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12-03 09:33:34 来源:《伊克昭盟志 >> 伊克昭盟志(五) >> 卷三十七 科技 >> 第三章 科技普及 >>第二节 科普活动》
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协会建立后,带动了全盟科学技术活动的广泛开展。在盟、旗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到1959年下半年,全盟七旗县全部建立起科学技术协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全盟农村、牧区、厂矿相应建立起科协的基层组织,发展会员,开展群众性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1958年,基层科普协会发展会员139人。1959年,基层建立科普协会:达拉特旗10个,有会员952人;杭锦旗23个,有会员800人;东胜县34个,有会员417人;鄂托克旗3个,有会员84人;乌审旗16个,有会员183人;到年底,全盟科普、科协基层组织发展到140多个,会员达到3400多人。
1959年,伊盟科协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以工具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群众运动。是年,全盟工业系统共提出革新建议8000多项,其中已实现的1700多项。农牧业部门共创制改制和推广各种工具4000多件。
1960年,全盟工业部门1—8月份共提出革新建议71 599项,实现16 400项。农村牧区1—3季度共创制改制农具52 671件。这一年,全盟共建立基层科协180个,其中公社科协73个,厂矿科协48个,机关学校科协56个,会员达8887人。在基层科协领导下,建立各种专业研究小组778个,普遍开展了活动。各级科协围绕工业、农业、牧业生产、基本建设、工具改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全盟的工具改革有相当大的发展,仅就1960年上半年统计,创制、改制、试制了农牧业、林业、民间运输、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等工具3.8万多件。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来说,这些工具的改革解放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批劳动力,在工效上提高了一至几十倍。
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的中心任务:普及生产实用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开展报告会、座谈会、现场参观、技术表演、演讲会、业余科技夜校、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全盟共举办科技演讲会2700多场,科普广播340次,科教电影、幻灯放映650场。协同有关部门建立红专学校168所,举办短训班250次。建立业余技术夜校18所,参加学员1万多名,其中培训了初级以上科技人员9600多名。1959年冬季,各旗县科协分别在旗所在地举办了一期短训班,对公社和管理区一级的兼职科技人员、土专家、经验丰富的老农牧民进行了培训。
1959年,伊盟科协自办科技简报,编纂科普材料355种,印刷3.6万份,根据季节生产实际发至生产队一级。青少年科技活动在盟一中试行。
1961年,盟科协会同各旗县科协派出大批科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考察团(队)和推广团(队),深入到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开展了以总结经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为主的科普活动。在这一年的考察科普活动中,总结出许多好的生产经验。杭锦旗、鄂托克旗、乌审旗总结了畜牧业生产中的“百母百仔”经验材料;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县、达拉特旗总结了粮食大面积丰产的经验材料;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总结了“一户一猪”的经验材料。盟科协组织了评比活动,对其中有价值、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1962年,伊克昭盟科学技术协会撤销,各级科协和各群众性科技团体的工作相继瘫痪。此后,科协一度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撤销。十年期间,受各种政治运动干扰,科普工作未能正常开展。
1978年,伊克昭盟科学技术协会恢复,全盟旗县也恢复各级科协及其所属科技团体的组织机构和正常活动。
1979年,伊盟科协定编10人,人员基本配齐,内部有了明确的分工,配有2名专职副主任。是年11月,与伊盟科委共同举办“科委科协主任业务管理培训班”。同时开展科普讲座、科普训练班、学习班、技术夜校、数理化竞赛、科技作品展览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创刊《伊盟科技报》。
1980年3月,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伊盟科协张志远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5月,伊克昭盟旗县科协主任会议在东胜召开。会议制定了伊盟科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计划,开创了伊盟科协工作的新局面。
1981年5月,制定《伊克昭盟科学技术协会五年规划及十年设想》。1982年初,根据农村牧区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渴望科学技术指导的新形势,伊盟科协拟定《伊克昭盟农村人民公社科普协会章程》(草案),到年底,全盟人民公社科普协会已发展到50个。这一年5月开始,以科协和盟教育局牵头,组织农业、畜牧、林业、水利水保、气象等有关单位,编写了《农村牧区初级科普教材》。春播期间,配合小麦播种和农田防护林带建设,伊盟科协组织农业、林业、植保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深入达拉特旗沿河几个小麦生产区,开展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农田林网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讲座。夏秋两季,组织了“种植柠条知识”、“保护天然柳湾林”巡回讲座。讲座范围有伊金霍洛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等地区,对上述地区保护草牧场资源起到了有效的技术指导作用。
1982年7月开始,伊盟科协连续举办“自然资源利用”“草原建设”“沙漠治理”“农业作物”“畜种改良”等专题学术讨论会,为盟党政部门制定农牧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1983年,伊盟科协继续以农村牧区工作为重点,抓基层科普协会和科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工作。到年底,全盟1/3的乡、苏木建立了科普协会,有的乡、苏木配备了专职干部。全盟各旗市分别建立了农牧业科技推广协调小组或农牧业顾问团(组)。
这一年,伊盟科协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实现了科技服务方向的转轨定向要求。调研内容:对全盟农牧系统干部和乡、苏木一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查统计;对农村牧区各类技术人员、回乡知识青年、土秀才、科技户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对全盟各学会情况及科技人员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对在伊盟工作20年以上的科技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对全盟各条战线上的儿童少年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统计。这一系列的调查统计为日后农牧民技术员培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干部的提拔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信息基础
这一年,伊盟科协牵头组织为盟直属单位300多名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体检过程中,发现中年知识分子大都身体状况不佳,长期带病工作。科协就此事向盟行政公署作了专题汇报,引起党政部门的重视。
1984年开始全面机构改革,各级科协机构、人员变动较大。伊盟科协的工作并入科技处,具体工作划分为学会和科普两块。从1984年开始,地方财政每年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牧民技术员培训。到1988年,科协的工作除抓好学会和科普工作外,重点转向全盟农村牧区科技三大体系的建设工作。
1975年之后,伊盟科技局科普科试图重新建立农村牧区的科普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但成效甚微。主要工作就是抓了沼气的应用推广,培训了部分沼气技术人员。
1978年,伊克昭盟科学技术协会恢复,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全盟性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空前活跃。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紧紧围绕“四化”建设这一中心,从伊盟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活动。既注重普及先进的工农牧业生产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也注重普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重点抓了科学养畜、科学种田、畜种改良、草牧场建设、植树造林、沙漠治理、自然资源保护、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常见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普及。科普的形式有业余教育、短期培训、讲座、报告会、报刊、书籍、画廊、橱窗、电影、电视、广播、展览制作、竞赛、表演、技术推广、技术交流、科技集市等等,均有广泛的群众性。
1979年2月15日—3月3日,内蒙古遗传学会、伊盟科委和伊盟科协在东胜联合举办了较大规模的遗传学科普讲座,参加听讲的有各盟市及伊盟各旗市以上农、牧、林、医疗部门和有关教学、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等114人。讲座时间18天,共讲授120学时。这次系统科普讲座在自治区和盟内都是第一次,也是伊盟科协恢复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普活动。是年统计,伊盟科协组织科普讲座63次,参加人数5120人次。
1980年4月以后,伊盟科协会同有关部门连续举办电子、机械制图、电工、无线电等10多个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3300人;6月,与盟财政局合办第一期财会学习班,授课150学时;7月,举办了第一届珠算比赛;9月以后,组织科技人员分赴伊盟民族中学、伊盟第一中学、伊盟师范学校等单位,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普讲座。
1981年5月,伊盟科协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优生学讲座,东胜地区有3000多名男女青年参加。
1982年,配合小麦播种和农田防护林带建设,盟科协组织了农业、植保、林业科技人员深入达拉特旗沿河小麦产区,宣讲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农田林网技术等。组织科技人员赴伊金霍洛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地,开展“保护天然柳湾”巡回讲座。
1984年11月,举办伊盟第一届微型电子计算机学习班,参加人数70人,为期15天。1985年以后,类似活动渐少。
上一篇:鄂尔多斯市科学与研究之科普工作
下一篇:鄂尔多斯市科学与研究之科普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