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更多

乌审旗概况

发表时间:2016-10-22 22:19:25来源:《伊克昭盟志》 保存打印关闭

 旗境、人口、交通

 

乌审旗即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现在札萨克特固斯阿穆固朗,是额璘臣从子格琳沁的后代。格琳沁于清顺治六年来朝,封札萨克固山贝子,世袭罔替。佐领四十二额。牧地东至察汗额尔吉五十里接郡王旗界,南至长城二百三十里接榆林界,西至摩多图察汗泊百三十里接鄂托克旗界,北至阿独子脑包百五十里接杭锦旗界,东南至察汗鄂博百里接榆林界,西南至介喀图瑚拉琥二百八十里接横山界,东北至哈连图泊百里接郡王旗界,西北至察汗扎达海八十里接杭锦旗界。全旗面积为四万两千余方里。

人口蒙人二千二百二十四户,一万一千余口,汉人约八百余口。蒙人有许多是郡王旗、札萨克旗的侨民,这是因为牧地被垦,不习于农耕,而来牧放的。蒙人多不谙国语。

旗内交通不发达,到处沙丘,开辟大道,亦嫌困难,公路更无法兴筑。现有通榆林及东北经札萨克旗、郡王旗去包头大道,然往来行人绝鲜。没有邮局,也没有电台,为伊盟交通极困难之一旗。

 

王府

 

王府原驻地为哈巴诺尔,现通称乌审营盘。

起伏的沙丘间,夹杂着野生的红柳,一望是广漠无人的牧野;这是乌审旗境内的景象。但是王府所在地却是一片平坦的草原,前面有满生牧草的牧场。这不能不说是王爷选择居地的煞费苦心了。

王府的房子较鄂托克旗王府略多一些,但建筑得并不“富丽堂皇”,只是三进房子。大门前一对旗杆,两个石狮子,这算是表示王公府第的与众不同处。大门内天井,两旁各有厢房七间,进二门是正式院落,七间正房,内供佛堂。扎萨克的寝室在东厢房。王府的外面没有围墙;但已在四角上筑起碉堡了。

旗政府在王府的西侧不远。但房子不及二十间,为伊盟各旗旗政府房子最少,最简单者。但正房是翻修的,尚新鲜可观。王府北五六里处有围子,名为营盘,为旗下军队的兵营。方约一里,里面有房屋四十余间。现在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司令部,驻在那里。

王府跟前的草地上有放牧的羊群、马群,出没于黄沙白草间,再加上抗日游击支队的军士每日操练,号音呜咽,王府的寂寞被遣除了。

 萨克与旗政府

 

札萨克特固斯阿穆固朗,通称特王,名奇德山,年近四十,通国语,已剪去发辫,吸鸦片。封爵贝勒。任绥境蒙政会委员。为人忠厚老诚,有国家民族观念,颇知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他曾因旗内的变乱,在陕北榆林居留四年之久,与八十师前师长井岳秀极有交情,井师长助他平定旗下的叛乱者,因此与陕北地方驻军的感情尚融洽。

特王对于旗政府的事差不多全交其三弟奇玉山(东协理)和其妹夫鄂宝山办理,他是坐享其成的。旗政府的组织仍旧。

东协理喇德那班则尔,汉名奇玉山,西协理扎那班则尔(通敌正法),管旗章京图孟巴雅尔,东梅林布音雅尔,西梅林瑞格登多尔济克尔济。

于政制度虽仍健全,但以旗民素称强悍,多不遵行,这在施政者,颇多棘手。

 

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

 

乌旗的军队约有四百余人,向无正式编制,虽有保安队名义,由特王兼保安司令,但并未按保安队编制,一仍旧日的团长、营长、连长等名目而已。

抗战以来,蒙旗抗日部队继出,乌审旗的保安队乃改为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由东协理奇玉山任支队司令。下设两大队,每大队属三中队,每中队属三分队。但人数未增,仍为四百余人,枪马齐全,其编制如下:

支队司令:奇玉山

参谋长:陈有明

第一大队队长 汗龙马拉达

第一中队队长 阿龙巴雅尔

第二中队队长 巴图鄂齐尔

第三中队队长 开里布

第二大队队长 鄂宝山

第四中队队长 土默勒

第五中队队长 塔尔巴

第六中队队长 汗龙马拉达(兼)

自成立以来,训练尚称积极,经费也有来源,较之以往大有进步了。

 

仕官人物

 

东协理喇德那班则尔,汉名奇玉山,是特王的三弟,年二十八岁,国语很好,崇尚汉俗。少年任事,有志振作。特王依之为股肱,旗下政务,可以主持,并任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司令,为乌审旗的首要人物。

西协理现尚无人。前西协理扎那班则尔,勾结敌伪,今春被新编第三师逮捕,奉命就地正法。

管旗章京图孟巴雅尔,年已老迈,对于旗政不能有所主张。

东梅林布音巴雅尔,西梅林瑞格登多尔济克尔济尔,均为六十以上的人,追随特王,矢勤矢忠,但遇事则不能主持,不过按时到旗政府值班而已。

特王的妹夫鄂宝山,现任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第二大队队长。他在旗下是一实权人物,过去就是团长,握有旗下的军权;现在对于旗下的军政,仍能主持大半,特王很倚重他。他的年龄才三十余,会说国语,有精明的辨事手腕。

 

喇嘛庙与喇嘛

 

乌旗的召庙共有二十座零半,因为有一个召庙是与札萨克旗共有的。最大的召是乌审召,位于王府东北八十里,建筑工程浩大,金碧辉煌。特王时常幸临那里去休息,或者是去诵经祈祷。其他召庙计有:察汗庙、梅林庙、班禅庙、桃尔庙、马哈图庙、乌兰图拉亥庙、卜花湖新庙、海流图庙、舍留图庙、哈利庙、班定都棍庙(此庙与札萨克旗共有)等。

全旗共有喇嘛四千一百一十名。

喇嘛的势力,仍尚稍减。因为特王笃信喇嘛教,时常往各召庙诵经祈祷。而旗内牧人仍然度其游牧生活,对于他们旧日的信仰不会骤减的。

 

税收、教育

 

乌旗境内没什么特产,土地也不十分好,放垦的地也不多,因而税金的收入也不多。全年共可收地租二万余元,另外还有点水草捐等。税金的收入多半归特王手中,余者便由各仕官表分了。

教育很落后,当民国二十六年教育部通令各旗成立学校时,乌旗仅将教育部所发的开办费、补助费领到,小学校并未成立。迨后成立是由旧日的私塾改设的。现在已正式成立了。设于旗政府南十余里处。东协理奇玉山任校长,汉文教员一人,学生二十余人。土屋三间,弦歌未绝。奇玉山颇知教育之重要,曾计划建筑新校舍,加以扩充,多招学生。

现在学校经费,仍为教育部所发的补助费。

供给学生膳宿、书、墨、纸、笔。所用课本为中华书局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小学课本,但残缺不全。

 

出产 

乌旗内的盐淖碱淖虽不如鄂托克旗之多,但也有数处,惜未开发。与札萨克旗交界处的茶干淖,广约二十里,产碱,曾一度与商人开采,年收租洋一千五百元,现在停办了。王府附近的胡亥淘劳盖淖,广约十五六里,出产大盐,也曾一度开采,而盐质较鄂托克旗产的为佳,但现在无人经营停止了。又莽哈图淖也出盐,未开采。

乌旗所产的盐碱,品质都比鄂托克旗为高,在交通上也比鄂旗方便,可以北去包头,南下陕北,路程较鄂旗近,这如果能加以经营,必有可观。

境内还有银矿,但无人注意,埋藏量不明。

此外便是皮毛的出产了。但这里所产的皮毛品质不良。所产的马,身体小巧,善走,异于他旗所产。

沙柳,在乌旗产生的不少,是一种丛生植物,生于沙丘中间,到处均有,采作燃料极好。沙柳的枝条上有一层薄淡的白色,取之可以制造金鸡纳霜,这种药材,向未为人注意。

 

垦地

 

在伊盟中,乌审旗放垦是最晚的了。直到现在,旗内大部分仍保持着游牧生活。并且有些放垦的旗的牧人还视此为游牧的“乐土”,侨居而来,依然营着旧日生活。这样的迟迟不见进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旗内的可耕地太少,遍处沙丘,不能垦殖。靠近长城边界可耕地已经放垦了,但多划入榆林、横山两县属,旗政府已失去土地所有权,并不能在那里施政。近来旗政府也知自己放垦招农了,而蒙民由于生活的需要也有种地的了。耕地日渐增加,招来的农民多为榆林人。

乌旗的面积四万两千余方里,报垦地一千九百三十余顷,未报垦地约两千顷,内可耕地约八百顷,不堪耕种地约一千二百顷,报垦已经全放了。乌旗的耕地为伊盟中最少者。在农垦上,无何发展。

 

商业

 

乌旗的商业,仅有边客出没其间,贩卖牧人的日用品:茶布烟糖。境内没有骤居的村落,没有固定的商号存在,有之也不过是边客们搭的一座圆形的土屋,临时居住,或者是边客的“羊场”(边客向旗政府租来的草地牧羊场)所在,才住下来。

来这里的边客多是榆林人,发财的也很多。榆林城里有九家商号是由边客发起来的。近年来虽然生意不景气,但边客们的来往,迄未稍减。

 

对外关系

 

乌旗的民气特悍,过去伊盟各旗封之均有戒心,又兼多年内讧,人们更以异样眼光视之。但抗战以来,此种态度变化了。因为特王对抗战的表示较为积极,各方对之大为欣然。与盟长沙王的感情增进。与绥远省方的关系也进一步亲切。

特王居榆林很久,与八十六师前师长井岳秀颇友善,井师长曾助之平定境内叛乱,所以与陕北地方驻军有传统的融洽感情。

特王并未入京,对于中央未免有隔膜之感,然其心目中并未忘入京之意。

注:1939年,边疆通讯社编写的《伊克昭盟志》,1942年铅印300本。后国内失传。后来美国印第安大学教授官布扎卜先生从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找到该书影印件寄回国内。)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