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3-19 11:46:53 来源:《乌审旗志 >> 第一编 建制 区划 >> 第三章 苏木乡镇 场站简介 >>第二节 纳林河乡》
纳林河乡位于北纬38°50′,东经108°50′地处乌审旗西南部,东、南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和靖边县接壤,西、北与河南乡、沙尔利格苏木和陶利苏木毗邻,有两条河流(无定河、纳林河)穿越境内,地形以沙滩、河湾、梁地为主要特征。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26公里,总面积7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万亩,林地36.6万亩,草场53万亩。海拔在1048米~1100米之间,最低气温零下28℃,最高气温35℃,年无霜期长达130天~150天,年降雨量在350mm左右。
“纳林河”属蒙古语,意思是一条细的小河,故把地名定为“纳林河”。1950年,设立三区。1955年撤区后,为堵嘎尔湾、纳林河两个乡。1958年两乡合并成立纳林河公社。1983年改为乡。纳林河乡辖有11个行政村61个农牧业社,一个国营林场,两个水利所,一个农机综合站,一个乡办果园,一个果品加工厂,5个专业技术服务站(农、牧、林、机、多种经营站)。1997年,居民有3245户、12 904人,其中男性6546人、女性6358人;汉族12 590,蒙古族314人。
纳林河乡的苹果和大米闻名遐迩。1986年,自治区农委召开果品展评会,纳林河乡的红星、国光、黄元帅、苹果梨被评为全区第一,获区优质产品称号。红星苹果在1989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第二届优质苹果展评会上,名列全国第三,被评为部优产品。纳林河乡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1997年,全乡水浇地发展到37 215亩、其中水稻4980亩,产量达274万公斤;果树种植面积14 470亩,水果产量达到125万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1453万公斤,成为全盟水稻、水果、商品粮重要基地之一。1977年,牧业年度末牲畜总头数达到51 670头(只),其中生猪26 450口,牛680头,牲畜出栏率为32%,商品率40%。
1997年,植被面积92.46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92%,有林面积54.6万亩,森森覆盖率达到52%。节制闸25处,扬水站11处、各类配套机电井924眼,各种机械动力机1800多台,生产用加工机具1000多台,村社通电率达到100%。
乡镇企业主要有水果集团公司、乡村级集体果园、果品加工厂、农机综合站、养猪场、养鱼场、粉条加工厂、机砖厂、客运班车、商业门市部、科技培训服务中心,达布察镇、东胜、薛家湾办事处等。1997年乡镇企业总数发展到501个,从业人数1633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47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27万元,实现利税110万元。全乡社会总产值达到425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47万元,财政收入突破百万元,达到10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
1997年底,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930名,教职工65名;小学7所(其中完全小学4所),在校生1359名,教职工87名。村村有文化室,乡文化站全面达标,并建有地面卫星接收发射站,电视发射覆盖率已达100%,1995年,纳林河被命名为盟级文化乡。有医疗技术人员23名,床位20张,基础免疫四苗覆盖率达到98.7%。
乡政府所在地堵嘎尔湾,有学校、卫生院、农机综合站、粮站、营业所、信用社、电管站、邮电所、兽医站、法庭、财政税务所等11个二级单位。
纳林河是革命老根据地,早在民国17年(1928),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就在这里开辟工作。1992年,在纳林河张冯畔一带出土大夏国将军纪年墓志铭,为全国当年考古十大重要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