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1-20 10:17:47 来源:《鄂尔多斯历史文化》
永兴店遗址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张家圪旦行政村东北方向的永兴店村,属距今约5000—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永兴店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类型称为“永兴店文化”。
一、独特的储藏窖穴
永兴店遗址的房址大都是半地穴式的建筑,平面是圆角方形或长方形。房址内部有白灰或黄黏土铺垫的居住面,房子中间常常挖有非常浅的火塘,用以炊煮或烧烤食物、取暖驱寒。火塘表面铺三块小石板起到架起木柴、透风助燃的作用。在房子周围,先民们会利用一些天然洞坑或挖一些小坑倾倒生活垃圾,也有一些坑洞用来贮存粮食和物品。他们将收获的农作物如粟子、黍子等粮食,和在野外采集回来的果子、块茎类食物放在阴冷的窖穴里,可以起到贮藏和保鲜的作用。
二、多样的生活器具
永兴店文化居民使用的生活器具虽然仍以陶器为大宗,但这时的陶器以灰陶为主,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敲之响声清脆有力。在陶器的制作上,手制较少,更多地应用了轮制技法。制成的陶器不仅器形规整、匀称美观,而且器壁较薄,不仅有前期常见的夹砂罐、敛口钵等,还新出现了尊、瓮、斝(jiǎ)、鬲(lì)、盉(hé)、甗(yǎn)、豆、杯等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陶器,如甗是用来蒸制块茎类食物的,盉、斝是专门用来盛放酒的。这一时期,三足器和双耳器比重增大。可见,此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永兴店遗址出土陶鬲
三、精细的手工生产
永兴店文化居民也会使用一些陶质的小工具,比如陶纺轮、陶刀、陶佩饰、陶支垫、陶抹子。陶支垫、陶抹子都是陶质容器的专门工具,陶支垫是垫在陶器内部拍印纹饰时使用的,而陶抹子是加工陶器外壁,使陶器更加致密、更加匀称的工具。另外,这时的古人已经懂得加工和使用玉器,他们挑选比较精美的玉料,按照预想的样式进行切割,加工成环形玉璧,并在玉璧外围制作成相同方向的旋轮状突起,是古代大型祭祀仪式上的用品,后世称“玉璇玑”,玉璇玑是帝王观测天象的玉雕仪器,永兴店文化出土的玉璇玑是鄂尔多斯高原发现最早的玉璇玑实物。
四、神秘的卜骨定吉凶
包括永兴店文化在内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人群,一般都由据说有能力与天、地、神沟通的巫者掌控,他们被称为“巫觋”(xī)。每逢重大活动,如战争、祭祀、建造等之前,都要请巫觋进行占卜,预测吉凶,而占卜所用到的载体就是牛、羊的肩胛骨,即“卜骨”。巫觋在这些肩胛骨表面进行烧、灼、钻,使骨头表面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或纹路,根据这些图形样式或纹路来判断行事的吉凶。这种比较质朴的原始崇拜,反映了当时古人的思想活动。这些卜骨,是鄂尔多斯高原最早的思想信仰物证,直接影响了随后朱开沟文化中卜骨大量的出现与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