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6-25 13:06:49 来源:鄂尔多斯发布
黎明的曙光从大兴安岭茫茫林海升起,当它照亮内蒙古最西部额济纳的胡杨林,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沙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神殿,苍茫大地是家园……”一曲《苍天般的阿拉善》唱出大漠的神奇和秘境的苍茫。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阿拉善盟是干旱少雨、沙化严重地区之一,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没有击碎人们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上世纪末,阿拉善盟20多万名干部群众坚定“人进沙退”的决心,通过锁边植树、飞播造林科学治沙。
阿拉善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横亘其境内,一度要“握手会合”。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牧民王翠英回忆说:“过去,房前屋后都是沙丘,羊没有草吃,人也生活不下去了。”如今置身腾格里沙漠边缘,只见花棒、白刺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曾经的荒芜大漠焕发勃勃生机。“现在草木多了,风沙少了,生活也变好了。”王翠英说。
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阿拉善右旗境内的雅布赖山脚下,几年前人工播撒的柠条、白刺等沙生植物种子,变为茁壮成长的树苗,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阿拉善盟盟长杨博告诉记者,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全盟对3000万亩天然乔灌木林实施封禁保护,辐射带动9700万亩林草植被恢复;在三大沙漠周边采取飞播、封育、人工造林、退牧禁牧等工程,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防风固沙的锁边林带,对阻止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握手”起着重要作用。
位于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上游和中游气候变化、用水增加,导致大河断流、湖泊干涸、风沙肆虐。2000年国家启动黑河流域水量统一管理调度,给额济纳绿洲和黑河尾闾湖东居延海带来新生。
东居延海连续14年不干涸,水域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左右,前来栖息的鸟类由2010年的14增加到目前的73种,数量也由数千只增至3万余只。堪称戈壁奇景的这片大湖,碧波荡漾,鸥鹭齐飞,游人如织。
在黑河水的哺育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下,一些受旱多时的胡杨复壮更新。2000年以来,全旗39万亩胡杨增加到44万亩,其他植被的面积也逐步扩大。据统计,当地戈壁和沙地面积2000年以来减少约39平方公里,草地和灌木林面积增加40多平方公里。
生态的改善让游客难以见到遮天盖日的沙尘暴景象。“长河落日圆”的大漠显露雄浑,戈壁胡杨渲染出神奇,神舟飞天充满了壮美……这些神奇与壮美的景观,正在为神舟飞船发射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带来巨大的财富。这个仅有3万多常住人口的旗县,每年十月前后的游客日均接待量达6万余人。赏戈壁胡杨,访黑城古韵,观居延碧波,有幸再看“神舟”飞天,成为游人抵达额济纳旗之后的必选行程。大漠风光成了阿拉善旅游的独特资源,近年来阿拉善盟各种越野赛事特别是越野e族英雄会吸引了全世界的汽车越野爱好者,2017阿拉善英雄会吸引国内外数十万汽车越野爱好者汇聚这里。
阿拉善治沙驯沙、点沙成金是内蒙古治理沙漠发展沙产业的一个缩影。横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内蒙古是额尔古纳河、嫩江、辽河的源头,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还有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约200公里,横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如今沙地里一棵棵樟子松、一簇簇沙打旺、一株株黄柳迎风挺立,共同织成绿色绸缎,装扮着曾经风沙肆虐的沙地。“过去刮起沙尘暴,能把房门堵住,出门只能爬窗户。”正蓝旗牧民宝音格日勒说,如今风沙少了,植物多了,一路绿色一路景。
卫星遥感图显示,过去10多年间,我国四大沙地绿色增多,黄色区域减少,绿肥黄瘦的变化表明沙地生态向好逆转。内蒙古林业厅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四大沙地近年来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公里-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呼伦贝尔沙地实现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重大转变,科尔沁、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逆转态势。
我国东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曾像猛兽的利爪,从中心向外撕扯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对大兴安岭林区和欧亚交通要道构成威胁。2009年当地启动呼伦贝尔草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每年治理10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有效治理。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其主体地区通辽市在治理中探索出“治沙+致富”“生态+增收”的路子,变害为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以木材加工、沙地果品、沙漠旅游等为主的沙产业发展格局,当地森林覆盖率由40年前的8.9%增加到28%。
仲夏时节,碧绿的毛乌素沙地镶嵌在蓝天白云下;库布其沙漠腹地绿色丛丛簇簇……曾经沙害肆虐的鄂尔多斯大地一片绿海。上世纪下半叶,毛乌素沙地生态恶化,一些草场、农田被流沙吞噬,不少村庄、房屋被掩埋,道路、电力、通讯线路时常受阻中断。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在恶劣环境中种树、种草、种柠条,愚公移山般追求绿色的精神传承至今。如今,毛乌素沙地的治理率达到70%,生态实现逆转;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率达到25%,扩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也开始从荒漠化治理中获取效益,生态经济逐渐兴起。响沙湾、恩格贝……昔日黄沙漫卷之地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全国劳模殷玉珍是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农民,她在沙地里建成的果园每到秋季瓜果飘香。“瓜果没打过农药,用的都是农家肥,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我种的小米一斤能卖30多块钱,拉到旗里都抢着买。”质优价高的瓜果杂粮,每年能为殷玉珍带来近50万元收入。治了40多年沙的殷玉珍越来越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过去5年中累计投入生态保护建设资金830多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持续提高,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十二五”以来,内蒙古每年完成造林1000万亩,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是造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415万亩,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森林面积达到3.73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活立木蓄积量达到近1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分别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为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拥有13亿亩之多天然草原的内蒙古,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林地面积与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森林总面积占全国的11%。绿,理所当然是内蒙古的底色与主色调。绿色无价,绿色回归。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使内蒙古山更绿,水更清,也使农牧民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尝到了甜头。
下一篇:鄂尔多斯油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