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腊月二十三
境内蒙古人于每年阴历腊月二十三隆重举行祭拜活动,是为“祭火节”。乌审旗等个别地区,则在腊月二十四举行祭祀仪式。据说,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他们忙于南征北战,误了二十三的祭火仪式。为了等待他们回来参加祭火节,所以在二十四举行这个仪式。
根据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以前,人们必须找回走失的牲畜和借出去的物品。
二十三凌晨,未洒扫庭院之前,门口铺上垫子,放好桌子,然后烧香跪拜。说:“恭请火神在此稍候。”拜毕,搬出家中所有的物品,清扫灰尘。撤下壁毡打扫尘土或换新毡子。接着把家具、毡垫、被褥、服装和锅碗瓢盆等进行清洗。
生火,煮牛羊胸骨和冬季屠宰牲畜时灌好的肥肠,再加入奶豆腐、红枣、糖等,但不加盐。本地蒙古人将这一做法称作“祭火浓缩的胸脯”。煮熟胸骨之后捞出,并从肉汤上撇取部分浮油盛于器皿中,随后往锅里下米,熬成稠粥,称之为“祭火饭”。将胸骨的骨肉分离。剔取骨肉时不能破坏胸骨的整体性,并把连着胸骨两端的胸脯肉从外围留一细条连起来。把胸骨柄上指甲大的一块带皮部分原样不动地连下来,这块带皮的部分是为了祭火,冬季屠宰牲畜时特意留下来的。含意是用带衣的整羊祭火神。
被剔取下的胸骨准备祭火用。祭火时的胸骨越多越好,作为黄金家族的鄂尔多斯七旗扎萨克族用牛胸骨或绵羊胸骨祭火,其数大多在27个以上。平民一般用9个,如果家境贫寒,也可以减为3个胸骨。
用白公驼前额绒毛或白公羊二茬短毛纺成的力度较松的单股线,从胸骨柄起,沿顺时针方向连同胸骨两端一起缠绕九圈,然后将缠着线的胸骨顺垒在盛有祭火饭的方木盘中,上边放针茅草、榆木屑或榆树枝和剔胸脯肉时的残肉块,以及作为火神服饰绸缎布条,最上层放上哈达、红枣和奶食品。同时,给每个人盛一木盘祭火饭,饭上加放从胸骨上剔下来的“火神胙肉”,再加切好的一份肥肠和油饼等。准备举行招福仪式用的方木盘或圆木盘中,同样盛满祭火饭,上边摆剔下来的胸骨肉和从肚上切下来的阴阜部分或乳房部分。祭品齐备之后,在挨放火撑的地方,铺上一层干净细沙,沙土要铺四方形,其上垒叠新拾来的榆树枝、桦木和干柴,再沿着火撑周围摆好干牛粪,为点燃接续香火作准备。
炉火西北角摆好桌子,上铺四方红白纸各一张,然后将摆好祭品的木盘放在纸上。同时也在炉灶四周的净沙上放两层红白四方纸,将其余盘中的祭品摆在纸上。全家老少穿戴一新,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男主人打着火镰递给女主人,女主人用此点燃柴草。火燃之后,长辈带领全家背门站于灶前,男主人双手高托盘中祭品跪拜。
男主人祈祷说:火神即将升天界,领取上天赐予我家明年的丰收和幸福,祈求火神将上天赐予我家的丰收和幸福悉数带来。
这时由专人吟诵祭火祝词,主人投放祭品于灶中,全家向火神行九叩拜礼。
点燃九个神灯和佛龛前的供灯。
祭火礼毕,分食胙肉。将盘下的红白纸投入火中,说“欢送火神升天”之后,全家人将祭火用的盘子双手举至齐眉,口呼,“呼列!呼列!”此刻,专门请来念祭火祝词的人尚未念完祭词。因此,人们必须随吟诵祭火词的旋律高呼:“呼列!呼列!”
一般平民的祭火祝词为:
幸福长安,吉祥如意!
上古帝王伊始,
亘古宗族迄今,
所祭祀的火神,
今日献祭膜拜。
从古循环法则,
世代推崇食品,
向你崇高火神,
我们跪地献上。
愿使我全家老少,
过上平安生活,
能够广沐福泽,
生活美满幸福。
万物兴旺之兆,
我们的火皇后,
向你献上佳肴。
双手举至齐眉,
愿所有众生灵,
全部平安康泰,
永远美好幸福。
生灵的保佑者,
我们的火母啊,
向你献上奶酒,
双手举至齐眉,
愿所有众生灵,
全部平安康泰,
永远美好幸福。
世间的保佑者,
我们的火神啊,
献上绵羊的胸骨。
双手举至齐眉,
愿所有众生灵,
全部平安康泰,
永远美好幸福。
在浩瀚的苍穹中,
她就是光和亮。
在下界铁灶中,
她象征着生命。
成吉思汗手中,
她是不熄的火炬,
众生灵的保佑,
我们的火皇后。
献上绫罗绸缎,
双手举至齐眉,
愿所有众生灵,
全部平安康泰,
永远美好幸福。
在斡难河水中,
锻打成的火镰。
从“乌仁都西”山,
拾起来的火石。
在高山峻岭中,
精心制作的火绒。
她来自檀香木,
我们的火母啊,
献上珍贵奶食。
双手举至齐眉,
愿所有众生灵,
全部平安康泰,
永远美好幸福。
为我们的火母,
献上胸骨祭品,
高唱赞词颂歌,
虔诚地把你祭奠。
从一家之主起,
男女老幼全体,
和睦相敬相亲,
快乐平安康泰,
永远美好幸福。
上自霍尔木斯塔,
还有其他众天神,
祈求你普降福泽。
呼列,呼列,呼列!
象阳光之普照,
火神腾格里啊,
为神骏之种马,
为丰乳之牝马,
为善驰之骏马,
为活泼之马驹,
恩赐无边福泽。
呼列,呼列,呼列!
向威力无穷的,
火神虔诚祷告。
为肥尾的绵羊,
为膘满的山羊,
以及为无数的
那些绵羊山羊,
恩赐无边福泽。
呼列,呼列,呼列!
月光般纯净的,
火神腾格里啊,
为勇敢的儿郎,
为温顺的儿媳,
为美丽的女儿,
为谦恭的女婿,
恩赐无边福泽。
呼列,呼列,呼列!
宗族和民族中,
福寿永世长存!
所有意愿全部
得以完全实现,
我们蒙古民族,
依靠熊熊火焰,
人丁兴旺强盛,
日益发展壮大!
呼列,呼列,呼列!
招福之后,用祭火饭抹炉灶或火撑子。户主拿起招福盘中的绵羊乳房,让家中最小的孩子啃三口。然后将孩子吃剩下的绵羊乳房放回原盘中,将招福盘放在佛龛前,与其他祭品并排放好。接着开始吃祭火饭,喝祭灶茶,并向户主和长辈敬祭灶酒。同时,将祭品和祭火饭送给亲友家,请他们品尝。
二、春节
腊月二十三祭火之后,伊克昭盟地区蒙古族便开始忙着准备过大年的食品、节日服装,并修饰庭院。
大年三十夜幕降临时,人们已将过年用品准备齐全,开始全家团聚,拥桌而坐,品尝奶食和各种佳肴。其中最隆重的礼节是吃绵羊头。绵羊头被视为“头宴”而备受推崇,是除夕家宴酒席上最高贵的一道菜。
接着举行祭祖仪式,喝祭祖茶。
午夜时分,由最年长的男性家长搅一碗米面糊糊,跪在门坎前,涂抹蒙古包的门框和“哈那”9遍,行献祭泼洒礼,迎接火神的到来,祈求新一年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正月初一黎明,人们用火镰点燃香柱东侧预先堆好的柴草,在香柱北边的铺毡上放一张桌子,摆上供天神和成吉思汗的祭品,然后从点燃的火堆中取出一块火炭放入香炉和香坛,再把柏枝放入焚香台。
这时,全家人都着新装跪于桌前行叩拜礼。家长双手举起擎天供灯跪在正中,其他家庭成员则按辈份大小跪在家长两边。礼毕,家长将供灯悬挂在香柱上。
献过祭天供灯之后,家长举起“走马神灯”,全家人朝成吉思汗陵方向跪下叩头,为圣主献供灯。
“走马神灯”是将361根黄莜草棍缠上棉花沾上黄油后,捆绑在长木柄上的火把式供灯。“走马神灯”燃尽后,将其长柄插入名为“少蓉”(五行土)的臼中,祭毕天神和成吉思汗,燃放鞭炮,吹奏螺号。
接着,家中每人都拿上祭盘,面向香柱,跪在毡上。举行招福仪式。随年迈的长者吟诵招福词:
神勇男儿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勤快儿媳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神骏种马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多奶牝马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威武牦牛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丰产乳牛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雄壮公驼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洁白绵羊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良种公羊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长髯种山羊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多奶山羊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撒满辽阔草原的
五种牲畜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一眼望不到边的
五谷庄稼的福禄,
呼列,呼列,呼列!
吉祥福禄常驻,
呼列,呼列,呼列!
万事如愿以偿,
呼列,呼列,呼列!
啊!呼列,呼列,呼列!
太阳升起时,开始拜年。长辈端坐于上,接受晚辈的哈达和衷心祝福。同时祝福年轻一代:
愿叩头带来终身幸福,
愿金银常随永不枯竭,
祝你一生平安康泰,
祝你永远幸福安康,
像置身于无尽宝藏,
幸福永远在你身边!
接着互相交换鼻烟壶,贺年道喜。之后,全家人按辈份手执哈达行过年礼。然后由家庭主妇向全家人献奶食,请大家品尝代表新禧的奶食,喝新年茶,吃新年饭,分享供天神和成吉思汗的祭品。
此后开始举行“踏新踪”仪式。全家人骑着马向被认为是新一年吉祥的方向走一段路,然后返回来,按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转九圈。意在四面八方神祇保佑,预祝新的一年所向无邪,财路亨通。
家庭中的新年仪式结束,再向乡邻亲友进行拜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