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1-07 17:16:29 来源:《乌审旗志>>第一编 建制 区划>>第三章 镇苏木乡 场站简介>>第三节 镇》
图片来源:360图片
红泥湾草籽场位于乌兰陶勒盖苏木境内,距达布察克镇40公里。该场初建于1958年,当时场名“乌审旗红泥湾育草站”。由于实行半机械化作业,农用拖拉机较多,故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拖拉机站”。1959年更名为“牧草种子繁殖场”,以经营牧草种子为主要生产项目。1969年归属于八一牧场,更名为“五七牧场”第一连,1973年分家单设,更名为“牧草饲料良种繁育场”。1976年更名为“乌审旗草原建设综合服务站”。1981年更名为“乌审旗红泥湾优良牧草种子繁殖场”。辖地18.06平方公里。(1998年5月,撤销建制,辖地划归乌兰陶勒盖苏木)。
该场与八一牧场合并期间,实行草田轮作,以种植草木樨、紫花苜蓿为主,种植面积达1万亩。1973年,除继续种植草木樨、紫花苜蓿外,首次引进“沙打旺”和“工农”1号、2号杂交苜蓿,并进行地方牧草驯化和种子培育。80年代后期,随着对草籽需求的饱和,草籽市场价格低落,该场转为以农业生产为主,每年农作物产量约17.5万公斤,其中饲料玉米10万公斤。每年种草在2000亩~3000亩之间,以草木樨、沙打旺、紫花苜蓿、杨柴等为主。
1990年,该场总人口301人,其中职工97人。总面积2.9万亩,其中林地3700亩,耕地1031亩,草场1.2万亩,半流动沙区2969亩。有水井25眼,其中机电井19眼。牲畜总数2097头(只),其中绵羊2011只。1990年总收入24万元,其中牧业收入12万元,农业收入10万元,工副业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600多元。1997年,全场牲畜总头数2651头(只)。耕地1155亩,粮食总产62.85万公斤、油料产量2.25万公斤。
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从1985年起,实行承包责任制。工人承包一定数量的土地和牲畜,盈亏自负,并按规定向场里交纳积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