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更多

告别“土坯村”共绘“永兴”图

发表时间:2016-06-19 21:08:41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保存打印关闭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东部,阳巴线穿村而过的便是永兴村,往北3公里是日夜流淌的黄河。一个小聚居集中居民点上,砌砖、上梁、刷涂料,工人们流水作业各司其职。一块展板上,有新居规划,也有这个村子未来雄心勃勃的打算。

永兴村人均不足10亩地,“分割而治”,有一户人家的12亩地甚至被分为26块,机械化作业根本无法实施。镇里的包村干部折小光每次说起来,都觉得“撅肠”。确实,在沿河地区,大部分农村都是机械作业,有的已经实现连片作业,永兴村实属特例。

永兴村的4个自然村有常住人口604户,传统的种养殖业已经“养活”不了年轻人,外出打工是老常态,土坯房的墙角下经常蹲着晒太阳的老人……

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通过三种模式,永兴村先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上“开刀”。一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装修、统一管理”的思路,采取小聚居模式,为278户农户以社为单位实施新建3处聚居点,配套道路、管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实现农村社区化管理;二是充分尊重农户就地居住的意愿,对65户危旧房屋拆除后就地新建,全部纳入危房改造项目;三是对不在搬迁新建和危房改造项目范围内的261户农户的房屋进行维修加固。同时,全力推进街巷硬化、安全饮水、校舍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超市建设等工程,在硬件设施上实现“跨越”。

折小光只在过春节时休息过四天,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永兴村“泡着”。他说“恨不得三头六臂”,来处理各种事务。

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永兴村逐渐“脱胎换骨”,向过去“告别”,村民的脑子也开始转弯。

“我以前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儿,现在这新房起来了,我还种了不少果树,感觉又有了年轻时的劲头,走亲戚时说话也有底气了。”王翠莲指着眼前的新居美滋滋地说。她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丈夫看病先后花去了几十万元还是撒手人寰。政府补贴5万元,不花一分钱她就圆了多年的新居梦。

 “输血”只是暂时的,“造血”才是永兴村持续兴旺之道。为此,在推进“十个全覆盖”过程中,永兴村积极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据土壤特点和水资源优势,发展500亩以枣树为主的经济林种植和水禽水产养殖业,推动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同时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集中化养殖,结合异地搬迁政策,进一步整合原有宅基地,扩大耕地面积,种植优质饲草料,以种促养。

“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目前,全村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500亩,建成了农家乐、渔家乐12家。今年已完成60亩红枣、脆枣、油桃和100亩紫花苜蓿的种植,同步完善了滴灌和喷灌等基础设施,预计三年后挂果收益。村民的房前屋后种的都是经济林,目前种了12 000株梨树、杏树和枣树。”折小光介绍说。

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永兴村在扶贫攻坚方面也下了大力气。永兴村现有贫困户64户,其中,30户国家级贫困户已全部纳入异地搬迁,可入住小聚居点。村里将依托发展主导产业和金融贷款支持、生态绿化建设等措施,带动他们稳定脱贫。有了产业,村民心齐了,劲足了,永兴村“永兴”的幸福前景触手可及。(张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