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12-24 13:31:58 来源:《伊金霍洛旗志>>第二十五编 人物>>第一章 传略>>第三节 知名人士》
王玉珊(1931—1989),汉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乡人,1931年11月17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伊克昭盟中学,后回乡参加生产。
1949年9月,家乡和平解放,1950年,他为贫苦农牧民的孩子免费种牛痘。1951年2月参加工作,1952—1953年,他在达拉特旗和札萨克旗搞土地改革工作。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乡文书、区文教干事、宣传干事、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社长、新街治沙站党支部书记兼站长,专职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王玉珊长期坚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深受群众的拥护,曾当选为中共伊金霍洛旗党代会、人代会代表,伊金霍洛旗和伊克昭盟政协委员,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分别获得荣誉证书和奖章。1978年,他代表新街治沙站光荣地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还出席全国科学治沙会,先后代表治沙站集体受奖近30次,获得国家“毛乌素沙漠沙区治沙造林技术科研奖”“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农业部“全国治沙造林先进集体”等项奖励。
在“文革”期间,王玉珊经受了动乱之苦,仅仅因为解放前乌兰夫在他的家乡一带闹革命时,住在他家并推荐他上过学而遭到审查。
1970年夏秋之交,组织上调他到新街治沙站任党支部书记兼站长。他一心扑在治沙造林事业上。他到任后,首先带领站里的技术人员,风雨无阻,走遍原有的5个作业区,详细考察了治沙站所辖红庆河、台格、新街三乡(苏木、镇)的荒漠沙梁,提出了对治沙站的建设和发展有长远影响的三条建站方针:一是充分发挥国营治沙站的示范作用;二是充分发动支持三乡农牧民治沙造林;三是依靠科学技术,从本地实际出发,走自己治沙造林的路子。接着,王玉珊组织站里的科技人员、工人和站领导,长途跋涉到陕西榆林等地参观学习,探索治理沙漠的成功之路。并组成“三结合”的科研小组,有计划地进行治沙造林的研究工作。他们积极和国家、自治区、盟里的有关科研单位、教学单位挂钩,争取治沙造林的试验推广项目。多年来,王玉珊组织领导本站科技人员,先后进行过良种选育、沙地育苗造林、松树引种上沙、培养速生丰产林、大面积飞播、风力拉沙等多种科研项目。这些试验项目分别都获得成功,大大加快了治沙造林的速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王玉珊和全站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使治沙站的经管范围从10万亩扩大到25万亩,将原来的5个作业区扩建成11个作业区,有林面积由2万亩发展到18万亩,固定控制流沙面积20余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5%增加到60%,用材林蓄积量达到2.8万立方米。还在沙漠里成功地建设了50亩果园。他制定了“一带、二帮、三支援”,国营、集体联合造林的好办法。先后与11个村社挂钩,为村社培养技术员267人,支援树苗1250万株,树叶、枝条和饲草300余万斤。在治沙站的影响和带动下,使三乡的有林面积发展到20余万亩,控制流沙面积30余万亩。方圆百里之内,绿树成荫,草木萋萋,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王玉珊十分尊重科学,爱护科技人员,凡是对治沙造林有贡献的人,他都信任并提拔重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经过他帮助和亲自介绍,先后有9名科技人员入了党,4名科技人员被提拔为站长、副站长,还培养选送出10名年轻人到外地上学深造。他本人由于一贯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经考核于1983年9月1日晋升为助理工程师,组织上给他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
1989年3月29日,王玉珊因患肝硬化和胃癌不幸逝世,终年58岁。同年8月31日,国务委员陈俊生在伊金霍洛旗视察工作期间,给王玉珊题写了“功在社会,利在子孙,造福人类”的题词,对王玉珊的一生奋斗予以高度评价。9月22日,伊金霍洛旗委作出“关于追认王玉珊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的决定”和“关于向王玉珊同志学习的决定”。10月5日,伊克昭盟委和行署作出“关于向王玉珊同志学习的决定”。10月10日,《鄂尔多斯报》头版以《魂系毛乌素》为题,介绍了王玉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丰功伟绩。11月13日,《内蒙古日报》头版以《大漠忠魂》为题,高度赞扬了王玉珊的英雄业绩。
为了缅怀王玉珊,伊金霍洛旗委和政府在新街镇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写着国务委员陈俊生所题的“功在社会,利在子孙,造福人类”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