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品之鉴 探优质之路

发表时间:2023-06-06 09:38:39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本期推介

 

二等论文第一篇

《读精品之鉴  探优质之路》

 

作者

 

曹燕(鄂尔多斯市档案史志馆)

 

读精品之鉴  探优质之路

 

  要: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实施以来,充分发挥精品年鉴和试点区域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断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年鉴。鄂尔多斯年鉴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树立“争创精品、提质增优”的精品意识,借鉴精品年鉴的好经验好做法,因地制宜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流程管控、表现形式创新、突出特色设计等方面加强鄂尔多斯年鉴编纂工作,用年鉴之音记录好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鄂尔多斯新篇章”的发展史,着力推进鄂尔多斯志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精品年鉴  探索对策  年鉴编纂 

 

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自治区地方志研究室关于《“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精神,通过认真研读江苏省连云港市、湖南省长沙市、北京市朝阳区、山西省孝义区4家中国精品年鉴的制作经验。结合学习体会、年鉴编纂实际,下面对鄂尔多斯年鉴编纂,浅谈几点思考和探讨,以期交流指正。

 

一、深悟“精品工程”意义,坚定争创精品年鉴的信心

 

实施精品年鉴是培育精品意识,提高年鉴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年鉴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根基所在,也是年鉴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坚持创新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步骤。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实施以来,充分发挥精品年鉴和试点区域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断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年鉴,引领推动年鉴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精品年鉴工程是提高年鉴质量方面探索出的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使这项探索工程和创新工程能够积累经验,发挥引领作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地方志工作在市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志鉴事业有着良好发展态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主要是:少数部门对年鉴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做到按时交稿;旗区地方志部门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不足;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业务能力亟待提升;年鉴内容亮点不突出,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与开发利用工作相对滞后等。如何通过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推动鄂尔多斯年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学习精品年鉴的编纂经验,借鉴先进单位的管理方法,淬炼人员责任心,培养人员敢于担当作为的进取精神就是鄂尔多斯志鉴事业快速走向精品化道路的有效途径。

 

只争朝夕,勇毅前行。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地方志事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年鉴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真完成年鉴事业在发展改革大局中的目标任务,这是年鉴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新时代,鄂尔多斯年鉴人要树立“争创精品、提质增优”的精品意识,借鉴精品年鉴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利用年鉴这种年度资料性文献,及时记录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鄂尔多斯新篇章”取得的新成绩和新经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现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等。更好地积累地情、国情资料,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浓墨,绘重彩。

 

二、借鉴“精品年鉴”经验,探寻鄂尔多斯年鉴提质对策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编纂能力

 

专业引领,人才为本。人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关键、核心所在。年鉴编纂队伍整体水平决定了年鉴编纂质量。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培养专业工匠,是推进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大计①。以北京朝阳区地方志编纂队伍为例,区领导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在历经两次机构改革,区地方志办人员编制不减反增,从5名增至9名,还增设10名长期返聘人员名额,为打造精品年鉴提供了人才支撑。就是在这样一个专业而强劲的编纂队伍的努力下,《北京朝阳年鉴》自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精品年鉴后,2020卷和2021卷也接连入选“中国精品年鉴”名单。山西省孝义区是1992年撤县设市,成立年鉴项目组,参与编纂人员达20人,采取自采自编的模式。温州市地方志办与温州大学、宁波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高校学生实习基地,常年接收学生加入编辑队伍,参与编辑校对工作,为年鉴事业贡献编辑力量。可见一个坚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对年鉴编纂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地方志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地方志工作职能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如果在人员编制、队伍建设上依旧延续以前配额,地方志的工作人员就会变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②。借鉴先进单位经验,建议从“抓队伍、抓培训”两个环节入手,加强鄂尔多斯年鉴编纂队伍建设。队伍方面:一是从编制内考录和编制外招聘两个渠道同时进行。除政府部门的在编在职队伍以外,还向社会聘用一些专业人才,如聘请高校教授、地情专家、社会人士,还有对年鉴工作怀着感情已退休的老同志担当志愿者,并发放聘书增加他们的荣誉感。他们或承担某一部分稿件的编写校对工作,或直接提供有价值的稿件,作为在职队伍的有力补充。二是从专业人才储备方面加强。档案史志馆可申请成立就业见习基地,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在校相关专业大学生开展地方志专业培训,并给予就业见习基地实习机会,这样既能把科班大学生力量充实在编辑队伍中,也能通过“方志进校园”宣传活动,宣传推广本地区地方志工作。培训方面,编辑能力是年鉴编纂人员一定要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学习和编辑实践中获得的,离开了学习和培训,能力、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抓培训建议以“专业进修、外出学习、定期轮训”三种方式开展,加强鄂尔多斯年鉴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对年鉴编纂人员要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对新、老编纂人员要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素养。新员工实现编鉴人员岗前培训全覆盖,着重从协调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文字处理能力、迅速反应捕捉最新信息能力和社会发展前瞻洞察能力等方面培养综合能力建设。老员工进行专业进修,夯实专业素养。对各单位供稿人员进行定期轮训,提升供稿质量。闭门造车,不如见贤思齐,带领地方志工作人员“外出取经”,实地观摩,探讨经验方法,开拓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同时,制定年鉴人才培养、引进等政策措施,探索将年鉴学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方式方法,造就一批年鉴理论研究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年鉴编纂、研究队伍。

 

(二)完善工作流程,加强过程管控

 

无规矩不成方圆。年鉴的制度化、规范化是保证年鉴队伍稳定和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在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趋势下,机构人员明确分工才能驱动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这方面北京朝阳区地方志办、连云港编辑部的工作方法值得借鉴。《北京朝阳年鉴》供稿工作采取百分制考核,从“交稿时间、稿件质量、对接态度、组织管理”等方面,制定工作量化评价标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并在全区通报,对区内优秀年鉴主笔人进行表彰。连云港编辑部在组稿、编辑、校对、落实专家意见等阶段都实行分工责任制,定期召开交流沟通会议,通报进度情况,研究解决问题。

 

借鉴这些地区好的工作方法,鄂尔多斯年鉴也可以从编辑和供稿两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在编辑阶段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察通报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和完善编鉴业务制度和主编责任制,确保在年鉴编纂的每个环节上均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供稿阶段,年鉴供稿单位和编纂人员能否协调配合直接影响着年鉴的内容和质量。对各单位供稿人员要加强业务上的沟通,采用评先选优、各种形式的奖励,采取对按时交稿有奖、延误交稿处罚等措施,做到赏罚分明。同时,建立健全报送备案、检查评比、年鉴奖惩、稿酬支付等具体制度,在实践中遵章办鉴,不仅保证了年鉴的正常运转,又调动了供稿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目的。

 

(三)创新表现形式,服务经济社会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资讯和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年鉴如果固定为传统形式,将很难满足时代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年鉴表现形式,打造融文字、图片、音视频于一体的全媒体年鉴,才能更好地发挥年鉴“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采用小“36K”口袋书尺寸,编纂缩微年鉴,让年鉴“轻”起来,起名“掌上连云港”,设城市概览、年度聚焦、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旅游休闲、区县园区、创业投资7大模块,大幅缩减文字量,加大图片比例,采用双页图、全页图、半页图,增强视觉冲击力。制作推出《连云港年鉴》微信小程序,让年鉴查阅“快”起来,读者可以通过扫描小程序码,即可实现掌上阅读。

 

四部“精品”年鉴都在表现形式上新颖的改进,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较好地宣传和推广。创新年鉴的表现形式,能很好的提升年鉴的宣传和使用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年鉴、阅读年鉴。在地区文化的宣传上,鄂尔多斯年鉴可以因地制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兴文化、展形象,突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年度特点,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制作简洁明快的口袋书、宣传画,拍摄微视频、编辑flash动画等投放到微信公众号③,制作地方志资讯微信APP,提高点击率,积极营造广大群众读鉴用鉴的浓厚氛围,让厚重的年鉴轻起来,让固化的内容动起来。

 

(四)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城市特色

 

与时俱进,因势而新。《连云港年鉴(2019)》的“年度视点”“70年回眸”“连云港市迈入高铁时代”“连云港市改革开放40年”等图片专题和特载类目,精选年度大事、要事、重要活动,充分彰显年度亮点;《北京朝阳年鉴(2020)》“助力冬奥”“生态环境”类目设置、国庆70周年朝阳女民兵方队全面受阅、国际风情节、中外居民过大年等内容专题图片,结合绿色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和民生大事,找准区域功能定位,深挖入鉴资料,彰显年度特色;《长沙年鉴(2020)》“70年长沙”“2019年度事件”等图片专题和专文特载聚焦时代亮点、年度特色和地域特色,《山西孝义年鉴(2020)》从数字孝义、城市名片、基础建设等七大方面多角度集中呈现孝义城市品质,彰显百强孝义城市底色。这些精品年鉴很好地将地方特色与时代亮点相融合,让年鉴彰显时代特色的同时,地方特色更富有生机与活力。可见年鉴的资料只有具有时代特色,才能让读者每年都有耳目一新之感。

 

专记作为史志典籍的一种特殊编纂手段、方法,是最适合突出年度重点工作、体现地方特色,增强年鉴存史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载体④。几部精品年鉴就是很好的利用专记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对新生事物的捕捉,及时把新时代的地方特色收编入卷,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新变化,勇于创新,彰显特色,从而打造出精品。而特色栏目的打造,根本要求是善于抓住地方特点,扬长避短,使栏目和选题尽量切合实际。适当升格是突出地方特色的必要手段⑤。特色栏目打造就需要年鉴编辑部工作人员有迅速反应捕捉最新信息能力和社会发展前瞻洞察能力。

 

2022年鄂尔多斯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围绕“经济更强的实力鄂尔多斯、动能更足的活力鄂尔多斯、生态更优的绿色鄂尔多斯、城乡更美的宜居鄂尔多斯、福祉更高的幸福鄂尔多斯”目标,加快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奋力开创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美好未来。对此,《鄂尔多斯年鉴(2023)》可以结合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从实际出发设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进人民生活福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等专记栏目,用图片专题、特载、专文、条目升格等形式捕捉收集地方特色资料,明显突出地域特色。在彩页编排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照片形成专题,图文结合,让读者能更直观、更迅速地了解鄂尔多斯。特事专记是地方综合年鉴突出地方特色的利器⑥。可以将人无我有或人小我大的高新产业在篇目中体现,如鄂尔多斯市利用“羊煤土气”资源优势,聚焦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大项目、重大成就;鄂尔多斯市确定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试点、连续三届获评国家卫生城市等选题都可以作为特事专记设置栏目。因此,地方综合年鉴可以利用专记的特点,把重要条目或特色条目进一步展开记述,使读者能够通过专记看到重大事件或特色事件的全貌和整体。

 

结束语

 

新时代,新作为。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中,鄂尔多斯志鉴工作要认真履行新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和工作责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市委“四个世界级产业、四个国家典范、四个全国一流”目标要求,讲述鄂尔多斯故事,用年鉴之音记录伟大时代,创精品志鉴。创新思路、夯实功底,努力推进鄂尔多斯志鉴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力量。

 

①阎峰:《多措并举,开创年鉴事业新局面》,《中国年鉴研究》2022第一期第8页,中国年鉴研究出版。

②袁洪军、孙美丰:《对标精品年鉴反思赤峰年鉴编纂工作的不足及对策》,《内蒙古印记》2022.2总第168期第34页,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编印。

③阎峰:《多措并举,开创年鉴事业新局面》,《中国年鉴研究》2022第一期第8页,中国年鉴研究出版。

④楼向华:《年鉴框架设计突出特色三题》——以《义乌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2第一期第35页,中国年鉴研究出版。

⑤楼向华:《年鉴框架设计突出特色三题》——以《义乌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2第一期第33页,中国年鉴研究出版。

⑥楼向华:《年鉴框架设计突出特色三题》——以《义乌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2第一期第35页,中国年鉴研究出版。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