井为主。农户之间自愿互助,采取变工的形式,轮流打井兴修水利。本着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国家在投资和贷款方面给予大力帮助。1989年,全旗水浇地发展到45700亩,平均亩产由集体经营时的200公斤左右,增加到400公斤左右。

(三) 土壤改良

伊旗土壤有7个土类,14个亚类,35个土属。地带性土壤有黄绵土、黑垆土、栗钙土;隐约性土壤有草甸土、沼泽土、盐土。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化物不断吹失、搬运和堆积,形成了风沙土、沙化土。土壤由东南部的黄土过渡到西北部的淡栗钙土。东南部土体较厚,西北部土层较薄,伊旗以栗钙土和风沙土为主。栗钙土2184836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5.3%;风沙土5280007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1.2%。土壤比较贫瘠,土壤质地多为沙质、沙壤质,结构松散,土壤有机质较低,物理性粘粉较少。全旗土壤平均含物理性粘粉0.428%,其中黑垆土有机质含量较高,而风沙土有机质含量最低。

伊旗耕地的土壤以盐化草甸土、洪淤土、栗红土、黄绵土、粗骨钙土为主,此外还有少量黑垆土。耕地土壤相对而言是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钾有余,氮磷钾比例失调。盐碱和风沙是本地农田历来的两大自然灾害。全旗多半耕地表土结构松散,易随风流动,不仅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而且农作物幼苗会受到风沙的致命危害。有些地方一年种几茬最终仍是缺苗断垅甚至不能捉苗。盐碱土除了盐碱本身对农作物的侵害以外,还会使土壤遇涝积水,遇旱板结,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伊旗的土壤改良对农业生产的关系十分重大。

盐碱地改良方法

挖排涝壕 盐碱地上挖排涝壕是改造盐碱地最根本的措施,早在解放以前,当地农民就发现了“碱随水来,碱随水去”的这一自然规律,他们在水位较高、低洼潮湿的盐碱地上隔十米左右挖一道一米上下的壕,有些壕终年流水不断,有些壕可以排出多余的雨水,地里大量的盐碱就随水而去,大大减轻或完全解除了盐碱对农作物的危害,效果十分明显。

垫沙坝沙 盐碱地上适当垫沙,可以起到压碱和疏松土壤结构的作用。五六十年代垫沙主要靠担子和单人推土车,70年代以后全旗逐渐普及了胶轮小平板车,小四轮拖拉机也越来越多,土担子和土车子与农民永远告别,除了人工垫沙以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在冬春季节利用柴草在盐碱地上借风力坝沙,年复一年,也可起到人工垫沙的作用。

多施有机肥 盐碱地上多施有机肥料和铡碎的柴草,增加腐殖质,改变土壤结构,这种方法从解放以后一直比较重视。

草田轮作 盐碱地通过种植豆科和禾本科绿肥,与粮食作物轮作,也能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变土壤性能。这种方法主要施行于70年代以后。

风沙地改良方法

沙地垫泥 在伊旗,盐碱地上垫沙从农业合作化以后就开始了,而在风沙地上垫泥却是从1975年才开始的。

这年秋末,伊旗党委和革委结合全旗开展的路线教育运动,强调“以土为中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动了全旗15个农村人民公社的824个生产队,队队开展改土垫地的基本田建设。从头年的秋后直到第二年的春耕之前,每个生产队除了牧工和饲养员及病人以外,所有整、半劳力全部投入改土垫地。参加的整半劳力达37000多人,起鸡叫睡半夜,一连干了4个多月,只要是常年耕种的土地,要求盐碱地全部垫沙,风沙地全部垫泥。1976年又干了一冬春,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连续二年垫了两遍,使多年来的“起风地”变成保水、保肥、保苗的“三保地”。“沙地垫泥”这一新的实践使人们第一次明白:风沙地通过改土可以消除风沙的危害。

多少年来,人们对付风沙总是从“挡风”这个角度采取办法,最早是用沙蒿栽“风界子”,后来用沙柳营造防风林带,但是这些办法也不是“万全之策”,仍不免在“风界”或林带附近积聚大量流沙,风害减轻,但并没有根除。只是经过适量垫泥以后,才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使流动的风沙土固定下来。这样,面积不太大的地块,只需在外围营造些乔灌结合的林带即可,耕地中间不再需要近距离林带。因为林带不仅本身要占一部分耕地,而且在林带附近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地方经改土以后已将部分耕地中间的林带取消。

引洪澄地 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将春夏洪水引入风沙地,利用洪水带来的淤泥和地表肥土改良土壤,这种洪水淤过的地当地人称“澄泥地”,这种地不仅可以起到沙地垫泥的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土地肥力。经多年淤积,澄泥加厚,可变成耐旱耐涝稳产高产的特等好地。

风沙地通过掺加粘土,增加了土壤中的无机胶体(即有机肥料及有机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伊金霍洛旗土壤养分分级表

222.png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