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鄂尔多斯情网
鄂尔多斯市档案史志馆主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组织机构
市情概览
时政要闻
工作动态
学术研究
数字史志
鄂尔多斯印象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网无用
>
达拉特旗
>
地情民俗
达拉特旗社会风俗——饮食
2017-09-04
蒙古族人主食以牛、羊、肉、炒米为主,食用牛奶和奶制品(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酪蛋子)。羊肉、牛肉分热食和冷食两种。羊肉有手扒羊肉、全羊(俗称放五杈、摆羊背子)、涮羊肉、炖羊肉等多种吃法。宴席以全羊,手扒肉为上品,人食者用刀自割自食。民国以后,由于蒙汉杂居,交往频繁、饮食习惯相互影响,蒙古族人也开始吃一些素食,慢慢习惯于主食以粮食为主。
汉族人的主食主要是糜米、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等。境内梁外地区的汉族人以糜米、荞面为主,沿滩以白面为主。90年代后,大米也已成为各地蒙汉居民必备的主食品。
在人们生活... [
查看更多
]
达拉特旗社会风俗——服饰
2017-06-19
清朝时,蒙古族人一般着长袍(蒙古袍),男式长袍较肥大,右大襟系扣,下摆两侧开衩,领、襟、袖口、下摆均镶边,袖长,领高,穿时系腰带。袍色多为蓝色或棕色,随季节分单袍、夹袍、棉袍、皮袍,头戴礼帽,脚穿蒙古靴。蒙古族女式长袍做得较紧身,袍多为红、粉、绿、天蓝色,蒙古族妇女一般都戴头巾,头巾质料有布、绸、绢等,姑娘们将头巾在头上绕一周,露出头顶,然后在右侧挽一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头巾穗头。姑娘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已婚女子身着坎肩。发式,未婚女子均留一条长长的辫,... [
查看更多
]
达拉特旗姓氏构成
2017-04-24
一、蒙古族姓氏
清朝之前,蒙古族人多以部落或部族名相称,其部落或部族名称渐渐成为蒙古族人口的姓氏。清朝政府明文规定蒙古人不得取用汉姓,也不能用汉字表示其姓,并对蒙古族人口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取消了蒙古族部落原有的传统体制,部族、部落成员变化很大,其名称逐渐失传。也有少数保留下来,继续作为姓氏使用。
旗内蒙古族姓氏有的根据意译用汉字取代。如“沙拉努特”姓氏,汉译为“黄”姓;“郝尼楚特”姓氏,汉译为&l... [
查看更多
]
达拉特旗礼俗——献哈达
2017-04-05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用于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者和贵宾表示尊敬等。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长为5尺左右,宽度不等。对长辈,献者要略弯腰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敬鼻烟壶也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晚辈同长辈见面时,晚辈要曲身鞠躬,双手将鼻烟壶敬献给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之间,只用右手互相交换鼻烟壶,并从壶中倒在手心里一点鼻烟用手指蘸一下,抹在各自的鼻孔上...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