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庙自然植物保护区

发表时间:2018-12-13 13:41:04    来源:《准格尔旗志 >> 第十六编 文化 >> 第五章 文物古迹 >>第三节 名胜》

 12.图像鄂尔多斯-自然风光-阿贵庙自然植物保护区.jpg

阿贵庙位于大路峁乡境内,距沙圪堵35公里,蒙名“哈拉高勒音阿尖”,意为黑色石洞沟。因这里的一条山沟松柏密布,远看呈黑色,再则,因古代遗存有石洞庙,故而得名。阿贵庙已有千年历史,至清雍正年间,这里又建庙多处,归准格尔召管辖。境内封山林2000余亩自然植物在宗教荫护下,得以保存。清光绪年后,“开垦蒙荒”,林地开始遭到破坏,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故一些药用植物已濒临灭种。

1982年,该地区被伊克昭盟科委划定为自然植物保护区,面积1.07平方公里,合1600余亩。这里的植物,以天然次森林为主,植物覆盖度95%,植物分属66科,197324种,其中乔灌本49种,草本275种,可药用植物189种。它较完整地反映鄂尔多斯高原天然森林草原植被的本来面貌。

乔木是本地区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植物类群,其次是灌木和小乔木,多年生草本和1年~2年生草本亦占有相当比重,另有藤木植物及寄生、附生植物等。以植物种类分,多年生草本最多,占57%,1年~2年生的占29%,乔木占5%,小乔木占3%,灌木占6%。

本区范围小,气候差异不大。虽处于晋、陕、蒙3省交界处,植物侵入性大,但受人畜活动影响小,故能表现出温带针叶阔叶落叶和温带草原的典型面貌。

区内庙沟阴坡第一台地上,植物建群种群丛以沙棘、乌柳、杜松、葱皮忍冬为主。优势种有黄刺梅、细叶小椠等。常见种有蒙古丝棉木、山桃、小叶杨等。伴生种有琥珀千里光、羽叶千里光、蒙古黄花、唐松草等。偶见种有山丹、曲枝天冬、玉竹、黄精等。植物总数百余。

东面阴坡4条沟渠处的植物建群种、群丛,以杜松加虎榛子、杜松加油松为主。优势种有沙棘、黄刺梅、茭蒿等。常见种有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等。伴生种为蒙古丝棉木、山杏、山桃等。偶见种有黄精、玉竹、山丹等。植物总类80余种。

东面阴坡及山顶之上,主要有杜松加虎榛子、铁杆蒿加茭蒿、线叶蒿加琥珀千里光。优势种有栉叶蒿、冷蒿、天凤菊等。常见种有黄榆、高山绣线菊、三裂绣线菊等。伴生种有地榆、地丁、多叶隐子草、达乌里胡枝子、苍耳等。偶见种有山丹、白头翁、勃氏葱、紫花列当等。植物总数60种。

西面阳坡及山顶,主要植物群丛有铁杆蒿加茭蒿。优势种有岩蒿、多叶隐子草、栉叶蒿。常见种有达乌里胡枝子、山桃、山杏等。伴生种有酸杏、黄芩、冷蒿、针茅等,偶见种有景天三七、小叶鼠李、沙葱等。植物总数达60种。

庙圪旦主要群丛为酸枣加山桃。优势种有虎尾草、铁杆蒿、茭蒿等。伴生种有凤毛菊、山苦菜、牛波消、白草等。偶见种有茶条槭、柽柳、紫丁香等。植物总数达60种。

沙葱圪梁上的主要群丛有杜松加虎榛子、黄刺梅加杜松。优势种有小叶鼠李、山桃、铁杆蒿、茭蒿、地椒等。伴生种有岩败酱、达乌里胡枝子、黄芩、冷蒿等。偶见种有细叶婆婆纳、掌裂吐葡萄、山丹、玉竹等。植物总数60余种。

阿贵庙自然植物保护区,既是天然植物园,又是旅游胜地。它物种繁多,景色秀丽,对研究鄂尔多斯东部的土壤和植物种类及演变过程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代谢与平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