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6-27 11:34:55 来源:百度百科
贺希格巴图(1849—1917年)蒙古族,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保日呼德嘎查和硕柴达木人。出生于“哈塔斤”家族牧民热布塞之家。自少年时起,随同其父以放牧西公商巴拉珠尔公爷的“苏鲁克”为生。劳动之余,贺希格巴图就跟私塾先生学习蒙、汉、藏文,熟记蒙译本《名贤集》、《三字经》。清同治八年(1869年),开始在西公商巴拉珠尔公爷手下当文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在伊盟盟长准格尔王爷府下任仕官,并多次进出北京。期间,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封建王公贵族对平民百姓的残酷统治和压榨,同情不堪忍受剥削与压迫的牧民们组成“独贵龙”,与“独贵龙”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席尼喇嘛有很多交往,支持“独贵龙”的政治主张。当“独贵龙”被镇压后,他因写过暗助“独贵龙”运动的寓意诗而受牵连被革职。
从此以后,贺希格巴图在家以放牧、行医、写作为生,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愈加表现出强烈的憎恨,写出了大量诗歌赞美“独贵龙”运动的反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谴责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与不公。如《可贵的独贵龙》《平等》《罪恶的时代》等。还有爱情诗,则表现为对自由变爱的生动描绘和热情歌颂。如《蔚蓝色的天空》《乌仁草》《珠钢》《双马行》等诗作传世的有一百多首。
贺希格巴图除了诗作外,翻译简编一些史略和汉族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梗概》《唐僧传略》等。《古今额尔德尼·因·托布其》(古今宝史纲),从三皇五帝写到清末,其中对蒙古历史写得比较详细、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历史的一些片断;文化教育方面的儿童读物《初学文鉴》是一部通俗的启蒙读物。从十二属相开始编写了纪年,生物名称等自然和社会多种知识内容。为了便于背诵记忆,都采用押头韵尾的诗歌形式,受到广大初学者的普遍欢迎。鄂尔多斯地区的村塾都把它当作课本,一直沿用到20世纪40年代末。晚年时,他还写了不少诅咒词和赞美词。如《陶利·因·嘎日玛》《乌审召公颂》《拉西却仍庙颂》等。
贺希格巴图于民国6年(1917年)病故于家乡。终年68岁。
上一篇:《伊克昭盟志》委员合影
下一篇:马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