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镇

发表时间:2019-02-08 10:28:33    来源:《鄂托克旗志 >> 第一编 建置 区划 >> 第三章 镇 苏木 乡概况 >>第一节 镇 》

9.jpg 

乌兰镇北、东接察汗淖尔苏木,西、南邻包乐浩晓苏木,总面积20平方公里。无霜期133天,年降雨量270毫米。乌兰镇地处多尔奔温都尔梁南麓,都斯图河源头,四面高,中间低,属小盆地。交通方便,北去乌海市,南通陕西榆林、东至盟府东胜,西到鄂托克前旗和宁夏银川,是伊克昭盟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清初,乌兰镇地区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清光绪八年(1882),于此建旗王府和衙门。19506月,旗委、旗人民政府从阿日勒庙迁此办公。1952年,在此设立和平街公所。1955513日,将和平街公所改为乌兰巴拉嘎苏(即乌兰镇)人民委员会。195810月,易名为乌兰镇人民公社。1968418日,改称为乌兰镇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体制改革时又改为乌兰镇人民政府。乌兰镇居住着汉、蒙、回、满、鄂温克5个民族。1989年有人口12730人,其中汉族9642人,蒙古族2964人,回族71人,满族51人,鄂温克族2人。1989年,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25.18万元,是1980年的9.28倍。经济主要以农业和乡镇企业为主,农业又以种植蔬菜为主,1989年菜农人均收入406元,比1980年增加263元。

镇区建设日新月异,从1977年开始,建成南北三条街,东西5条路,共修建水泥马路7228米。1983年,镇内所有机关和市民都用上了自来水。1984年,从巴音陶亥到乌兰镇架通35千伏输变电线路,镇内用上电网电。1988年,建成旗电信大楼,安装6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结束40年使用手摇电话机的历史。近10年,镇内先后建起各种楼房30座。从此,乌兰镇结束了过去“电灯不明,马路不平,电话不灵,吃水不净”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兰镇地区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现在,镇内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电影公司、广播电视局、工人俱乐部等文化事业部门和闻名全国的乌兰牧骑。教育系统有五所中等学校,即鄂一中、鄂三中、中等师范进修学校、蒙古族中学、蒙古族职业中学。还有乌兰镇蒙汉幼儿园各一所,蒙汉完小各一所。卫生系统有旗医院、蒙医院、妇幼保健院等16个卫生医疗机构。镇内有王府遗址,旗衙门遗址,樱桃山遗址(距乌兰镇西北约1公里处)。